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貿易、金融和貨幣國際化--理論框架和實證證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13494
- 條形碼:9787521813494 ; 978-7-5218-134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貿易、金融和貨幣國際化--理論框架和實證證據 內容簡介
2008年靠前金融危機以來,靠前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引起了學術界和政策界的廣泛關注。此次金融危機的一個深層原因便是以美元為的單一靠前貨幣體系,美元霸權不僅導致美國自身產業空心化、金融市場畸形發展,同時也將起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迅速傳導至世界各國,增加了危機的深度與廣度。面對這一情況,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在金融危機之后逐步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建立多元化的靠前貨幣體系。在此背景下,本書從理論和實證的角度系統分析靠前貿易和靠前金融中的貨幣使用并兼論貨幣靠前化等問題,對貿易、金融和貨幣靠前化的理論框架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并構建了一個統一的理論分析框架,用來研究靠前貿易和金融中貨幣選擇,其中重點考慮金融因素對貨幣選擇影響。同時,本書還提供了貿易、金融和貨幣靠前化方面的實證證據,既包括國家宏觀層面的實證分析,也包括近期新的利用公司微觀層面大數據的實證研究。本書進一步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證證據,分析和梳理人民幣靠前化的推進及其對靠前貨幣體系的影響,得出未來進一步推進人民幣靠前化的啟示。
貿易、金融和貨幣國際化--理論框架和實證證據 目錄
1.1 背景
1.2 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1.3 本書結構
1.4 相關文獻綜述
1.4.1 實證方面的相關文獻
1.4.2 理論方面的相關文獻
第2章 貿易、金融和貨幣國際化的宏觀證據與理論分析
2.1 引言
2.2 基于SWIFT數據的宏觀證據
2.2.1 制度背景:貿易融資
2.2.2 數據
2.2.3 實證模型
2.3 對貿易、金融和貨幣國際化的理論分析
2.3.1 模型環境設定
2.3.2 討論
2.3.3 價值函數與*優決策
2.3.4 國際貿易中的貨幣均衡
第3章 貿易、金融和貨幣國際化的微觀證據與理論分析
3.1 引言
3.2 基于企業微觀層面的實證證據
3.2.1 數據和特征
3.2.2 初步評估貨幣選擇
3.2.3 實證研究及結果
3.2.4 經濟意義
3.3 金融約束下的出口企業結算貨幣選擇的理論分析
3.3.1 模型背景
3.3.2 期望利潤和內生貨幣選擇
3.4 結論
第4章 金融政策與貨幣國際化:歷史經驗
4.1 主要國家的金融政策和其本幣國際化
4.1.1 英國:金融改革打造自由開放的金融市場
4.1.2 美國:金融開放促成美元體系
4.1.3 日本:美國壓力下實現的快速金融自由化
4.1.4 德國:穩健的政策保證穩健的金融開放
4.1.5 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4.2 政策協調與貨幣國際化
4.2.1 全球政策協調概述
4.2.2 中美宏觀政策協調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
4.2.3 中美政策協調的重點:貨幣政策、匯率政策和貿易政策
4.2.4 積極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國際政策協調中的作用
第5章 人民幣國際化及相關啟示
5.1 人民幣國際化現狀
5.1.1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和相關政策
5.1.2 金融交易與資本賬戶開放
5.1.3 儲備貨幣和央行貨幣互換
5.2 人民幣國際化與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5.3 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啟示
參考文獻
貿易、金融和貨幣國際化--理論框架和實證證據 作者簡介
蘆東,現任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助理教授,2017年獲得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金融學碩士,武漢大學金融工程專業本科。曾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和金融市場。研究成果曾經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經濟研究》、《比較》、《經濟評論》、《上海金融》等刊物發表。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