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含特殊整流罩的共形光學系統設計、加工和檢測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85824
- 條形碼:9787302585824 ; 978-7-302-58582-4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含特殊整流罩的共形光學系統設計、加工和檢測 本書特色
本書循序漸近、覆蓋全面,采用了以實例推動基礎知識講解的寫作方式,回避了枯燥的基礎知識講解,為達到快速提高讀者工程應用能力的目的。本書全面講解了共形光學系統的基礎理論及工程設計、加工檢測方法,所用實例來源于工程實踐,可幫助讀者直觀地了解共形光學系統的設計技巧,并使讀者少走彎路,快速提高能力。 本書以共形整流罩為主要研究背景,在光學設計的基礎上,結合當代超精密加工技術和檢測技術的國內外*新發展動態,細致而詳盡地介紹了共形整流罩的關鍵問題和解決手段。
含特殊整流罩的共形光學系統設計、加工和檢測 內容簡介
飛行器成像光學系統在滿足空氣動力學性能的同時提升系統的飛行速率及飛行距離是目前的主要矛盾,共形光學系統的研究在飛行器成像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逐漸成為近幾年來國內外眾多科研單位競相研究的課題。共形光學系統是光學系統與窗口整流罩的一體化結合,目前很難找到一本書能夠涵蓋共形光學系統的設計、加工與檢測等技術。本書以共形整流罩為主要研究背景,在光學設計的基礎上,結合當代超精密加工技術和檢測技術的國內外**發展動態,細致而詳盡地介紹了共形整流罩的關鍵問題和解決手段。本書在對共形光學系統的產生背景、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研究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共形整流罩的像差理論,并結合像差理論循序漸進、由簡入深地介紹了含同軸、離軸整流罩共形光學系統的設計方法。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分別闡述了共形光學系統動態像差校正技術、共形整流罩的加工和檢測技術。本書在介紹理論的實例時,適時加入了作者們的理解,希望通過理論結合實踐,將整個共性光學系統技術的各個側面展示給讀者。本書的初衷是藉此拋磚引玉,帶動更多相關技術的發展和創新。
含特殊整流罩的共形光學系統設計、加工和檢測 目錄
1.1 共形光學的概念
1.1.1 共形光學應用背景
1.1.2 共形光學的概念及性質
1.2 共形光學的發展現狀
1.2.1 共形光學研究現狀
1.2.2 共形光學應用現狀
1.3 共形光學的難題
1.3.1 設計難題
1.3.2 制造難題
1.3.3 檢測難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共形整流罩的設計方法
2.1 共形整流罩概述
2.1.1 共形光學系統參數和定義
2.1.2 共形光學系統面型選擇
2.1.3 橢球形整流罩的數學特性
2.1.4 整流罩空氣動力學分析
2.1.5 整流罩長徑比的選擇
2.1.6 紅外探測距離分析
2.1.7 整流罩材料的選擇
2.1.8 實現共形整流罩視場掃描的機械結構
2.2 傳統球形整流罩的像差特性
2.3 共形整流罩的像差特性
2.3.1 掃描視場對共形整流罩像差的影響
2.3.2 長徑比對共形整流罩像差的影響
2.3.3 厚度對共形整流罩像差的影響
2.3.4 拋物面、尖拱面、圓錐面整流罩的像差特性
2.3.5 萬向節連軸器位置對共形整流罩像差的影響
2.3.6 澤尼克像差系數表達式
2.4 共形光學系統的像差校正器
2.4.1 固定校正器
2.4.2 弓形校正器
2.4.3 澤尼克光楔校正器
2.4.4 可變形反射鏡校正器
2.5 W-W微分方程組校正彗差
2.5.1 W-W非球面設計方法
2.5.2 光線定義方法
2.5.3 W-W微分方程組
2.5.4 龍格-庫塔積分迭代法
2.5.5 固定校正器算法實現
2.5.6 設計實例與討論
2.6 W-W非球面方程組的改進
2.6.1 W-W方程組的設計思路
2.6.2 一般化非球面設計公式的推導
2.6.3 孔徑光線抽樣方法
2.6.4 設計實例與討論
參考文獻
第3章 含同軸整流罩的共形光學系統設計方法
3.1 凝視光學系統的設計方法
3.1.1 紅外凝視成像系統
