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管用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23565
- 條形碼:9787520723565 ; 978-7-5207-235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管用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環境監管相關人員、水質監管相關人員、各級干部、大眾1.水資源治理一直環境治理的重中之重,各省市和地區都在尋求水資源治理,特別是地表水治理的有效方法,本書可提供行之有效的治理制度、技術方法和可借鑒的案例。 2.環保問題是關系老百姓切實利益的問題,水資源問題更是民生問題中的重點,地表水關系到整個生態環境建設的成敗。地表水的監測和治理一直是各地方政府環境治理的難點,本書的出版提供了具體的指導方法。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管用研究 內容簡介
1.水資源檢測和管理,是生態恢復和保護的重頭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國家推行河長制度,也是為了給從根本上保護水資源提供了制度保障。 2.本書從技術層面提供了水資源監管的有效手段,即建立觀測點,自動、連續、及時、全天候地檢測水資源的具體情況,為了落實水資源治理和保護,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3.本書通過對山東省地表水自動檢測系統進行介紹,梳理了該省在經過了多年的技術實踐和改進調試后,形成的一套有效的自動檢測系統。該系統可為其他省區進行地表水資源的監測、管理和治理時,提供可資借鑒的系統管理方法,并且以具體案例形式介紹了各種自動檢測項目的具體方法、檢測過程和取得的成果,為其他各省的水資源,特別是地表水的監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管用研究 目錄
前言
**章 概述
**節 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介紹
第二節 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的必要性
第三節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發展歷程
第二章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基本要求
**節 站址選擇
第二節 站房建設
第三節 采水單元
第四節預處理單元
第五節配水單元
第六節控制單元
第七節數據采集和傳輸單元
第八節 檢測單元
第三章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安裝調試
**節 系統安裝
第二節 系統調試
第三節 系統試運行
第四章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
聯網規定
**節 地表水自動監測儀器通信協議技術要求
第二節 地表水自動監測系統通信協議技術要求
第五章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驗收
第六章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管理
**節 常用自動監測儀器介紹
第二節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管理制度
第三節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運行管理系統
第七章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數據應用
**節 超標即應急
第二節 形勢分析
第三節 定期通報
第四節 以獎代補
第五節 生態補償
第六節 信息公開
第七節 剔除上游因素
第八章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項目案例
**節 固定式水站
第二節 簡易式水站
第三節 浮標式水站
第四節 浮船式水站
參考文獻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管用研究 節選
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是一套以在線分析儀器為核心,運用物理、化學、生物學、現代傳感技術、自動測量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以及相關專業分析軟件和通信網絡所組成的一個綜合性系統。 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是對地表水樣品進行自動采集、處理、分析及數據傳輸的系統,由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和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數據平臺構成,其中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是指完成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的現場部分,一般由站房、采配水、控制、檢測、數據傳輸等全部或者數個單元組成,簡稱水站;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數據平臺是對水站進行遠程監控、數據傳輸統計與應用的系統,簡稱數據平臺。 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一般監測常規五參數(水溫、pH、溶解氧、電導率和濁度)、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氮、總磷等指標,可根據需要增加其他監測指標;監測頻次一般為每4 小時監測一次,根據需要可以調整至每1小時監測一次。 第二節 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的必要性 一、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是準確反映地表水環境質量的必然要求 當前,地表水環境質量日益受到各級政府和社會公眾的重視,水環境質量狀況已成為考核地方政府履責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現階段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采取每月手工采樣一次,然后送實驗室分析,一次監測結果代表全月水質狀況的方式。這種方式存在樣品采集的偶然性較大、監測頻次不高、數據代表性不足等問題,無法準確全面的反映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由計算機控制的儀器設備取代人工操作,對地表水進行實時連續監測。與手工監測相比,自動監測具有自動、及時、全天 候等優勢,通過對其海量的、連續的地表水自動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更能準確反映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有效評價水污染治理成效,進一步提升水環境管理水平。 二、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是及時預警潛在環境風險的迫切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幾十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進入環境風險的高發期,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環境質量預報預警與應急監測體系。目前,我國已建成亞洲*大的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網,實時發布空氣質量信息。在此基礎上,全面開展了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工作并實現業務化運行,京津冀及周 邊地區污染天氣過程預報準確率接近100%,區域內城市級污染程度預報準確率在80% 以上,為公眾提供了及時準確的健康指引和出行參考,為重污染過程研判、防控及應急應對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持。 相對于環境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的預警預測工作相對滯后,地表水環境質量預警預測體系建設迫在眉睫。而開展地表水環境質量預警預測體系建設的首要基礎,就是要建立全國水質自動監測網絡系統,實現對全國水環境質量的網絡化實時監測。在地表水實現自動監測基礎上,通過開發計算機預警預測模型,準確掌握地表水污染擴散及趨勢變化特點,對水環境質量變化及時做出預測,為水環境風險防范提供重要保障。
山東省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管用研究 作者簡介
邱曉國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和環境自動監控工作,先后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被評為國家環境監測“三五人才”技術骨干和“十一五”山東省環境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張濤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和環境自動監控工作,從業15年以來主持了多項水質自動監測站項目的建設和運維管理工作,具有豐富的建設和運維管理經驗。張同星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和環境自動監控工作,獲得山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工作以來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篇,獲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10余項。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