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數字政府:從數字到智慧的升級路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01925
- 條形碼:9787522501925 ; 978-7-5225-019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政府:從數字到智慧的升級路徑 內容簡介
數字政府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存和生活,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命質量和幸福指數。綜觀世界,從提出數字地球的概念,到我國提出數字中國、數字政府概念,大約經歷了20年。綜觀國內,從電子政務到電子政府,再到數字政府,概念更迭,大約走過了30年歷程。 這是一部關于建設數字化政府工作研究的學術專著,論述了數字政府的“核心窗口”——政府網站,提出了政府網站“三位一體”的構想,探討了政務新媒體的建設與發展,探討了未來的智慧政府。
數字政府:從數字到智慧的升級路徑 目錄
序言
前言
內容摘要
**章 數字政府的“前世今身”
1.1 國際背景:從數字地球到數字政府
1.1.1 數字地球
1.1.2 數字中國
1.1.3 數字政府
1.2 國內背景:從電子政務到數字政府
1.2.1 電子政務
1.2.2 電子政府
1.2.3 數字政府
1.3 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
1.4 數字政府建設的國際國內典型
1.4.1 美國數字政府建設
1.4.2 英國數字政府建設
1.4.3 數字政府建設的“世界前十”
1.4.4 數字政府建設的“中國前五”
第二章 數字政府的“全景影像”
2.1 中國的數字政府雛形
2.1.1 G2G(Government to Govemment)
2.1.2 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
2.1.3 G2C(Government to Citizen)
2.1.4 G2E(Government to Employee)
2.2 數字政府的基本特征
2.3 數字政府的“一體四面”
2.4 數字政府的“靈魂”
2.5 數字政府的“器官”
2.5.1 辦公自動化
2.5.2 政府網站
2.5.3 遠程會議
2.5.4 電子民主
第三章 數字政府的“建設藍圖”
3.1 數字政府建設的“七大思維”
3.2 數字政府建設的理念變革
3.3 數字政府的建設原則
3.4 數字政府的建設體系
3.5 新技術引領數字政府建設新趨勢
3.6 數字政府建設的效能
3.7 數字政府建設的“清障工程”
3.8 數字政府建設的“三通一平”
第四章 數字政府的“定海神針
4.1 數字人才的現狀
4.2 數字人才的積累
4.3 數字人才的特征與素養
4.4 數字人才的痛點
4.5 數字人才的類型
4.6 數字人才的分布
4.7 數字人才的存在狀態
4.8 我國數字人才培養情況
4.9 數字人才培養的對策
第五章 數字政府的“中樞神經”
5.1 可信任的技術——區塊鏈
5.1.1 區塊鏈的概念
5.1.2 區塊鏈的核心技術
5.1.3 區塊鏈的類型
5.1.4 區塊鏈的特征
5.2 智能化的技術——機器學習
5.2.1 機器學習的概念
5.2.2 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
5.23 機器學習方法分類
5.3 可感知的技術——智能空間
5.3.1 智能空間的概念
5.3.2 智能空間的特征
5.4 便捷化的技術——事件流處理
5.4.1 事件流的概念
5.4.2 事件流模型的特征
5.4.3 事件流處理
5.4.4 事件流處理的優點
5.5 人性化的技術——會話式界面
5.6 新技術撬動數字政府新時代
5.6.1 云計算的支點效應
5.6.2 數字政府+5G為城市賦能
