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3002
- 條形碼:9787101153002 ; 978-7-101-1530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內容簡介
書稿以通州范氏家族為對象,堅持文學本位的多元化研究,探討“文學的家族”與“家族的文學”的演變軌跡、文化精神和社會地位,形成“個體—家族—社會”三位一體整體構想,將范氏家族文學與文化全面納入考察視野。研究成果主要表現在:,從選題看,關注了布衣文學世家。家族以布衣為主體,450余年間綿延13代,先后誕生了文學家30余人,成員著述平均接近10種。第二,從文獻看,披露了大量原始資料。家族成員的相當資料以稿本和鈔本傳世,中科院圖書館藏《十山樓詩年》、《狼五詩存》、《十山書刻序言》等,均屬搶先發售披露。第三,從結構看,宏觀微觀有機結合。既對范氏傳承的內部規律、成員特性與家族共性等加以分析和提煉,梳理家世譜系和家族文脈,同時揭示時代政治、經濟、文化對家族的影響。第四,從觀點看,提出了富有新意的見解。通過細致考辯,澄清了范鳳翼非“東林人物”的真實面目,考察了順治十年李漁蘇北之行的交游活動和對象,糾正了學界認識偏頗。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目錄
上編
**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學譜系
**節 家族譜系簡表
第二節 家族人物小傳
第三節 家族著述知見
第四節 家族文學脈絡
第五節 家族獨特之處
第二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生態
**節 世變時風
第二節 地域文化
第三節 社會交往
第四節 家族氛圍
第三章 通州范氏家族文化精神
**節 家族意識
第二節 文化積累
第三節 家風傳承
下編
第四章 銓曹特精衡鑒,林壑獨勵風裁
——晚明范鳳翼研究
**節 范鳳翼詩文集版本及作品流傳研究
第二節 范鳳翼刻書考論
第三節 范鳳翼非“東林人物”辨
第四節 范鳳翼的結社活動及其社集特征
第五節 范鳳翼詩歌創作研究
第五章 翩翩濁世佳公子,只屬揚州范十山
——清初范國祿研究
**節 范國祿著述版本及流傳考述
第二節 范國祿書刻序言考述
第三節 范國祿《狼五詩存》考述
第四節 范國祿詩學思想研究
第五節 范國祿詩歌研究
第六節 范國祿詞學研究
第七節 范國祿交游考述
第六章 能教天下翕然變,豈謂其文窮始工
——晚清范當世研究
**節 范當世著述版本考述
第二節 范當世詩學思想研究
第三節 范當世詩歌藝術研究
第四節 論杜甫對范當世詩歌創作的影響
第五節 范當世悼亡文學研究
第六節 范當世與姚倚云婚姻的文化解讀
第七節 范當世交游考述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節選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三)山茨社活動論 通州山茨社文人留下的諸多詩篇記錄了雅集現場,每值花朝月夕,活動豐富,體現出高雅的藝術品位和廣泛的生活趣味,舒展開一幅幅明清時期文人生活畫卷。 **,詩酒風流。美酒與文人墨客豪放磊落、負才不羈之性高度吻合,跌蕩文酒也是通州山茨社*為普遍的活動方式。范鳳翼有詩《酒間與范穆其山人談詩兼用為贈》日:“山茨諸子建旗鼓,家握靈蛇人繡虎。穆其闌入共探驪,弱毫陡健如張弩。詩成對酒更披衷,俠氣英英露眉宇。穆其落拓真吾徒,滿飲聽我歌烏烏。”①山茨諸人連輿接席,以狂歡的心態恣意享樂,酒酣耳熱之際才情迸發。文人雅集時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詩歌創作,尤其熱衷于帶有競技色彩的生成方式。以范鳳翼詩為例,或即席分韻,如《悠然樓立夏前一日分韻》《陳氏醒園分韻》等。或限韻,如《秋日游北山社集正公禪房限層僧藤燈四字》《十六夜同稚修潛夫諸子即席限韻是月以十七日望》。或次韻,如《陳壽昌先輩見枉山茨社辱惠七言近體次韻賦酬》《山茨社次韻》等。或聯句,如《夜過朝爽閣聯句》:“深夜過朝爽,疏簾月色佳。何緣來上客,況復挾名娃?錢王孫對竹舒清嘯,逢花旸好懷。輕風揮麈玉,高燭照鸞釵。湯慈明潦倒吾曹合,迂狂世路乖。微言多感激,名理雜詼諧。王夢覺禮佛何嫌佞,參禪懶茹齋。語深懸涕淚,情至黜形骸。范穆其幻跡看蒼狗,浮榮等附蝸。共憐人似鄴,肯惜醉如淮?范異羽玩世驅延飲,逃人獸可儕。隱期同皂帽,游欲借青鞋。湯慈明久坐云生榻,將歸露滿階。令嚴觴愈急,律細語多俳。范異羽但得生長醉,何妨死便埋?哪能仍跼踏,騎馬洛陽街。范穆其”②題、體、韻的限制下,共同完成對歸隱林泉、高蹈遺世的詩意表達。 第二,吟賞煙霞。文人雅集自古與清嘉山水結下了不解之緣,通州地區濱江臨海,長江奔騰,黃海浩蕩,尤其是五山,被喻為“江海之鎖鑰,淮揚之門戶”③。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秀美風光,成為詩社成員登高攬勝、激揚文字之地。面對如畫風物,興會所致,吟詠不絕如縷。劉名芳《五山全志》中錄有多篇,如陳純《同社中諸子集飲支云塔》:“孤塔依然秀,登臨四望通。金光分曉日,鈴響落天風。”顧國寶《秋夜同社中諸子狼山坐月兼訂重九之游》:“不禁清露墜,坐待夜潮平。月午杯無算,更殘日欲生。潛虬聽醉語,獨窄落秋聲。肯負山靈意,黃花好結盟。”盧純學 ……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學與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陳曉峰,女,1980年出生,江蘇南通人,文學博士。2020年8月進入蘇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現為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明清文學與文獻研究,榮獲江蘇省“社科優青”、江蘇高校青藍工程“骨干教師”等稱號。近年來,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明清文學視野中的通州范氏家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清初尺牘研究”、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張潮尺牘研究”等;在《蘇州大學學報》《東北師大學報》《古典文獻研究》《明清小說研究》《圖書館雜志》《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榮獲市廳級哲社獎3項。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