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千年農夫 中國、朝鮮和日本的永續農業
-
>
(精)中華古樹名木(全2冊)
-
>
線辣椒優質高產栽培
-
>
生命的藝術:動物解剖學的神秘歷史之旅
-
>
正確使用農藥知識問答
-
>
龍眼譜:外二種
-
>
迷你花園:打造你的玻璃生態瓶
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96822
- 條形碼:9787122396822 ; 978-7-122-3968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本書適合農學、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和師生參考。本書集中于“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這一專題,匯集了作者近10年的研究成果,同時引用了國內外許多文獻資料,從蛋白質組學的角度對玉米種子萌發、鹽脅迫對種子萌發的傷害和適應機制以及萌發過程中的蛋白磷酸化問題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可以說是目前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研究方面較為全面的一本書籍。
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采取蛋白質組學方法,對玉米種子萌發過程中蛋白質組的變化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探討了萌發過程中NaCl脅迫對玉米種子蛋白質組的影響,并利用離線強陽離子交換色譜技術富集蛋白,對萌發的玉米胚進行了廣泛的蛋白質磷酸化調查,對探討玉米種子萌發的機理、完善種子生物學研究有重要的意義。全書共分六章,內容包括蛋白質組學概念、產生背景、研究策略與范疇、常用的研究技術與方法、當前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植物種子蛋白質組學研究現狀、玉米種子萌發過程胚和胚乳蛋白質變化分析、NaCl脅迫下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變化分析以及玉米種子萌發胚中磷酸化蛋白質鑒定等方面的研究。 本書適合農學、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和師生參考。
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研究 目錄
1.1 蛋白質組學產生的背景及相關概念 001
1.1.1 蛋白質組學的基本概念 001
1.1.2 蛋白質組學的歷史和背景 002
1.1.3 蛋白質組學的特點與難點 003
1.2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策略與范疇 005
1.2.1 表達蛋白質組學 006
1.2.2 功能蛋白質組學 007
1.2.3 結構蛋白質組學 008
1.2.4 相互作用蛋白質組學 008
1.2.5 蛋白質組與基因組、轉錄組的相互關系 010
1.2.6 蛋白質組與糖組、代謝組的相互關系 011
1.3 蛋白質組學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013
1.3.1 農業蛋白質組學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013
1.3.2 醫藥蛋白質組學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019
第2章 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 022
2.1 蛋白質組學的研究技術 022
2.1.1 蛋白質組提取與樣品制備 023
2.1.2 二維凝膠電泳與分析技術 028
2.1.3 圖像分析與細胞蛋白質譜的建立 033
2.1.4 生物質譜技術與蛋白質鑒定 036
2.1.5 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 039
2.2 生物信息學在蛋白質組學上的應用 044
2.2.1 蛋白質生物信息學產生、發展及研究內容 044
2.2.2 蛋白質組研究中常用的網站及數據庫 046
2.2.3 蛋白質組信息學技術的應用 054
第3章 植物種子蛋白質組學研究 056
3.1 種子蛋白質分類 057
3.2 種子發育過程蛋白質組學研究 057
3.2.1 組織分化階段的關鍵蛋白質 058
3.2.2 與胚和胚乳發育相關的蛋白質 058
3.2.3 成熟干燥階段的關鍵蛋白質 060
3.3 種子休眠相關蛋白質組學研究 060
