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長河逐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4920
- 條形碼:9787542674920 ; 978-7-5426-749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長河逐日 本書特色
初次登載于2019《收獲》長篇專號(夏卷),作者增改后由上海三聯書店全新出版。《長河逐日》是作者父母輩如何追尋革命真理、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實歷程。恰逢建黨100周年,該書適合向全年齡、全階層進行推廣,以求進一步繼承和發揚紅色革命精神。作者作為紅二代和編劇,在界內擁有一定知名度和人脈關系,后期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關系進行作品的宣傳和發行。
長河逐日 內容簡介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兩個源頭,父系和母系。作者的母系家族存有一本20代傳人的家譜,來路清晰;而父系家族則相對顛沛流離。兩個童年時期相隔萬里的人,是如何在時代大背景的推動下相遇,又如何走到一起延續生命長河的?《長河逐日》正是一部講述作者家庭故事的真實歷史。(提要二,作者提供,可二選一)這是作者的生命前傳,也是一個中國紅色家庭的顯微縮影。作者父親是馬來亞華僑,青少年時即投身馬共,母親則是蘇北小鎮少女,參加新四軍成為軍醫,這原本是兩個隔著大海和國界的永不相交的平行人生……半個多世紀后,作者從衡山路上的寓所往樓下街道“凝望”1949年5月隨軍攻入上海的父親的身影,開始了遍及海內外的尋根之旅,在每一個歷史節點上停留、長思,尋找撥動兩條平行線得以相交的歷史之手,打撈上一代人的跌宕生涯和家國情懷。
長河逐日 目錄
**章 馬來亞 怡保
第二章 中國 江蘇 漣水
第三章 馬來亞 檳城
第四章 中國 蘇北
第五章 馬來亞 檳城 怡保
第六章 馬來亞 檳城
第七章 新加坡 香港 上海
第八章 中國 江蘇 鹽城
第九章 中國 江蘇 興華
第十章 中國 江蘇 東臺
第十一章 中國 蘇中 東臺
第十二章 中國 江蘇 寶應
第十三章 中國 江蘇 寶應
第十四章 中國 蘇南
第十五章 中國 江蘇 浙江
第十六章 中國 山東 江蘇
第十七章 中國 長江 南京 杭州 上海
第十八章 中國 徐州 揚州上海
第十九章 中國 上海 嘉定 南翔 朝鮮
第二十章 中國 上海 長海醫院
后記
附錄一
附錄二
長河逐日 節選
《長河逐日》: 看著采訪父親的筆錄,我發現,那些年并不如同他感受的那么舒適和安寧。十歲那年的遭遇,對那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就是滅頂的災難。 “我十歲時,母親得了大病,要死了,送去殯儀館的慈善機構,那個機構是華人辦的,當地無家可歸的人、病重的人全去那里。我一個人伺候母親,喂飯、買藥、熬藥。我母親又奇跡般地活了過來。之后,我們就住到伯父家里去了。” 一個十歲小孩,全憑一己之力,把病得躺在殯儀館的收容所里等死的母親搶救回來。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跡,也是一個《悲慘世界》主人公式的凄慘遭遇。那么,其他的人都哪里去了呢?他母親之前不是在四姨太家幫傭嗎?父親沒有說過他母親發病前的情形,合理的想象是,何清突發急病,病勢兇猛,東家眼見她救不過來了,就把她送去殯儀館收容所,讓她在那里度過*后時光。只有那個十歲小男孩不放棄,他不能沒有媽媽,他也不相信媽媽就這樣死去,他不離不棄,奮戰不休。 回首這段難以置信的往事,父親心平氣和,沒有一絲世態炎涼的感嘆和孤立無助的悲戚,隱約間,反而流露著做成一件大事的自得。 何清雖然起死回生,但是他們母子之后的日子貌似更加不堪。 何清痊愈后,母子倆沒再回到四姨太家,而是離開了他們一直居住的怡保,遷移去了幾百公里外的海濱城市檳城。父親沒有說過這一變遷的緣由,我也沒有問過。 奶奶何清在檳城還是給有錢人家幫傭,十歲的父親則對這個更大的港口城市充滿了快樂的好奇,他眼里的新環境是這樣的: “到了檳城,我母親當傭人。母親有一個朋友,是女的,在海邊旅游地看廁所,那里有自來水,可以沖洗。進門一毛錢,給手紙,地很干凈,都可以睡覺。” 父親帶著夸耀的口吻,明顯地對新環境很滿意。可以想象那時的場景:一個保姆的孩子,跟著母親去拜訪在當地居留的朋友,她們的社交場所,就是朋友工作的公用廁所,這個小孩沒有覺得媽媽跟朋友在廁所見面聊天有什么不妥,因為這個廁所是他從未見過的潔凈所在,遠遠超出了他經驗中廁所的層級,以至于他覺得都能躺在廁所地上,再進一步推想,在這個收費廁所里,因為他們是管理人的朋友,很可能他和母親上廁所都免費了。這讓他對新環境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認同和自豪。 父親的滿意,也不全是小地方的窮孩子到了大城市后的眼花繚亂,還因為他進了更好的學校。 “我就讀檳城的時中小學,地名叫愛情巷。我讀了五、六兩個年級,成績很好。在我讀過的學校,老師都非常器重我。” 成為他喜愛的新環境中的一員,這是一個孩子*高的快樂了。 2017年2月25日,我在馬來半島的驕陽下,找到了愛情巷,也找到了巷子里的時中小學。乳白色的兩層西式建筑校舍,緊挨著巷子的一邊,在陽光下明亮得耀眼。校門上“1929”四個阿拉伯數字,俯視著巷子里熙熙攘攘的游客。 愛情巷,是檳城的一個名片級別的旅游點,這所小學有八十八年歷史,至今還是正規學校,為這條巷子平添了歷史的積淀,也增加了旅游的價值。 ……
長河逐日 作者簡介
薛海翔,出生上海。15歲赴廣西壯鄉插隊務農,黑龍江炮兵部隊服役,上海科學院從事激光科研。1977年參加高考,進大學中文系。畢業后任機關干部,赴深圳特區創辦民營公司。1987年赴美留學。 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0年加人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1981年發表成名作《一個女大學生的日記》,獲首屆《鐘山》文學獎。著有《早安美利堅》《情感簽證》多部長篇小說,部分作品譯成英文法文和日文,發行國外。 1996年,開始創作電視連續劇劇本,拍攝播出的電視連續劇9部222集。電影文學劇本《親吻江河》獲“2008年夏衍杯創意電影劇本獎”。 長篇非虛構作品《長河逐日》為重歸文學寫作的新成果。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