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新書--我們為什么要行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2535
- 條形碼:9787505752535 ; 978-7-5057-5253-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我們為什么要行走 本書特色
◆大腦實驗研究專家、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惠康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沙恩·奧馬拉的科普代表作。 ◆亞馬遜2020年度科學類圖書,《紐約時報》《衛報》《泰晤士報》《新科學家》推薦! ◆榮獲諾貝爾獎的突破性發現——大腦定位系統,顛覆你對行走的根本看法。 ◆橫跨脊索動物門,從陸地深入海底,以億年為尺度的行走演化史。 ◆用神經科學智慧,解答看似簡單的復雜問題:為什么你會迷路?為什么人行走時會憤怒?為什么你可以輕松穿過密集的人群?為什么盲人能和正常人一樣行走?為什么讓機器人行走那么難?為什么有時候走了很遠卻感覺很近?為什么城市需要步行空間?為什么哈密頓在行走中構建了四元數? 為什么盧梭、尼采、梭羅都認為行走時的思考才有價值?
新書--我們為什么要行走 內容簡介
宅、外賣、電動車、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們為什么還要行走?讓熱愛走路的神經科學家奧馬拉帶你尋找答案。 行走起源于數億年前的海洋,生物是為了運動才演化出大腦。大腦和神經系統賦予人類直立行走的能力,而認知地圖讓我們找到行走的方向。 行走不僅對我們的肌肉和體態有益,還能保護器官和修復損傷,延緩甚至逆轉大腦的衰老。在行走中,我們的感覺變得敏銳,思維充滿創造力,焦慮和抑郁得到緩解。 眾人一起行走會促進交流、凝聚社會,是整個人類群體生存的關鍵。一座適于行走的城市,有利于社會交往、經濟發展和居民健康。為行走設計和規劃城市,會讓未來的城市更美好。 奧馬拉認為,現代人的生活久坐少動,這嚴重損害了人的身心健康。我們需要重新開始行走,徒步、爬山、逛公園,走路上學、上班、購物。他提醒我們從座椅上站起來,去發現一個更快樂、更健康、更有創造力的自己。
新書--我們為什么要行走 目錄
序言 / 1
**章 為什么說行走對我們有益 / 1
第二章 走出非洲 / 21
第三章 如何行走:行走的機制 / 41
第四章 如何行走:去哪兒 / 59
第五章 城市行走 / 77
第六章 治療身體和大腦 / 97
第七章 創造性行走 / 115
第八章 社會行走 / 131
后記 / 143
致謝 / 145
注釋 / 149
新書--我們為什么要行走 作者簡介
沙恩·奧馬拉(Shane O'Mara),世界著名的神經科學家、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他擔任都柏林三一學院腦實驗研究教授、神經科學研究所主任兼首席研究員,是愛爾蘭首位惠康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獎金獲得者。他出版了多部廣受歡迎的作品,包括《為什么酷刑不起作用》(Why Torture Doesn't Work)和《經商的頭腦》(A Brain for Business-A Brain for Life)。 陳曉宇,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士,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現從事教育與翻譯工作。譯著有《景觀中的現代色彩》《設計景觀:藝術、自然與功用》《景觀設計學:調查·策略·設計》《室內綠植完全手冊》《雕刻大地:林瓔和她的藝術世界》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