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同理傾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0699
- 條形碼:9787522200699 ; 978-7-5222-0069-9
- 裝幀:10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同理傾聽 本書特色
動機性訪談創立者世界上被引用次數*多的科學家 威廉·米勒簡明講解精準同理心傾聽法則世界上被引用次數*多的科學家動機性訪談創立者威廉·米勒簡明講解精準同理心傾聽法則通過同理傾聽創建真正的連接避免誤解構建良好關系 ·用開放式問題代替封閉式問題,培養傾聽習慣·用陳述句代替問句的反饋式傾聽陳述法·12種傾聽路障,幫你掃清傾聽障礙·用“延展段落”的反饋方式,讓講述者更充分表達自己·大量在生活情境中實踐的事例及具體技巧練習 “幾十年前,卡爾·羅杰斯(Carl Rogers)為我們帶來同理心傾聽這種寶貴特質,開啟了親密、信任、和平與療愈的寶藏,威廉·米勒以自己獨特的聲音鮮活生動地傳達這種特質,進一步擴展了這一關鍵的人際關系元素在當今世界中的意義。隨著它迅速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和規模更大的人類文化沖突中,我希望我們能夠選擇實踐《同理傾聽》教給我們的微妙而強大的連接原理。”——蓋伊·利亞·巴菲爾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拉荷亞人類研究中心、卡爾·羅杰斯和平研究所聯合創始人及前所長 “《同理傾聽》遠遠不止是一本關于傾聽的書。這本簡明易懂的著作為我們上了一堂簡要的人際關系課程。作者通過大量有效的講解、實例和練習,論證了人際交往中什么是同理心、為什么要有同理心,以及怎樣應用同理心。如果希望或需要在工作環境或個人生活中提升傾聽和人際關系技巧,這本書會令人受益匪淺。”——霍華德·基爾森鮑姆羅切斯特大學咨詢與人類發展專業前主任“如果說什么時候應該去讀《同理傾聽》,現在就開始吧。我們從書頁中學到怎樣用我們的耳朵化解分歧、敞開心扉、架設橋梁。無需冗言。”——斯科特·D.米勒臨床優化國際中心主任 “《同理傾聽》就像黑暗夜空中一輪超級月亮:明亮、迷人、光輝燦爛。米勒作為革命性動機訪談的創立者之一,在指導傾聽的典范技巧和促進人類建立連接時,融入了藝術和科學!薄s翰·C.諾克羅斯斯克蘭頓大學心理學教授 “對于致力于關懷體貼的人際關系的個人或群體來說,《同理傾聽》是一本很棒的實操手冊。書中包含大量提升傾聽技巧的深入見解和實踐練習,我把這本書強烈推薦給專業人士和一般大眾!薄虏祭ざ骺固赝诵菽翈
同理傾聽 內容簡介
用開放式問題代替封閉式問題,培養傾聽習慣! ∮藐愂鼍浯鎲柧涞姆答伿絻A聽陳述法! 12種傾昕路障,幫你掃清傾聽障礙用“延展段落”的反饋方式,讓講述者更充分表達自己! 〈罅吭谏钋榫持袑嵺`的事例及具體技巧練習。 米勒博士是動機性訪談的創立者,《同理傾聽》是他關于同理傾聽技巧的著作! 锻韮A聽》認為,做一個好的傾聽者,掌握重要的傾聽技巧,不僅有助于化解分歧、消除誤解、促進積極的改變、創建和諧親密的入際關系,還有助于從別人的言談中獲得關鍵和有效的信息。 作者通過清晰的講解、實例和練習,論證了同理心尤其精準同理心是提升傾聽品質、改善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并詳細講述了應用技巧。有了60年的科研基礎,這些溝通技巧并不局限于專業人士使用,而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應用的。隨著不斷有針對性地實踐和練習,同理傾聽技能可以得到培養,會越來越熟練和自然,傾聽的能力也會得到提升,能夠通過傾聽更好地理解別人、了解自己! ∶桌盏奈恼潞喢饔辛,將使任何致力于提高傾聽的水平讀者受益。
同理傾聽 目錄
第1章 相處
第2章 精準同理心
第3章 精準同理心怎樣發揮作用
第4章 同理理解的態度
第5章 傾聽的路障
第6章 沒有聲音的畫面
第7章 不停提問
第8章 形成反饋
第9章 進一步深入
第10章 肯定
第11章 表達自我
第12章 在人際關系中善于傾聽
第13章 親密關系中的同理理解
第14章 傾聽價值觀
第15章 在沖突中好好傾聽
第16章 同理理解的前景
同理傾聽 節選