3.4 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分析及其調控研究 062
3.4.1 吸脹作用相關蛋白質 062
3.4.2 種子DNA和蛋白質的修復及貯存mRNA的作用 064
3.4.3 種子萌發過程中的蛋白質組分析 066
3.4.4 翻譯后修飾對種子萌發的控制 068
3.4.5 植物激素對種子萌發的調節 070
3.5 植物種子的活力與保存 076
3.6 植物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研究展望 077
第4章 玉米種子萌發過程蛋白質組學研究 079
4.1 蛋白質組學在玉米研究中的應用 079
4.1.1 玉米組織、器官蛋白質組學研究 079
4.1.2 玉米細胞器蛋白質組學研究 084
4.1.3 蛋白質標記玉米遺傳作圖 085
4.1.4 玉米抗病相關蛋白質組學研究 086
4.1.5 玉米抗逆境脅迫相關蛋白質組學研究 088
4.1.6 玉米蛋白質組學研究展望 089
4.2 玉米種子萌發胚和胚乳蛋白質組學分析 090
4.2.1 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091
4.2.2 種子萌發胚、胚乳蛋白質變化2-DE分析 095
4.2.3 譜圖變化點的蛋白質鑒定 099
4.2.4 玉米種子不同組織中蛋白質變化分析 100
4.2.5 種子萌發過程中貯藏物質的動員 101
4.2.6 參與逆境保護和調節相關蛋白 105
4.2.7 參與蛋白質合成、折疊和穩定的相關蛋白 108
4.2.8 光合固碳作用相關蛋白 109
4.2.9 氨基酸、核酸代謝及其他相關蛋白 111
4.2.10 種子萌發過程中不同組織的蛋白質組比較 112
4.2.11 種子萌發不同階段的蛋白質組比較 113
4.2.12 種子萌發過程中保護相關蛋白質變化分析 113
4.2.13 種子萌發后幼苗生長籌備蛋白質分析 114
第5章 NaCl脅迫下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學研究 115
5.1 鹽脅迫對植物的影響 115
5.2 植物耐鹽性基因 117
5.2.1 與滲透調節物質生物合成有關的基因 117
5.2.2 與自由基和有毒物質清除有關的基因 118
5.2.3 與細胞內離子的轉運、平衡及區域化有關的基因 118
5.2.4 與細胞內水分轉運和平衡有關的基因 118
5.2.5 與耐鹽性相關的分子伴侶有關的基因 118
5.2.6 與鹽逆境信號轉導相關的調控因子或序列 119
5.3 植物耐鹽性蛋白質 119
5.3.1 植物鹽脅迫傷害機制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120
5.3.2 植物耐鹽相關蛋白 123
5.4 NaCl脅迫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 130
5.4.1 NaCl脅迫對玉米種子萌發能力的影響 131
5.4.2 NaCl脅迫對玉米種子萌發生長指標的影響 133
5.5 NaCl脅迫下玉米種子萌發蛋白質組分析 134
5.5.1 分析方法 134
5.5.2 蛋白質變化的2-DE分析 135
5.5.3 NaCl脅迫對所鑒定蛋白質表達水平的影響 143
5.5.4 NaCl脅迫對種子萌發貯藏產物動員的影響 146
5.5.5 鹽脅迫下植物防御相關蛋白及其路徑分析 148
5.5.6 鹽脅迫下參與蛋白質合成、折疊和穩定的蛋白質分析 151
5.5.7 鹽脅迫下光合固碳作用相關的蛋白質分析 152
第6章 玉米種子萌發磷酸化蛋白質組學研究 162
6.1 蛋白質磷酸化 162
6.2 磷酸化蛋白質組學 163
6.3 磷酸化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 163
6.3.1 磷酸化蛋白質的研究策略 163
6.3.2 磷酸化蛋白質檢測 164
6.3.3 蛋白質磷酸化位點的分析 165
6.3.4 蛋白質磷酸化的定量分析 168
6.4 植物磷酸化蛋白質組學研究 169
6.4.1 模式植物磷酸化蛋白質鑒定 169
6.4.2 非模式植物磷酸化蛋白質鑒定 171
6.5 玉米種子萌發胚中磷酸化蛋白質鑒定 172
6.5.1 試驗材料及試劑 172
6.5.2 試驗方法 173
6.5.3 鳥槍法MS鑒定 174
6.5.4 種子萌發期基因表達水平分析 175
6.5.5 磷酸化蛋白質鑒定 179
6.5.6 鑒定蛋白質功能分析 179
6.5.7 參與DNA修復與整合的相關蛋白 182
6.5.8 轉錄相關蛋白 183
6.5.9 RNA剪接相關蛋白 183
6.5.10 蛋白質翻譯相關蛋白 183
6.5.11 蛋白質分子伴侶 184
6.5.12 在種子萌發中鈣調級聯作用 184
6.5.13 細胞分裂相關激酶 186
6.5.14 代謝途徑相關蛋白 186
參考文獻 18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