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法律社會學 理論與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74810
- 條形碼:9787568074810 ; 978-7-5680-748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律社會學 理論與應用 本書特色
1.總體思路獨特。注重問題聚焦和理論闡述的精細性、具體性和時代性,以克服既有法律社會學體系龐雜和過于抽象和概括的局限性,從而使理論闡述更為系統,理論觀點的現實實踐應用性更強。2.結構體系獨特。有效回應全面依法治國的建設的現實需求,以克服現有法律社會學結構主要受到國外影響,而未能緊密結合我國現實需求的局限性。如在注重基礎理論問題分析闡述的同時,充分體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加快民生法律制度的建設要求。著力分析探索我國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扶貧及慈善等方面法律社會學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法治建設需求提供有效理論建議。3.研究方法的獨特。一是注重多學科創新性的理論支持,包括福利哲學、福利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新成果,更有效體現法律社會學的學科交叉特點。如福利社會學是一門從社會學角度研究社會福利與社會關系的分支學科,對于社會福利法治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二是突破傳統法律社會學主要停留基本理論與原則研究局限性,注重將理論與實證緊密結合,包括運用實地調查、案例分析及其他數據材料等**手的實證材料,探索和回答我國法律社會學的新實踐問題。4.核心觀點獨特。目前我國法律社會學核心觀點主要受到西方法律社會學理論觀念的影響,對我國現實理論需求結合不足。在本教材寫作中,將“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一體化”精神充分融入到寫作內容中,緊密結合中國社會現實需要,確定核心觀點,服務于我國法治與社會發展對法律社會學的創新需求。
法律社會學 理論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在新時代背景下,探索法律社會學基本理論、發展演變及其新趨勢,提出法律社會學新的研究目標、內容與思路方法。在具體內容上,闡述法律與民間法的良性互動、法律轉型與文化變遷、法律治理與政策治理關系的基本理論及實踐中的新問題,著力探索法律創新與道德進步、貧困治理、社會整合、權益維護的關系機理及實踐建議,很后提出和研究我國法律有效運行的社會機制的系統構造思路。作為回應我國社會發展中現實問題的法律社會學,作者綜合運用比較分析、跨學科交叉研究、規范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等方法,對本書進行了理論視野和知識結構創新,進而形成了我國法律社會學理論與實踐應用多方面的創新成果。
本書總體思路獨特,將全面依法治國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精神充分融入寫作內容中,緊密結合中國社會現實需要,確定核心觀點,服務于我國法治與社會發展對法律社會學的新需求。本書在充分吸收多學科新研究成果的同時,又自成邏輯體系,適合不同專業學科讀者閱讀參考。同時每章配有一定數量的思考題與重點推薦文獻,以便讀者更好地把握各章節內容。
法律社會學 理論與應用 目錄
**節 新時代背景與法律社會學創新/002
第二節 法律社會學概念界定的評述與再識/003
一、法律社會學概念界定的選介與分析/003
二、法律社會學概念界定的創新嘗試/005
第三節 法律社會學的發展演變與趨勢分析/006
一、國外法律社會學演變分析/006
二、國內法律社會學演變分析/009
三、我國法律社會學發展的趨勢/011
第四節 法律社會學創新研究目標與方法/014
一、研究目標/014
二、研究方法/018
第二章 法律與民間習慣法的良性互動/023
**節 法律與民間習慣法的概念及基本關系/024
一、法律的概念分析/024
二、法律的兩種理論模式/025
三、民間習慣法的概念及其與國家法的關系/027
第二節 民間習慣法的現實價值及其局限性/028
一、民間習慣法的現實實踐價值/028
二、民間習慣法的局限性/033
第三節 國家法與民間習慣法良性互動實現途徑/034
一、立法中與民間習慣法良性互動/034
二、法律運用與民間習慣法良性互動/040
第三章 法律治理與政策治理/045
**節 政策的含義及相關概念/046
一、政策的含義/046
二、社會政策的含義/057
三、社會政策、公共政策與經濟政策的共性與差異/060
四、政策、制度及法律關系/065
第二節 法律與政策的一般關系理論/067
一、法律與政策的一致性/068
二、法律與政策的差別性/069
三、法律與政策的關聯性/070
第三節 法律治理與政策治理的互動融合及其實踐路徑/072
一、政策與法律的互動性/072
二、法律治理與政策治理互動融合的實踐路徑/075