《同理傾聽》: 反饋式傾聽需要具備前文討論過的技巧,即避免路障(第5章)和保持專注(第6章),這本身就已經頗具挑戰性。卡爾·羅杰斯指出:“顯然,對大多數人來說,認真關注另一個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他們往往會思考等講話者停下來時自己要說什么。他們也會把注意力集中在講話者提出的某個具體的觀點上,卻忽略關注其余部分,因為他們一直在思考反駁那個具體觀點的論據。” 那么,到底什么是反饋式傾聽呢?就像在第7章中提出的問題“你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們通過反饋來猜測講話者是什么意思。然而,一個好的反饋并不是提一個問題,而是表達一個陳述。這需要在語言上進行至少兩次改變。首先,要刪掉任何讓它成為疑問句的前置詞語:“你是否……”“你有沒有……”“它是不是……”,諸如此類。從一個問題“你的意思是不是說你很有天賦?”中刪掉“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只留下“你很有天賦?”,這仍然是一個問句。另一項改變是去掉結尾的問號。在英語和大多數其他歐洲語言中,這兩者的區別在于句尾用降調而非升調。試試看。注意口語中以下兩種說法的區別: 你很有天賦?和你很有天賦。 你不開心?和你不開心! ∵@在于你如何使用你的語調! ∫虼耍瑸榱税褑栴}變成反饋,可以去掉表示疑問的詞語,并在結尾處把聲音轉為降調,使這句話成為一個陳述句而非一個疑問句。如果你構思反饋式陳述時遇到困難,可以先構思這個問題(你的意思是不是說你……),然后再做出這兩項改變。用“你”開頭,*后使用降調。優秀的反饋式傾聽比這更加復雜,但這樣可以讓你踏出**步。 起初,做一個陳述而非提出一個問題,這往往會讓人感覺很奇怪。畢竟你知道自己所說的內容只是猜測,所以,難道不應該是提問而非陳述嗎?這樣會不會曲解別人的話?如果猜錯了怎么辦?你內心會有一種強烈的欲望,想要在結尾轉為升調,使之成為一個問題。相信我,在反饋時使用陳述的形式效果更好,即使一開始你會覺得這樣很奇怪。 其中一個原因是,從語言學上來講,提出問題相當于要求對方給出答案。這會帶來一種微妙的壓力,仿佛一種微型審問。而陳述句一般不會產生這種效果。例如,假設有人告訴你,她和媽媽之間的談話令她感到沮喪。請你作為傾聽者大聲說出下面兩句話: 你生你媽媽的氣? 你生你媽媽的氣! ∫磺卸既Q于語調的變化,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方式讀出這幾句話。但你能否感覺到,根據你是提出問題還是進行陳述,講話者可能出現的反應會存在微妙的區別。問題中隱含的意味往往會使講話者想收回之前的話,或者至少再考慮一下是否應該這樣說! ‖F在想象一下,你在和一個采取了某種不良行為的少年說話。請你作為傾聽者大聲說出這兩句話: 你不覺得你所做的事情有什么錯? 你不覺得你所做的事情有什么錯。 你能感受到其中的區別嗎?問句似乎暗示這個人應該認識到錯誤,即使這并非你的本意。而陳述句則沒有這種言外之意,從而會使對方在做出回應時更誠實,沒有那么強的防御心理。陳述句一般聽起來更容易讓人接受,而問句即使說的是相同的話,也讓人覺得是一種評判! ‘斈阕龀龇答伿絻A聽陳述時會發生什么?一般來說,講話者會接著講下去,在同一條道路上繼續前進,不用躲避路障。反饋式傾聽允許人們不受干擾地表達和探索自己的體驗。從這個角度來說,同理理解的藝術是一種奉獻——至少你要暫時擱置你自己的“東西”,也就是指第5章中討論的意見、評判和建議等這些路障。你的注意力會完全集中于傾聽和理解這位講話者的內在體驗。正如我之前所說的,有幸作為傾聽者拜訪另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也會為你自己帶來好處。當你去別人家里拜訪時,沒必要重新布置家具,只要坐下來傾聽就好! 〉绻悴洛e了,會發生什么?對反饋這種技巧來說,猜錯了也不會受到懲罰。人們會告訴你他們實際上是什么意思。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更擅長猜測,因為你每次給出反饋,都會立即得到對方的回應!
同理傾聽 作者簡介
威廉·米勒(William R.Miller),美國俄勒岡大學尤金分校臨床心理學博士,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和精神病學名譽教授,南丹麥大學醫學名譽博士! ∷莿訖C性訪談的創立者,多本暢銷書作者,同時創建了治療領域的激勵對話。他對改變動機的心理學頗感興趣,尤其關注成癮行為治療的發展、測試和傳播,且在教授同理理解方面有超過40年的經驗。曾獲得眾多美國科學界杰出成就獎,如首屆癮癥杰出科學貢獻獎,2006年美國心理學應用杰出科學貢獻獎,2011年美國醫療保健傳播學會喬治-恩格爾獎,2016年美國布林克利·史密瑟斯杰出科學家獎等等。他為科學領域貢獻了諸多杰出的文獻。2014年,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將他列為世界上被引用次數非常多的科學家之一! ∷某霭嬷霰姸,包括《動機性訪談》、《如何控制你的飲酒》、《像這樣生活:積極的信念如何改變你的生活》等等。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