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品徹.馬丁(戈爾丁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86718
- 條形碼:9787532786718 ; 978-7-5327-867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品徹.馬丁(戈爾丁文集) 本書特色
2021年是著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戈爾丁誕辰110周年紀念。《品徹·馬丁》是戈爾丁作品序列中一部被大大低估的力作,小說表面上寫的是一位遭遇海難的水手的不屈不撓的奮斗經歷,而這種對生命的頑固追求,卻又源于主人公極端自私的邪惡本性。戈爾丁在《品徹·馬丁》中采用了寓言、比喻、象征的手段,融入了各種文學典故,將莎士比亞等名家名言以及兒歌、民謠等體裁融入文本,深入探討了人性之惡與靈魂*終是否可以獲得救贖的命題。
品徹.馬丁(戈爾丁文集) 內容簡介
《品徹.馬丁》是戈爾丁重要的代表作,是一部深入探討人性之惡與靈魂很終是否可以獲得救贖的佳作。全書寫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海軍護航艦隊上一個叫克里斯托弗.哈德萊.馬丁的低級軍官因軍艦被魚雷擊中,被海浪沖到大洋中的一塊礁石上,為求生存獨自在惡劣的環境中拼死搏斗,終究死去的故事。可是直到故事接近尾聲,作者方才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向讀者揭示:馬丁在礁石上備受折磨的過程,實際上只是一個罪惡的靈魂在煉獄中所經受的重重磨難。作者想借此警示人類,如果執著于自己的貪欲和罪惡,終將墮入地獄,萬劫不復;而唯有毀棄貪欲的人性,靈魂才有望經過煉獄的洗禮很終獲救。
品徹.馬丁(戈爾丁文集) 節選
他的嘴巴很機靈,它一張一合,讓空氣進來,把水擋在外面。他的身體也明白這一點。每隔一會兒,它就讓胃緊緊收縮,壓得海水從舌頭上往外噴。他又有些害怕起來——并不是像動物那樣驚慌失措,而是對在孤獨中拖了一長段時間,*后還是不免一死而感到深深的恐懼。他又齜牙咧嘴地咆哮起來,這會兒有一張面孔可以使用,有空氣給喉嚨呼吸。在這咆哮的后面隱藏著某種具有意義的東西,不愿意將空氣浪費在聲音上。有一種意圖,它目前還沒有時間和經驗,無法得知那是多么殘酷無情。它無法利用正常呼吸的機制,但它在海水將他埋沒的間歇大口大口地吸著空氣。 在他大口吞下空氣的間歇中,他也思索起來。他又記起了他的雙手,兩只手遠遠的在黑暗之中。他將它們收攏過來,摸到了他防水服那硬硬的油布。鈕扣令人生疼,幾乎穿不進鈕扣洞。他把襻子從粗呢風雪大衣的扣子上脫下來。他躺著,身子沒有多動彈,他發覺大海并沒有多管他,就像把他當作是個玻璃水手或者一段再過幾分鐘就會下沉的木料。在波濤的起伏中,每隔一定的間歇總可以吸到空氣。 他抓住橡皮管,將它從窄帶子里拉出來。他能夠感到松松軟軟的橡膠,它幾乎托不住他的身體了。他把橡皮管的氣嘴用牙齒咬住,用兩只手指旋開了它,另外的手指捏緊了管子。在兩陣波濤之間他吸到一點兒空氣,將它吹到橡皮管里。接著在數不清的波峰和波谷之間,他把原本有可能進入到他肺部的空氣全都吹到橡皮管里,使得他的心臟像是受傷似的在身子里直晃動,那綠色的曳光彈不斷地閃爍旋轉。他胸前的救生帶漸漸硬了起來,但這一過程慢得要命,他都不知道這變化究竟是何時發生的。接著幾陣大浪突然從他肩頭沖刷過去,原先不斷將他埋沒在水下的波濤如今成為浪花打在他的臉上。他發覺自己不必再拼命利用露出水面的機會吸氣了。他朝救生帶里連續吹了好幾大口的氣,救生帶鼓起來,把他的衣服繃緊了。但他并沒有就此停止。他玩起空氣來,先放掉一點氣,緊接著又吹一大口,似乎是不敢中止他所能采取的這一積極的求生動作。這會兒,他的頭、脖子和肩膀露在水面之上已經有好一會兒了。露在水面上的地方比身體其余的部位冷,空氣使它們發僵,它們顫抖起來。 他的嘴離開了管子。 “救命!救命!” 空氣從管子里跑了出來,他趕緊去堵住它。他把氣嘴絞了幾絞,不讓氣漏掉。他不再叫喊了,只是拼命睜大眼睛想看清有什么東西,但他眼前漆黑一片。他把手舉到眼睛前面,但什么也看不見。除了害怕孤獨和淹死之外立即又增加了一個新的恐懼,那就是擔心自己雙目失明。他在水中又開始掙扎,似乎是要往上爬。 “救命!還有人嗎?救命!有人嗎?” 好一會兒他全身發抖,注意聽可有人回答,可是,除了他身邊海浪的嘩嘩聲之外,沒有別的聲音。他的頭往前俯了下來。 他把嘴唇上咸咸的海水舔掉了。 “運動一下。” 他輕輕踩起水來。他的嘴麻木了。 “我干嗎把靴子脫掉呢?現在這樣并不比原先好。”他的頭又朝前點了點。 “冷。一定不能太冷。要是靴子還在的話,我就可以穿起來,熱了就脫掉。冷了再穿上——”
品徹.馬丁(戈爾丁文集) 作者簡介
威廉??戈爾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英國作家、詩人,一九八三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英國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的小說富含寓意,廣泛地融入了古典文學、神話、基督教文化以及象征主義。一九八三年因其小說“具有清晰的現實主義敘述藝術以及神話的多樣性與普遍性,揭示了當今世界的人性狀況”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一九八八年獲封爵士;二○○八年《泰晤士報》在“一九四五年以來最偉大的五十位英國作家”名單中將戈爾丁列為第三位。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