5.6.3 大數據成為智慧政府“催化劑”
5.6.4 物聯網提高決策準確性
5.6.5 人工智能強化監管和執法
第六章 數字政府的“五臟六腑”
6.1 廣東省數字政府架構
6.1.1 “管運分離”的管理架構
6.1.2 “整體協同”的業務架構
6.1.3 “集約共享”的技術架構
6.2 廣東數字政府九大創新政務應用
6.2.1 扁平高效的協同辦公應用
6.2.2 科學智能的經濟調節應用
6.2.3 統一協作的市場監管應用
6.2.4 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應用
6.2.5 普惠便利的公共服務應用
6.2.6 多方共治的環境保護應用
6.2.7 便捷優質的政務服務應用
6.2.8 數據驅動的決策保障應用
6.2.9 高效順暢的跨域協作應用
6.3 廣東數字政府八大應用支撐平臺
6.3.1 統一身份認證中心
6.3.2 可信電子證照系統
6.3.3 非稅支付平臺
6.3.4 社會信用公共平臺
6.3.5 移動政務應用平臺
6.3.6 數據共享平臺
6.3.7 地理信息公共平臺
6.3.8 智能客服平臺
6.4 浙江數字政府123466建設思路
6.5 貴州“政務云”+“淘寶式”政務
第七章 數字政府的“核心窗口”
7.1 政府網站的發展歷程
7.2 我國政府網站的運維矛盾
7.3 政府網站的“心臟解剖”
7.4 政府網站的重復建設
7.5 政府網站的“國際范本”
7.6 政府網站的管理機制
7.7 政府網站的體制構想
7.8 政府網站服務性的“三大重點”
7.8.1 政務服務
7.8.2 信息公開
7.8.3 政民互動
第八章 數字政府的“延伸觸角”
8.1 政務新媒體的概念
8.2 政務新媒體的現狀
8.3 政務新媒體的困惑
8.4 政務新媒體的方向
8.5 政務新媒體的誤區
8.6 政務新媒體的發展指南
8.7 政務新媒體的核心價值
8.8 政務新媒體的三個緯度
第九章 數字政府必將“羽化成蝶”
9.1 “數字”與“智慧”
9.1.1 “數字”與“智慧”是兩個不同的階段
9.1.2 信息、數字、智能三者的關系
9.2 智慧政府的主要成因
9.3 智慧政府的暫定概念
9.4 智慧政府的主要表現
9.5 智慧政府的顯著特征
9.6 智慧政府的成長路徑
9.7 透過智慧城市洞察智慧政府
第十章 數字政府的“立身之地
10.1 沒有大數據中心就沒有數字化
前言
內容摘要
**章 數字政府的“前世今身”
1.1 國際背景:從數字地球到數字政府
1.1.1 數字地球
1.1.2 數字中國
1.1.3 數字政府
1.2 國內背景:從電子政務到數字政府
1.2.1 電子政務
1.2.2 電子政府
1.2.3 數字政府
1.3 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
1.4 數字政府建設的國際國內典型
1.4.1 美國數字政府建設
1.4.2 英國數字政府建設
1.4.3 數字政府建設的“世界前十”
1.4.4 數字政府建設的“中國前五”
第二章 數字政府的“全景影像”
2.1 中國的數字政府雛形
2.1.1 G2G(Government to Govemment)
2.1.2 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
2.1.3 G2C(Government to Citizen)
2.1.4 G2E(Government to Employee)
2.2 數字政府的基本特征
2.3 數字政府的“一體四面”
2.4 數字政府的“靈魂”
2.5 數字政府的“器官”
2.5.1 辦公自動化
2.5.2 政府網站
2.5.3 遠程會議
2.5.4 電子民主
第三章 數字政府的“建設藍圖”
3.1 數字政府建設的“七大思維”
3.2 數字政府建設的理念變革
3.3 數字政府的建設原則
3.4 數字政府的建設體系
3.5 新技術引領數字政府建設新趨勢
3.6 數字政府建設的效能
3.7 數字政府建設的“清障工程”
3.8 數字政府建設的“三通一平”
第四章 數字政府的“定海神針
4.1 數字人才的現狀
