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場之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45735
- 條形碼:9787559445735 ; 978-7-5594-4573-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墳場之書 本書特色
墳場是一個充滿了愛的地方,充滿了對生者無限的眷戀和愛。 ?《墳場之書》是狂攬20項 大獎的奇幻經典!雨果獎、軌跡獎、紐伯瑞金獎…… ?《墳場之書》世界范圍內已發行164個版本,瘋狂賣出100萬冊,罕見獲得40萬條Goodreads好評。 ?《墳場之書》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時代周刊》年度 小說、美國圖書電商年度 小說、《科克斯書評》 小說、美國書商協會 小說、紐約公共圖書館推薦小說。 ?一場關于成長、魔法、鬼魂、死亡的溫暖奇幻之旅,改編電影正由迪士尼操刀制作。 ?讀完《墳場之書》,你將不再害怕獨自漂泊,不再忌諱黑暗與死亡。 ?我對《墳場之書》的喜愛遠超我的所有其他作品。——尼爾·蓋曼 ?全新譯本。初次收錄尼爾·蓋曼為《墳場之書》發表的獲獎感言、后記。 ?初次引進經典原版插畫,原汁原味重現原著風范。
墳場之書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了: 在一場殺戮之后, 唯一的幸存者 —— 一個十八個月大的嬰孩受到冥冥之中的指引, 躲開殺手爬進一座墳場, 被里面的幽靈收養了, 并獲得了一個新名字諾伯蒂, 一場人生歷險由此展開。在這個奇妙的世界中, 諾伯蒂遇到了許多奇妙的人, 經歷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墳場之書 目錄
第二章 新朋友/ 031
第三章 上帝之犬/ 057
第四章 女巫的墓碑/ 093
第五章 亡靈舞/ 135
中章 集會/ 157
第六章 上學的日子/ 163
第七章 傾巢而出的杰克/ 203
第八章 告別與分離/ 283
《墳場之書》后記/ 300
尼爾·蓋曼在美國圖書館協會年會上的演講/ 305
致謝/ 317
墳場之書 相關資料
墳場是一個溫馨的地方。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地方。你知道,人們活過,然后死了。——尼爾·蓋曼尼爾蓋曼是故事的寶庫,擁有他是我們的幸運。 ——斯蒂芬·金《墳場之書》是一部成長教育小說,以主角的成長歷程為主線。諾伯蒂有許多不同尋常的老師:眾多幽靈、一位吸血鬼和一位女性狼人。此外,他還擁有活(這么說沒錯)在墳場的死人賦予他的一些超自然能力。——《使女的故事》作者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奇幻小說《墳場之書》時而精彩刺激、妙趣橫生,時而危機四伏,令人擔心不已。尼爾·蓋曼追隨著往昔說書人的腳步,編織了一個令人難忘的迷人故事。 第一章:諾伯蒂是怎么來到墳場的(節選)
黑暗中有一只手,握著一把刀。
刀柄由烏骨制成,打磨得锃亮。刀刃比任何剃刀都來得精致鋒利,倘若劃過你的皮膚,你甚至不會知曉自己被劃傷了,起碼無法立刻發覺。
這把刀已近乎完成被帶到這間屋來的所有使命,刀刃和刀柄都已經被鮮血染濕。
臨街的門依然開著,只開了一道縫,刀和持刀的男人就是從這道縫溜進來的,隨之而入的還有一縷縷在夜間蜿蜒繚繞的霧氣。
