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核醫學檢查技術(高職影像/配增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09363
- 條形碼:9787117309363 ; 978-7-117-3093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核醫學檢查技術(高職影像/配增值) 內容簡介
本書為高職國規影像系列教材之一,《核醫學檢查技術》一書編寫總體理念為貫徹重技術、重操作,弱化臨床應用,加強技術操作中各種實際問題的解決對策和操作規范內容,各章節中適當增加操作技術方面的注意事項、常見偽影及異常圖像的處理和鑒別;在保證醫學基礎知識必要篇幅的基礎上,適當弱化疾病診治、臨床應用等內容,體現醫技特色,強調技術操作及實際應用。針對核醫學的發展方向,針對本教材中與其他教材相關內容,對部分交叉學科內容進行了增補,增加一些核醫學領域新技術、新儀器和顯像劑的介紹,例如,本書第二章第五節PET/MRI儀器及技術應用的介紹,其他相關章節中也做出了適當描述。以適應讀者今后工作的實際需要。
核醫學檢查技術(高職影像/配增值) 目錄
**節 核醫學檢查技術的定義和內容
第二節 核醫學檢查技術發展簡史
**章 核物理基礎知識
**節 原子核結構
第二節 核衰變
一、α衰變
二、β衰變
二、γ衰變
第三節 核衰變規律
一、衰變規律
二、半衰期
第四節 放射性活度
一、放射性活度
二、比放射性活度
第二章 核醫學儀器設備
**節 核醫學儀器的分類與探測基本原理
一、設備分類
二、射線探測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 SPECT與γ相機
一、儀器組成
二、工作原理概述
三、SPECT斷層圖像的重建
四、儀器性能指標
第三節 SPECT/CT
一、SPECT/CT的特點
二、SPECT/CT中CT的作用
三、SPECT/CT顯像步驟
第四節 PET/CT
一、PET工作原理
二、PET設備結構
三、PET主要性能指標
四、PET/CT圖像的采集
五、PET圖像的校正
六、PET圖像重建
七、CT在PET/CT中的作用與價值
第五節 PET/MR
一、PET/MR的應用優勢
二、PET/MR的衰減校正
第六節 活度計
一、活度計組成與工作原理
二、活度計性能
第七節 放射防護儀器
一、個人劑量儀
二、表面沾污檢測儀
三、環境輻射監測儀
第八節 非顯像測量儀器
第九節 核醫學成像儀器的質量控制
一、SPECT平面部分
二、PET部分
三、SPECT/CT或PET/CT部分
四、儀器通用部分
……
第三章 放射性核素示蹤技術與圖像采集方式
第四章 放射性藥物
第五章 體外標記免疫分析
第六章 神經系統
第七章 心血管系統
第八章 內分泌系統
第九章 消化系統
第十章 呼吸系統
第十一章 骨骼系統
第十二章 造血與淋巴系統
第十三章 泌尿系統
第十四章 腫瘤顯像
第十五章 放射性核素治療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參考文獻
核醫學檢查技術(高職影像/配增值) 作者簡介
王輝,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委,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常委,上海核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常務編委,亞洲核醫學論壇執行主任。 從事核醫學醫療和科研工作30余年,1994-1996年曾在意大利國家腫瘤研究所進行研究工作2年,1998年人選上海市衛生局“百人計劃”,曾獲上海市衛生局特殊貢獻獎。目前承擔國家自然基金課題、市科委課題和衛生局重大課題等。主要從事核素腫瘤的影像診斷和治療的研究、核素標記新型分子探針的研發,特別是在131I治療甲亢和甲狀腺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上有較深造詣。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