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33642
- 條形碼:9787010233642 ; 978-7-01-02336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以刑事訴訟法所界定的“偵查”,特別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公安機關行使偵查權的情況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考慮到監察機關調查權的特殊屬性以及其負責調查的案件范圍較為廣泛,且同樣是決定刑事案件的公訴及審判活動能否開啟的前提行為,與研究主題密切相關,本書*后設立專章來分析思考我國監察機關調查權的運行機制及其發展完善。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研究 內容簡介
偵查權的先天擴張性與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間存在緊張關系,在保護與容忍之間尋找平衡點就成了現代法治國家處理偵查權與公民權關系的不二選擇。偵查法治化的核心是對偵查權實行由第三方的程序性控制。本書以我國偵查權的程序性控制為主題,從偵查權行使的整體性出發,立足于我國司法制度的現實與發展趨勢,探討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所面臨的困境,從體制和機制上分析造成這種困境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文化原因,并在此基礎上從近景和遠景的雙重維度,立足于模型建構和要素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革及完善建議。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研究 目錄
**章 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基本范疇
**節 偵查及偵查權的語義界定
一、偵查的內涵
二、偵查權的內涵
第二節 偵查權的構成及發展趨勢
一、偵查權的構成
二、偵查權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 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理論解讀
一、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理念蘊涵
二、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法理基礎
第二章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基本模式
**節 偵查權內部自律的科層控制
一、公安偵查權內部自律科層控制的法律規范
二、檢察偵查權內部自律科層控制的法律規范
第二節 偵查權外部他律的分權控制
一、法律層面的偵查權外部他律分權控制
二、司法解釋層面的偵查權外部他律分權控制
第三節 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總體格局
一、偵查權內部自律科層控制的類型及其評價
二、偵查權外部他律分權控制的類型及其評價
第三章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實證考察
**節 偵查權內部自律科層控制的實踐狀況
一、公安偵查權內部自律科層控制的實證考察
二、檢察偵查權內部自律科層控制的實證考察
第二節 偵查權外部他律分權控制的實踐狀況
一、公安偵查權外部他律分權控制的基本狀況
二、檢察偵查權外部他律分權控制的基本狀況
第三節 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實施效果評析
一、偵查權內部自律科層控制的實施效果
二、偵查權外部他律分權控制的實施效果
第四章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表層現象
**節 傳統的線性分工模式
一、線性分工模式的特征
二、線性分工模式的影響
第二節 功利導向的控制方式
一、權力運行便利主義下的偵查權控制
二、行政審批式的偵查權控制
三、不明確的偵查措施啟動條件
第三節 不徹底的程序性救濟
一、缺少中立司法機關的參與
二、違法偵查的國家賠償范圍比較狹窄且賠償程序繁瑣
三、缺乏完整有效的違法偵查制裁體系
第五章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深層探究
**節 以犯罪控制為由強化偵查自由
一、自由偵查觀的形成
二、自由偵查觀的遺害
第二節 以現實困難為由反對結構革新
一、構建以法院為頂點的偵查權控制模式的現實困難
二、將偵查行為作為法院審查對象的現實困難
第三節 以形式的監督關系混淆實質的業務關系
一、檢警一體化的爭論
二、監督關系與業務關系的混淆
第六章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制度遠景
**節 二元司法審查模式的立論根基:分工負責
一、分工負責符合我國憲法的邏輯要求
二、令狀原則符合“分工負責”的憲法精神
第二節 司法審查的基本構造:法檢二分模式
一、必要的前提:明確偵查法定原則和偵查比例原則
二、具體實施:“兩步走”的改革方式
第三節 司法審查模式下的檢警關系:檢察引導偵查
一、檢警關系的改革方向:職能一體
二、檢察引導偵查的主要措施
第七章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的制度近景
**節 二階層控制模式的制度合理性
一、符合公檢法三機關的法律關系定位
二、強化了被追訴人的訴訟地位和權利保障
三、兼顧了現實合理性和結構前瞻性
第二節 **階層:檢察監督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銜接
一、檢察監督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銜接的可行性
二、檢察監督與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銜接的基本環節
第三節 第二階層:以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為中心的司法救濟
一、審判權的介入:指導性案例制度的導向作用
二、規范解釋:國家賠償程序中的釋法功能
三、責任機制:司法建議的針對實施
第四節 配套機制:程序法定中的有效辯護
一、偵查權程序性控制中有效辯護的制度意義
二、偵查權程序性控制中有效辯護的實現
第八章 我國監察機關調查權程序性控制的制度性思考
**節 職務犯罪案件移送情況的實證分析
一、陡降的職務犯罪案件數量:以檢察機關辦案為視角
二、進一步的印證:以法院收案為視角
第二節 監察機關辦案決策機制的形成基礎
一、表層探究:四種可能的原因
二、深層探究:案件為何得以分流
第三節 監察機關調查權程序性控制機制的完善舉措
一、近期之道:監察權內部運行的機制完善
二、遠期之途:監察權外部制約的規范與加強
展開全部
我國偵查權程序性控制研究 作者簡介
詹建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法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等。其間,于2014-2016年掛職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2017年至今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云山杰出學者。已出版《刑事訴訟契約研究》《人本法律觀下的檢察職權配置及其實現》等學術專著5部,主編或參編《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等教材11部;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中外法學》《法商研究》《法學》《法學評論》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多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等轉載;主持或參與***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