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歷史視野下的非洲城市空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1233
- 條形碼:9787542671233 ; 978-7-5426-712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歷史視野下的非洲城市空間 本書特色
非洲擁有悠久的城市化歷史,自新世紀以來,非洲城市史越來越受到國際學界的關注,研究領域從對城市中心特定群體的狹隘研究發展到一種更為廣義的探尋在城市環境中的行為和互動。對非洲城市史的研究需形成包括政治、經濟、宗教、社會和文化城市景觀的整體圖景。 該書運用非洲城市史研究的跨學科方法,將歷史方法與人類學、地理學、文學、藝術和建筑學相結合。該書內容涉及到前殖民地、殖民地和當代等各個時期的城市空間,涵蓋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區、宗教和文化影響,其主題包括伊斯蘭教、基督教、傳統宗教、建筑、移民、全球化、社會衰敗和物質衰退、身份認同、種族關系、政治、發展以及對城市空間的控制爭奪。該書的翻譯和出版將增強國內學者和大眾對非洲城市史乃至非洲歷史的認識。
歷史視野下的非洲城市空間 內容簡介
非洲擁有悠久的城市化歷史,自新世紀以來,非洲城市史越來越受到靠前學界的關注,研究領域從對城市中心特定群體的狹隘研究發展到一種更為廣義的探尋在城市環境中的行為和互動。對非洲城市史的研究需形成包括政治、經濟、宗教、社會和文化城市景觀的整體圖景。該書運用非洲城市史研究的跨學科方法,將歷史方法與人類學、地理學、文學、藝術和建筑學相結合。該書內容涉及到前殖民地、殖民地和當代等各個時期的城市空間,涵蓋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區、宗教和文化影響,,其主題包括伊斯蘭教、基督教、傳統宗教、建筑、移民、優選化、社會衰敗和物質衰退、身份認同、種族關系、政治、發展以及對城市空間的控制爭奪。該書的翻譯和出版將增強國內學者和大眾對非洲城市史乃至非洲歷史的認識。
歷史視野下的非洲城市空間 目錄
**部分 構造建筑空間
**章 向東走,向西看——索科托帝國城市規劃中的跨文化現象
第二章 沉重之觀感,建筑之表現——法國在非洲殖民城市的詩學
第三章 “只要建設得現代化就好”——納米比亞城市邊界上的后種族隔離空間
第二部分 種族化與隔離的空間
第四章 殖民時期肯尼亞的城市化和城市管理
第五章 “天生不衛生的種族”——內羅畢鼠疫和殖民統治的起源(1899-1907)
第六章 城市化與阿非利卡人階級的形成——礦工工會和尋求文化認同
第七章 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南非城市小資產階級精英的策略(1935-1950)
第三部分 空間轉換和身份變遷
第八章 這里能聽見各種語言——利伯維爾的大西洋貿易、西非和亞洲移民以及城鎮社會(1860-1914)
第九章 捕捉并沉浸在殖民動態變化和歷史遺產中——以肯尼亞伊西澳洛鎮為例
第十章 非洲性和城市主義——法屬西非殖民晚期城市空間在非洲身份印象中的地位
第四部分 殖民遺產和衰落的空間
第十一章 城市貧困、城市犯罪和犯罪控制——以拉各斯和伊巴丹為例(1929-1945)
第十二章 英屬喀麥隆城鎮的命運起伏——以維多利亞城為例(1858-1982)
第十三章 從歷史視角看津巴布韋的城市規劃與發展
第十四章 索馬里的“豺狼之城”——摩加迪沙的政治、經濟和社會(1991-2003)
注釋和參考文獻
譯后記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