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魯迅精選兩卷集(上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9964
- 條形碼:9787020149964 ; 978-7-02-01499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魯迅精選兩卷集(上下) 本書特色
讀懂魯迅 從一部好的選本開始 作為中國文化寶貴的精神財富,魯迅的作品一直是中學生必讀的內容。但閱讀魯迅的作品也確非易事,魯迅的“憂憤深廣”實需有一定閱歷方能品出其中滋味的。為了解決中學生閱讀魯迅的困難,統編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溫儒敏老師特地編選了這部《魯迅精選兩卷集》,涵蓋了魯迅大部分文體的作品。各種文體的閱讀提示、充分詳實的注釋、每篇文章的助讀題記,對于魯迅作品入門閱讀大有裨益。
魯迅精選兩卷集(上下) 內容簡介
本書是有名魯迅研究專家、語文教育家溫儒敏教授專為普通讀者,特別是青年學生選編的。相比于十八卷、七百五十萬字的《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本書可謂一種精粹的簡本。 全書分上下兩卷,按文體編排,所選的都是魯迅有代表性又比較好讀的作品,共一百二十多篇(首),基本覆蓋了魯迅創作的各種類型。 每一文體前有簡要說明,每篇作品均有“題記”,簡介作品寫作和發表的情況,并幫助讀者領會和欣賞魯迅作品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所附注釋,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魯迅全集》注釋的基礎上有所增刪或改動。
魯迅精選兩卷集(上下) 目錄
(上卷:小說、散文、散文詩和舊體詩)
小說
狂人日記
孔乙己
藥
風波
故鄉
阿Q正傳
社戲
祝福
在酒樓上
肥皂
示眾
孤獨者
傷逝
離婚
補天
奔月
理水
鑄劍
非攻
起死
散文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瑣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
記念劉和珍君
為了忘卻的紀念
憶劉半農君
我的**個師父
阿金
女吊
死
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散文詩
秋夜
影的告別
好的故事
死火
失掉的好地獄
墓碣文
頹廢線的顫動
死后
這樣的戰士
臘葉
戰士和蒼蠅
夏三蟲
夜頌
舊體詩
自題小像
無題
自嘲
答客誚
贈人兩首
阻郁達夫移家杭州
題《吶喊》《彷徨》
戌年初夏偶作
亥年殘秋偶作
(下卷:雜文、評論、書信)
雜文
隨感錄三十五
隨感錄三十八
隨感錄六十二 恨恨而死
智識即罪惡
《吶喊》自序
忽然想到(五、六)
論雷峰塔的倒掉
看鏡有感
春末閑談
燈下漫筆
《出了象牙之塔》后記
論“他媽的!”
論睜了眼看
十四年的“讀經”
這個與那個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學界的三魂
談皇帝
《窮人》小引
寫在《墳》后面
無聲的中國
讀書雜談
答有恒先生
小雜感
關于知識階級
流氓的變遷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
聽說夢
觀斗
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
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言論自由的界限
經驗
二丑藝術
爬和撞
小品文的危機
由聾而啞
世故三昧
《北平箋譜》序
關于中國的兩三件事
《準風月談》前記
古人并不純厚
拿來主義
從孩子的照相說起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說“面子”
運命
隔 膜
論諷刺
病后雜談
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
論“人言可畏”
評論
摩羅詩力說(節選)
文化偏至論(節選)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節選)
革命時代的文學
文藝與政治的歧途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對于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
上海文藝之一瞥
門外文談
書信
《兩地書》之一、二
《兩地書》之八二、八三
致宋崇義
致李秉中
致韋素園
致曹聚仁
致蕭軍、蕭紅
魯迅精選兩卷集(上下)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 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史上影響深遠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 編選者溫儒敏 1946年生于廣東紫金,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山東大學兼任講席教授,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榮譽所長,中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主要從事現代文學、魯迅和語文教育的研究與教學。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朝聞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