4.2 數字人才的積累
4.3 數字人才的特征與素養
4.4 數字人才的痛點
4.5 數字人才的類型
4.6 數字人才的分布
4.7 數字人才的存在狀態
4.8 我國數字人才培養情況
4.9 數字人才培養的對策
第五章 數字政府的“中樞神經”
5.1 可信任的技術——區塊鏈
5.1.1 區塊鏈的概念
5.1.2 區塊鏈的核心技術
5.1.3 區塊鏈的類型
5.1.4 區塊鏈的特征
5.2 智能化的技術——機器學習
5.2.1 機器學習的概念
5.2.2 機器學習技術的發展
5.23 機器學習方法分類
5.3 可感知的技術——智能空間
5.3.1 智能空間的概念
5.3.2 智能空間的特征
5.4 便捷化的技術——事件流處理
5.4.1 事件流的概念
5.4.2 事件流模型的特征
5.4.3 事件流處理
5.4.4 事件流處理的優點
5.5 人性化的技術——會話式界面
5.6 新技術撬動數字政府新時代
5.6.1 云計算的支點效應
5.6.2 數字政府+5G為城市賦能
5.6.3 大數據成為智慧政府“催化劑”
5.6.4 物聯網提高決策準確性
5.6.5 人工智能強化監管和執法
第六章 數字政府的“五臟六腑”
6.1 廣東省數字政府架構
6.1.1 “管運分離”的管理架構
6.1.2 “整體協同”的業務架構
6.1.3 “集約共享”的技術架構
6.2 廣東數字政府九大創新政務應用
6.2.1 扁平高效的協同辦公應用
6.2.2 科學智能的經濟調節應用
6.2.3 統一協作的市場監管應用
6.2.4 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應用
6.2.5 普惠便利的公共服務應用
6.2.6 多方共治的環境保護應用
6.2.7 便捷優質的政務服務應用
6.2.8 數據驅動的決策保障應用
6.2.9 高效順暢的跨域協作應用
6.3 廣東數字政府八大應用支撐平臺
6.3.1 統一身份認證中心
6.3.2 可信電子證照系統
6.3.3 非稅支付平臺
6.3.4 社會信用公共平臺
6.3.5 移動政務應用平臺
6.3.6 數據共享平臺
6.3.7 地理信息公共平臺
6.3.8 智能客服平臺
6.4 浙江數字政府123466建設思路
6.5 貴州“政務云”+“淘寶式”政務
第七章 數字政府的“核心窗口”
7.1 政府網站的發展歷程
7.2 我國政府網站的運維矛盾
7.3 政府網站的“心臟解剖”
7.4 政府網站的重復建設
7.5 政府網站的“國際范本”
7.6 政府網站的管理機制
7.7 政府網站的體制構想
7.8 政府網站服務性的“三大重點”
7.8.1 政務服務
7.8.2 信息公開
7.8.3 政民互動
第八章 數字政府的“延伸觸角”
8.1 政務新媒體的概念
8.2 政務新媒體的現狀
8.3 政務新媒體的困惑
8.4 政務新媒體的方向
8.5 政務新媒體的誤區
8.6 政務新媒體的發展指南
8.7 政務新媒體的核心價值
8.8 政務新媒體的三個緯度
第九章 數字政府必將“羽化成蝶”
9.1 “數字”與“智慧”
9.1.1 “數字”與“智慧”是兩個不同的階段
9.1.2 信息、數字、智能三者的關系
9.2 智慧政府的主要成因
9.3 智慧政府的暫定概念
9.4 智慧政府的主要表現
9.5 智慧政府的顯著特征
9.6 智慧政府的成長路徑
9.7 透過智慧城市洞察智慧政府
第十章 數字政府的“立身之地
10.1 沒有大數據中心就沒有數字化
展開全部
數字政府:從數字到智慧的升級路徑 作者簡介
嚴謹,原名閆遠霖,中國網聯副秘書長,工商管理博士(NET方向),物聯網應用工程師、大數據分析師,人工智能應用工程師。在全國各級各類媒體發表作品萬余篇,并有67篇在國家、省、市級權威評比中獲獎。著有《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智慧社會》《趣論物聯網應用》《趣論大數據分析》《趣論人工智能應用》等網絡科技專著。研發“智慧黨務系統”獲得國家專利保護。曾榮獲“全國電子政務十大杰出人才”稱號。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