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網絡傳播研究:互聯網的歷史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29447
- 條形碼:9787565729447 ; 978-7-5657-2944-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網絡傳播研究:互聯網的歷史分析 內容簡介
《中國網絡傳播研究:互聯網的歷史分析》包括“本刊特稿”“專題論文:中國互聯網歷史”和“研究論文”三個部分,共11篇文章。“特稿”部分1篇,為胡泳教授撰寫的《土味視頻和新生代農民工的身份認同》。專題論文聚集媒介史的近期新成員——中國互聯網歷史,包括引言、中國早期互聯網接入的政治和經濟考察、《人民日報》關于互聯網的話語研究;在微觀層面,涉及網絡意見、博客文化、網絡文學、網紅文化等幾個議題。本專題探討了近30年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技術路徑和網絡文化,研究較為前沿。研究論文包括3篇,分別探討社交機器人、公共事件微博
中國網絡傳播研究:互聯網的歷史分析 目錄
漫長的撥號與呼叫
——中國互聯網早期接入的技術、經濟、社會和政治因素考察
人員構成的轉換與意見的可見性:中國網絡意見中介者的歷史演變
技術想象的重塑:博客在中國的早期實踐及其媒介文化變遷
中國網絡文學商業模式的變遷
——以“五五斷更節”為中心的考察
研究論文
編織記憶: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互聯網視頻中的災難敘事
早期參與者的力量:對公共事件微博輿情演化周期的研究
用戶對社交機器人的認知及交互動機研究
——以豆瓣拉踩小組機器人為例
“后真相”的旅行:一種比較分析的視野
中國網絡傳播研究:互聯網的歷史分析 作者簡介
夏倩芳(1966—),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珞珈特聘教授。2009年獲選教育部“新世紀很好人才”,曾赴美國北卡大學(UNC-Chape1Hill)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1998—1999)、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信息與媒介研究中心(2020)、香港浸會大學林思齊東西方學術研究中心(2008)訪問研究。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傳播與信息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新聞史學會外國新聞傳播史研究會副會長。曾任《新聞與傳播評論》(CSSCI集刊)執行主編、武漢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湖北省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現任《中國網絡傳播硏究(CSSCI集刊)主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