杰克之一在樓梯平臺上停下腳步,左手從黑色外套的口袋里拉出一塊白色大手帕,將刀和戴著手套握著刀的右手擦拭干凈,再把手帕收好。獵殺即將告終。他將女人的尸體留在床上,男人的尸體留在臥室地板上,大一點的孩子的尸體留在她色彩鮮艷的臥室里,周圍是她的玩具和一些模型的半成品。還剩下小的那個,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解決掉這一個,他就大功告成了。
杰克之一活動了下指關節。畢竟他是專業的,或者說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在工作完成前,他不允許自己露出笑容。他的頭發是黑的,眼睛是黑的,由纖薄的羔羊皮做成的手套也是黑的。
小孩的房間在頂樓。杰克之一走上樓梯,落在地毯上的腳步無聲無息。他推開閣樓的門,走了進去。他的黑色皮鞋擦得锃亮,閃耀得如同黑色的鏡子,映照出小小的弦月。
真正的月亮透過平開窗照了進來。月光彌散在霧氣中,并不明亮,不過杰克之一也不需要太多光亮,這樣的月光就夠了,足夠了。
他依稀看到嬰兒床上孩子的輪廓:頭、四肢和軀干。
嬰兒床四周豎著高高的圍擋,以防孩子掉下去。杰克之一向前傾身,右手舉起刀,瞄準孩子的胸膛…………他又把手放了下來。嬰兒床上的人形是只泰迪熊。孩子不在這兒。
杰克之一的眼睛已經適應了暗淡的月光,因此他無意打開電燈。光線其實無關緊要,因為他有別的本事。
杰克之一嗅了嗅空氣,忽略那些由自己帶進房間的氣味,不理會那些可以放心不管的氣味,而是聚精會神地尋找獵物的氣息。他聞到了那個孩子的味道:巧克力餅干似的奶味、潮濕的一次性夜用尿布的酸臭味、孩子頭發上散發出的兒童洗發水的氣味。他還聞到了一個橡膠做的小東西 —— 一個玩具,他心想,不,是個用來吮吸的東西——那個小孩一直含著它。
第一章:諾伯蒂是怎么來到墳場的(節選)
黑暗中有一只手,握著一把刀。
刀柄由烏骨制成,打磨得锃亮。刀刃比任何剃刀都來得精致鋒利,倘若劃過你的皮膚,你甚至不會知曉自己被劃傷了,起碼無法立刻發覺。
這把刀已近乎完成被帶到這間屋來的所有使命,刀刃和刀柄都已經被鮮血染濕。
臨街的門依然開著,只開了一道縫,刀和持刀的男人就是從這道縫溜進來的,隨之而入的還有一縷縷在夜間蜿蜒繚繞的霧氣。
杰克之一在樓梯平臺上停下腳步,左手從黑色外套的口袋里拉出一塊白色大手帕,將刀和戴著手套握著刀的右手擦拭干凈,再把手帕收好。獵殺即將告終。他將女人的尸體留在床上,男人的尸體留在臥室地板上,大一點的孩子的尸體留在她色彩鮮艷的臥室里,周圍是她的玩具和一些模型的半成品。還剩下小的那個,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解決掉這一個,他就大功告成了。
杰克之一活動了下指關節。畢竟他是專業的,或者說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在工作完成前,他不允許自己露出笑容。他的頭發是黑的,眼睛是黑的,由纖薄的羔羊皮做成的手套也是黑的。
小孩的房間在頂樓。杰克之一走上樓梯,落在地毯上的腳步無聲無息。他推開閣樓的門,走了進去。他的黑色皮鞋擦得锃亮,閃耀得如同黑色的鏡子,映照出小小的弦月。
真正的月亮透過平開窗照了進來。月光彌散在霧氣中,并不明亮,不過杰克之一也不需要太多光亮,這樣的月光就夠了,足夠了。
他依稀看到嬰兒床上孩子的輪廓:頭、四肢和軀干。
嬰兒床四周豎著高高的圍擋,以防孩子掉下去。杰克之一向前傾身,右手舉起刀,瞄準孩子的胸膛…………他又把手放了下來。嬰兒床上的人形是只泰迪熊。孩子不在這兒。
杰克之一的眼睛已經適應了暗淡的月光,因此他無意打開電燈。光線其實無關緊要,因為他有別的本事。
