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說地 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19092
- 條形碼:9787100119092 ; 978-7-100-11909-2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說地 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地理學、社會學、歷史“地球是圓的”在今天看來是毋庸置疑的常識,但是在明末清初,對于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大地為方形”才是毋庸置疑的常識。當新舊認知產生沖撞時,人們是如何接受、學習、并傳播新知識的呢?《說地》追溯了從明末到清中葉地圓說傳入中國的歷程,并試圖呈現出不同時期,地圓爭議如何因不同的結構性因素和其中各種不同勢力間的較量而顯出不同的風貌。與一般科普教科書不同,本書并不記述西方地圓說的科學真理是如何戰勝中國地平說的錯誤觀念,而是將關注點著重在科技知識傳播過程中,不同文化的人如何看待知識、社會、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進而說明,認識的形成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社會過程。只聲稱自己所傳播的知識是事實,并不足以服眾,重要的是如何營造出讓人們接受他們想法的社會環境。
說地 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 內容簡介
《說地》追溯了從明末到清中葉地圓說傳入中國的歷程,并試圖呈現出不同時期,地圓爭議如何因不同的結構性因素和其中各種不同勢力間的較量而顯出不同的風貌。與一般科普教科書不同,本書并不記述西方地圓說的科學真理是如何戰勝中國地平說的錯誤觀念,而是將關注點著重在科技知識傳播過程中,不同文化的人如何看待知識、社會、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進而說明,認識的形成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社會過程。只聲稱自己所傳播的知識是事實,并不足以服眾,重要的是如何營造出讓人們接受他們想法的社會環境。
說地 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 目錄
自序
引子
古代世界中的大地形狀
讀世界地圖( I ):西方地圓說的引進
明末歷法改革脈絡下的地圓說
讀世界地圖( II ):地是平的
新典范的形成與歷史記憶的重構
考證氛圍下的地圓爭議
尾聲
參考書目
說地 中國人認識大地形狀的故事 作者簡介
祝平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歷史學博士,現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著有《漢代的相人術》、《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研究興趣:十七、十八世紀中西自然知識的交會與沖突,以及西方科學知識在中國的運用與變遷。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