-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與性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96143
- 條形碼:9787122396143 ; 978-7-122-3961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與性能 本書特色
微球的研究一直是材料和化學領域的研究熱點。分子印跡技術是采用仿生學的理論制備具有識別性功能材料的一種技術。本書主要論述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以及其在分子印跡領域中的應用,以識別生物分子包括氨基酸、多肽等。本書所涉及的研究內容包括2015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蛋白印跡響應性高分子磁性復合微球多層次結構調控與性能”及2012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手性離子液體中蛋白質分子印跡膜的設計合成及識別機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學術推廣價值。
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與性能 內容簡介
《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與性能》在介紹分子印跡技術和表面分子印跡技術發展的基礎上,闡述了不同結構的納米微球載體的制備方法,并對采用不同表面接枝技術所制備的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結構和相關分離識別性能進行了介紹。 《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與性能》可作為材料、化學等學科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生學習參考。
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與性能 目錄
1.1 分子印跡技術概述 1
1.2 分子印跡材料的制備方法 2
1.3 分子印跡材料性能的影響因素 6
1.4 分子印跡材料性能的研究方法 8
1.5 分子印跡材料的應用 9
1.6 分子印跡微球的制備 9
1.7 表面分子印跡微球的制備 11
1.7.1 種子溶脹聚合法 11
1.7.2 表面模板聚合法 12
1.7.3 表面引發聚合法 12
1.8 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優點 17
1.9 生物分子印跡的研究現狀 18
1.10 展望 21
參考文獻 22
第2 章 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 30
2.1 引言 30
2.2 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 31
2.3 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表征 33
2.3.1 納米微球載體的表征 33
2.3.2 離子液體功能化納米微球的表征 33
2.3.3 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表征 37
2.4 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性能及調控 38
2.4.1 模板分子胸腺五肽的構象穩定性 38
2.4.2 平衡吸附性能 40
2.4.3 吸附動力學行為 43
2.4.4 體系pH 值的影響 44
2.4.5 離子強度的影響 45
2.4.6 溫度的影響 45
2.4.7 選擇識別性能 46
2.4.8 重復使用性能 48
參考文獻 49
第3 章 多識別位點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 52
3.1 引言 52
3.2 多識別位點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 53
3.3 多識別位點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表征 55
3.3.1 高交聯納米微球載體的表征 55
3.3.2 表面離子液體功能化表征 56
3.3.3 多識別位點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結構 59
3.3.4 多識別位點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形貌與表面結構分析 61
3.4 多識別位點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性能 63
3.4.1 平衡吸附性能 63
3.4.2 吸附動力學 64
3.4.3 競爭識別性能 65
3.4.4 再生使用性能 67
參考文獻 68
第4 章 樹莓型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 70
4.1 引言 70
4.2 樹莓型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 71
4.2.1 高交聯樹莓型納米微球的制備 71
4.2.2 高交聯樹莓型納米微球表面的離子液體功能化 72
4.2.3 模板固定化過程 72
4.2.4 樹莓型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過程 73
4.3 樹莓型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表征 75
4.3.1 高交聯樹莓型納米微球的制備 75
4.3.2 高交聯樹莓型納米微球的離子液體功能化及表面性質 82
4.3.3 樹莓型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結構 83
4.3.4 高交聯納米微球的應用優勢 84
4.4 樹莓型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性能 85
4.4.1 模板分子的固定化性能 85
4.4.2 模板固定化機理 92
4.4.3 識別與吸附性能 101
4.4.4 樹莓型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優勢 106
參考文獻 108
第5 章 球形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 111
5.1 引言 111
5.2 球形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 112
5.2.1 載體的制備 112
5.2.2 載體表面的接枝 113
5.2.3 球形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過程 113
5.3 球形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表征 114
5.3.1 載體表面的芐基氯密度表征 114
5.3.2 P(EGDMA-CMS)@Iniferter 納米微球的接枝表征 115
5.3.3 球形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表面結構和性質表征 115
5.4 球形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性能 118
5.4.1 等溫吸附性能 118
5.4.2 吸附動力學 120
5.4.3 選擇識別性能 123
5.4.4 競爭吸附性能 125
5.4.5 再生使用性能 126
參考文獻 127
第6 章 磁性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 129
6.1 引言 129
6.2 磁性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制備 130
6.3 磁性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表征 132
6.3.1 化學結構 132
6.3.2 表面元素 133
6.3.3 表面形貌 134
6.3.4 磁性能 135
6.3.5 熱穩定性 136
6.4 磁性核殼表面分子印跡納米微球的性能 136
6.4.1 吸附等溫線 136
6.4.2 吸附動力學 139
6.4.3 選擇識別性能 141
6.4.4 體系pH 值影響 142
6.4.5 再生識別性能 143
6.5 選擇性識別性能對比 143
參考文獻 144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