杰克之一嗅了嗅空氣,忽略那些由自己帶進房間的氣味,不理會那些可以放心不管的氣味,而是聚精會神地尋找獵物的氣息。他聞到了那個孩子的味道:巧克力餅干似的奶味、潮濕的一次性夜用尿布的酸臭味、孩子頭發上散發出的兒童洗發水的氣味。他還聞到了一個橡膠做的小東西 —— 一個玩具,他心想,不,是個用來吮吸的東西——那個小孩一直含著它。
孩子曾在這兒,可現在不在了。杰克之一循著氣味走下樓梯,在這棟高而窄的房屋里穿行。他一一查看浴室、廚房、通風櫥柜,后來到樓下的走廊。走廊里看不見別的,只有這家人的幾輛自行車、一堆空的購物袋、一塊掉在地上的尿布,還有透過緊鄰馬路的前門緩緩飄入走廊的裊裊霧氣。
杰克之一輕哼一聲,哼聲中既有沮喪,又有滿足。他把刀插回長外套內袋里的刀鞘,走到路上。路上有月光,也有路燈,可霧氣扼住了一切,削弱了光線,壓抑了聲音,讓夜色變得陰森幽暗,暗藏殺機。他看向山下幾家打烊的店鋪透出的燈光,又抬頭看了看馬路,幾棟高樓依山而建,盤山而上,通往黑暗中的那片老墳場。
杰克之一嗅了嗅空氣,不緊不慢地朝山上走去。
自從這個孩子學會走路以來,他的父母既為之高興又為之苦惱,因為從來沒有哪個孩子這么喜歡爬來爬去、爬上爬下、鉆進鉆出。
那天夜里,有什么東西砰的一聲掉到地板上,吵醒了他。醒來后沒多久,他感到很無聊,便開始想辦法從嬰兒床里爬出去。床四周有高高的圍擋,就和樓下的幼兒玩耍圍欄一樣,但他堅信自己能翻過去。他只需要一個墊腳的東西……
他把大大的金色泰迪熊拖到嬰兒床的角落,小手抓住床的圍擋,一只腳踩在熊的大腿上,另一只腳踩在熊的腦袋上,用力支起身子,半爬半滾地翻過了嬰兒床的圍擋。
一聲悶響,他落在一小堆毛茸茸的玩具上。這些玩具中,有些是他一歲生日時親戚朋友所送的禮物——這還是不到半年前的事,還有一些是他姐姐曾經的玩具。落地時,他吃了一驚,但沒有大聲哭叫——如果你哭的話,他們會過來把你放回嬰兒床。
他爬出了房間。
上樓梯很需要技巧,他還沒有掌握好,但他發現下樓梯相當容易。他在樓梯坐下,用包得嚴嚴實實的屁股一級一級地往下彈,就這么滑了下去。
他吮吸著橡膠奶嘴,不過他媽媽剛對他說過,他這個年齡已經不再適合吸奶嘴了。
他一路用屁股坐著下樓梯,尿布漸漸松了。當他滑到底站起來時,尿布滑落下來。他邁過尿布,身上只剩下一件兒童睡衣。通往他房間和家人臥室的樓梯很陡,而面對馬路的門恰好開著,正對他發出邀請……
孩子有些猶豫地走出房子。霧氣纏繞上他的身子,像個失散多年的老朋友。一開始,他心里還有些沒底,但走了幾步后,他越來越有信心,走得越來越快,搖搖晃晃地上了山。
墳場之書 作者簡介
尼爾·蓋曼(Neil Gaiman) 當代大師級幻想小說家,1960年生于英國。尼爾·蓋曼是當代歐美文壇耀眼的新星,被《文學傳記辭典》譽為十大后現代作家之一。
1989年,蓋曼以漫畫《睡魔》開始了創作之路。其后,他的創作逐漸涵蓋了小說、漫畫、詩歌、劇本等多個領域,代表作有《美國眾神》《北歐眾神》《星塵》《好兆頭》等。因其作品的獨特風格和想象力,《邁阿密新時報》認為他已經成為“文學界的搖滾明星”;驚悚小說大師斯蒂芬·金則認為他“創作力之豐沃與作品水準之高,既神奇又嚇人”。
《墳場之書》構思長達23年,是蓋曼創作生涯的扛鼎之作。蓋曼認為《墳場之書》超過了他的預想,甚至超過了他自己。改編電影正由迪士尼操刀制作。
《墳場之書》的靈感來源于25歲的蓋曼看到18個月大的兒子在附近的墳場騎小三輪車。此后,寫作一本《墳場之書》的想法一直在蓋曼的腦海里發酵。2008年,蓋曼完成了《墳場之書》的寫作,那一年他的兒子恰好也25歲。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