第四章 法律轉型與文化變遷/081
**節 文化的含義與我國文化現狀/082
一、文化的含義/082
二、文化方面財政資金投入現狀/084
三、文化與社會治理的融合現狀/084
四、文化服務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086
第二節 文化與法的一般關系理論/087
一、文化對法的影響/087
二、法對文化的影響/094
第三節 法律轉型與文化變遷良性互動的實踐路徑/103
一、正確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法的貢獻與沖突/103
二、踐行法律轉型與文化變遷良性互動的實踐策略/111
第五章 法律創新與道德進步/115
**節 道德的含義及相關基本問題/116
一、道德的含義/116
二、有關道德的幾個基本問題/117
第二節 法律與道德關系的一般理論/120
一、法律與道德關系的認識分歧/120
二、法律與道德的聯系/122
三、法律與道德的區別/126
第三節 法與道德的沖突及解決方式/128
一、法律與道德的沖突情形及其根源/128
二、法與道德沖突解決的基本措施/132
第四節 以法律創新促進道德進步的實踐路徑/136
一、在立法層面以法律創新提升道德作用/137
二、法律實踐層面適當考慮道德因素/139
三、不斷探索法律與道德協同發展的新實踐路徑/141
第六章 法律創新與貧困治理/145
**節 貧困概念及其治理實踐的考察分析/146
一、貧困內涵的演變/146
二、貧困治理內涵的分析界定/149
三、貧困治理實踐的演變/149
第二節 我國貧困治理對法治的需求分析/152
一、探索貧困治理對法治需求的必要性/152
二、法治在貧困治理中的特殊價值/154
第三節 我國貧困治理法治化發展的分析審視/156
一、我國貧困治理法治化發展成效/156
二、我國貧困治理法治化發展存在的缺失分析/157
第四節 我國貧困治理法治化路徑的現實選擇/164
一、以貧困法治理念創新為先導/164
二、確立合理的貧困治理法治化目標/174
三、實現貧困治理法治三重建構的有機統一/176
第七章 法律創新與社會整合/183
**節 社會整合的內涵及我國面臨的社會整合問題/184
一、社會整合的內涵與意義/184
二、我國當今面臨的社會整合問題及應對需求/187
第二節 社會整合的影響因素及法律的特殊作用/192
一、社會整合影響因素/192
二、法律促進社會整合的優勢/195
第三節 以法律創新促進我國社會整合的路徑選擇/206
一、通過完善我國社會組織立法促進社會整合/207
二、通過信訪制度完善促進社會整合/210
三、通過完善立法化解社會風險促進社會整合/211
四、通過家庭與自治組織立法發展完善促進社會整合/214
第八章 法律創新與弱勢群體權益維護/219
**節 我國弱勢群體權益維護的含義及重要意義/220
一、社會弱勢群體的概念及其產生根源/220
二、社會弱勢群體權益保障的含義及意義/230
第二節 我國弱勢群體權益維護面臨的現實問題/235
一、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整體設計缺陷/235
二、保護弱勢群體的專項立法制度存在缺陷/236
三、弱勢群體權益法律保障意識不足/238
第三節 以法律創新促進我國弱勢群體權益維護的路徑選擇/240
一、創新完善弱勢群體權益保障的法律體系/240
二、構造社會弱勢群體的司法保護制度/243
三、完善社會弱勢群體權益保障的具體執法程序/245
四、提高社會弱勢群體權益保障的法律意識/246
第九章 法律運行社會機制的系統構造/251
**節 法律運行社會機制的含義與意義/252
一、法律運行社會機制的含義/252
二、建構法律運行社會機制的意義/254
第二節 法律運行社會機制的構成要素及現實問題/257
一、法律運行社會機制的構成要素/257
二、我國法律運行社會機制的現實問題/268
第三節 我國法律運行社會機制的現實構造/273
一、培育社會主體法治化參與意識/273
二、提升政府法律實踐責任能力/274
三、強化對社會主體法治參與的整合協作/275
后記/281
主要參考文獻/282
法律社會學 理論與應用 作者簡介
1980—1984年,鄭州大學本科階段學習;1989—1992年,華中師范大學碩士階段學習;2007—2009年,華中科技大學博士階段學習;2000年以來華中科技大學任教。近年來曾在《社會保障研究》(北京)、《中國行政管理》、《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法商研究》、《中國社會保障》、《社會科學》(上海)、《社會主義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寧夏社會科學》等學術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其中多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新華文摘》等刊物全文轉載或轉摘,多篇獲獎。參與或主持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1項。出版學術專著5部。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