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國學經典藏書:資治通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285888
- 條形碼:9787569285888 ; 978-7-5692-8588-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經典藏書:資治通鑒 本書特色
《資治通鑒/國學經典藏書》內容上不回避重大的歷史事件,更多關注歷代王朝與少數民族政權及周邊鄰國之間的關系,當然,也有對歷史細節的關注。每篇均擬標題,以四字為主,圍繞標題所確定的中心思想有選擇性的選取篇章段落。
國學經典藏書:資治通鑒 內容簡介
《資治通鑒》是一部文學價值與史學價值并重的巨著。《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告成。它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寫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它與《史記》并稱為中國史學上的兩顆“明珠”。
國學經典藏書:資治通鑒 目錄
三家分晉
商鞅變法
田單相齊
秦紀
荊軻刺秦
始皇一統
漢紀
鴻門宴
蘇武牧羊
赤壁之戰
晉紀
祖逖北伐
宋紀
元嘉之治
齊紀
魏遷洛陽
梁紀
侯景之亂
陳紀
突厥朝隋
隋紀
隋討高麗
唐紀
牛李黨爭
后梁紀
郢王篡弒
后唐紀
優伶亂政
后晉紀
石晉篡唐
后漢紀
思綰食人
后周紀
世宗善政
國學經典藏書:資治通鑒 節選
周紀 三家分晉 [題解] 此篇選自《周紀》一!锻ㄨb》全書以此開篇,既顯示了“三家分晉”這一歷史事件的重要影響,同時也彰顯了司馬光卓越的史識、史才。春秋末期,一向稱為中原霸主的晉國,國君權力逐漸衰落,實權由韓、趙、魏、智、范、中行六家卿大夫把持,另外還包括鄰、欒等大家族。這些實際上已經成為一方諸侯的世家大族各有各的地盤和武裝,相互攻伐,戰亂不斷。后來范、中行等一些勢力較小的卿大夫被打散兼并,只剩下智家、趙家、韓家、魏家,這四家中以智家的勢力*大。 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聯合滅了智家,晉被趙、韓、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晉的局面,晉君成為附庸。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封三家為諸侯。《通鑒》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遷于端氏(今晉城市沁水縣),并將晉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志。 初,智宣子將以瑤為后①,智果日②:“不如宵也③。瑤之賢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④,射御足力則賢,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慧則賢,強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若果立瑤也,智宗必滅!备ヂ。智果別族于太史⑤,為輔氏。[注釋] ①智宣子:名申,智文子之子,謚號日“宣”,史稱智宣子。因智氏出自茍氏,故又多稱茍申,智氏六世祖。瑤:智瑤,又稱智襄子、智伯、智伯瑤,《左傳》又稱茍瑤,智氏家族領主。公元前475年,智瑤成為晉國執政,因趙氏拒絕獻出封地,于是聯合魏氏、韓氏于公元前455年發動共同對趙氏的晉陽之戰。戰后,趙襄子派人向魏、韓陳說利害,魏氏、韓氏因而與趙氏聯合反攻智氏,智瑤被趙襄子擒殺,智氏一族就此衰落。 ②智果:智文子之子,春秋晉國大夫,智氏家族軍師,為人多智,頗有政治遠見。智果另立宗廟,別為輔氏,智氏兵敗晉陽后,得以免遭殃及。秦滅六國后,輔姓不忘先祖,恢復智氏,智氏血脈得以延續。 ③宵:智宵。智宣子的庶子,智瑤之兄。 ④鬢:《通鑒》俗傳寫者多作“須”,胡三省注從《國語》作“鬢”。 ⑤別族:脫離宗族,另立族姓。[譯文] 當初,智宣子想立智瑤為繼承人,族人智果說:“智瑤比不上智宵。智瑤有超越他人的五項長處,不如別人的地方只有一項。發鬢美麗、身材高大是長處,精通射箭、駕車有力是長處,技能出眾、才藝超群是長處,文辭優美、巧言善辯是長處,堅強剛毅、果斷勇敢是長處,雖然有如此長處,卻很不仁厚。如果他以五項長處來制服別人而做不仁不義的惡事,誰又能擁戴他呢?要是真的立智瑤為繼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滅亡。”智宣子不聽智果的勸告。于是智果便向太史請求脫離智族姓氏,另立為輔氏。 趙簡子之子④,長日伯魯,幼日無恤②。將置后,不知所立,乃書訓戒之辭于二簡,以授二子,日:“謹識之!”三年而問之,伯魯不能舉其辭;求其簡,已失之矣。問無恤,誦其辭甚習;求其簡,出諸袖中而奏之。于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以為后。 簡子使尹鐸為晉陽⑧,請日:“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障乎?”簡子日:“保障哉!”尹鐸損其戶數。簡子謂無恤日:“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 [注釋] ①趙簡子:原名趙鞅,又名志父,亦稱趙孟。晉國六卿之一,趙氏一族的領袖。 ②無恤:亦作“毋恤”,即趙襄子。晉國大夫,趙氏家族首領,戰國時期趙國的實際創始人,謚號為“襄子”,故史稱“趙襄子”。 ③尹鐸:趙簡子的家臣,受命為晉陽大夫,增高往日被范氏、智氏圍攻時所筑壁壘,用以自備,令趙人居安思危;又減免賦稅,使民眾休養生息,以此深為趙簡子所重。趙簡子預言趙可賴晉陽得安。后智氏攻趙氏,襄子守晉陽三年,終敗智氏。P1-3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