3.1.2 大視場、大長徑比凝視系統設計
3.2 掃描光學系統設計方法
3.2.1 旋轉光楔掃描光學系統
3.2.2 雙光楔掃描光學系統
3.2.3 超廣角掃描光學系統
3.3 步進變焦距共形光學系統設計方法
3.3.1 步進變焦系統成像基本原理
3.3.2 步進變焦系統設計要求及系統參數
3.4 雙波段二次曲面固定校正板系統設計方法
3.4.1 可見光光學系統設計
3.4.2 紅外光學系統設計
3.4.3 雙波段共形光學系統組合
3.5 共形雙模光學系統設計方法
3.5.1 共形雙模光學系統成像原理
3.5.2 共形雙模光學系統設計
參考文獻
第4章 含離軸整流罩共形光學系統的設計方法
4.1 偏心傾斜光學系統像差理論
4.2 整流罩建模與像差特性分析
4.2.1 整流罩建模
4.2.2 偏心整流罩像差分析
4.2.3 傾斜整流罩像差分析
4.2.4 離軸舷窗像差分析
4.3 偏心傾斜光學系統設計方法
4.3.1 偏心整流罩光學系統設計
4.3.2 傾斜整流罩光學系統設計
4.3.3 離軸舷窗像差校正
4.4 機載擺鏡掃描紅外光學系統設計方法
4.4.1 機載紅外成像系統介紹
4.4.2 系統參數及設計方法
4.4.3 系統像質評價
4.5 機載轉鼓式掃描紅外光學系統設計方法
4.5.1 系統參數及設計方法
4.5.2 系統像質評價
參考文獻
第5章 共形光學系統的動態像差校正
5.1 共形整流罩耦合場有限元分析數值計算
5.1.1 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
5.1.2 熱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
5.1.3 熱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
5.2 共形整流罩有限元分析
5.2.1 共形整流罩有限元分析流程
5.2.2 共形整流罩以及工作環境網格劃分
5.2.3 共形整流罩超音速飛行分析
5.3 共形整流罩表面形變分析
5.3.1 共形整流罩表面熱變形分析
5.3.2 共形整流罩面型變化量澤尼克像差系數轉換
5.4 空間光調制器校正共形光學系統動態像差
5.4.1 累斯萊光楔對掃描動態像差校正系統
5.4.2 空間光調制器對動態熱像差的校正
5.4.3 空間光調制器誤差容差分析
5.5 基于仿生小凹原理校正共形光學系統動態像差
5.5.1 仿生小凹成像理論
5.5.2 仿生小凹波像差理論
5.5.3 變形鏡實現小凹仿生動態像差的校正
參考文獻
第6章 共形整流罩的加工與檢測
6.1 共形整流罩的加工技術
6.1.1 共形整流罩加工概況
6.1.2 共形整流罩加工過程
6.1.3 共形整流罩精密磨削
6.1.4 磁流變拋光技術
6.2 傳統非球面檢測技術
6.2.1 輪廓測量法
6.2.2 激光掃描法
6.2.3 陰影法
6.2.4 干涉測量法
6.3 共形光學系統零位補償檢測技術
6.3.1 補償器的類型
6.3.2 零位補償檢測系統結構參數計算
6.3.3 設計實例結果與分析
6.4 共形光學系統子孔徑拼接檢測技術
6.4.1 子孔徑的劃分
6.4.2 中心區域檢測系統的設計
6.4.3 環形區域檢測系統的設計
6.5 國內共形光學系統樣機
參考文獻
索引
含特殊整流罩的共形光學系統設計、加工和檢測 作者簡介
常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多年來從事新型光學儀器研發,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多項國家863、國防97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三五、國家自然基金、國防重大預研和企業項目等。出版著作三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90余篇,SCI/EI檢索40/5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 24項。累計研制開發百余款新型光學設備,研究成果受到多位院士專家的肯定,應用于多家科研院所,主要產品分別用于核設備運行監控及列裝于武器裝備系統,為我國國防建設和核安全等領域做出應有貢獻。一直承擔本科生與博士生課程各一門,帶領學生獲得全國光電賽一二等獎各兩項。指導學生四人獲得國家獎學金,一人獲得中國儀器儀表獎一等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