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紅軍不怕遠征難(精裝繪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113956
- 條形碼:9787572113956 ; 978-7-5721-139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紅軍不怕遠征難(精裝繪本)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5-14歲永不磨滅的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編輯推薦 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吳萌 這是一段早已為我們所熟知的壯麗史詩。 “早在近一個世紀之前,水深火熱中的苦難中國誕生了一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紅軍。 紅軍的革命道路十分坎坷,1934年10月,陷入絕境的中央紅軍為了擺脫敵軍的圍追堵截,開始了震撼世界的萬里長征。” 正如本書開篇所描述的,這是一次震撼世界的革命壯舉,長征歷時之長、規模之大、行程之遠、環境之險惡、戰斗之慘烈,在中國歷史上是沒有過的,在世界戰爭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在漫漫兩萬五千里的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征服了空氣稀薄的冰山雪嶺,穿越了渺無人煙的沼澤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 本書選取的正是其中尤為重要的部分——過雪山草地。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紅軍過雪山草地之艱難,是后人難以感受到的。 正是因為難以想象,才更需要了解,這也是本書出版的重要價值所在。 既有氣勢磅礴的整體描繪,也有入木三分的細節刻畫,本書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將這一段苦難輝煌徐徐展現在讀者眼前。 隨著書頁翻開,我們看到雪山險峻、沼澤淤黑,也看到了紅軍部隊咬緊牙關一個緊跟著一個,一隊緊接著一隊;我們看到狂風肆虐、大雨瓢潑,也看到了紅軍戰士冒著風雨互相攙扶,緩慢前行;我們看到饑寒交迫,凍餒交加,更看到了紅軍戰士們如何同饑餓、嚴寒作斗爭,煮牛皮腰帶、吞書刊報紙;直到紅軍戰士們終于將雪山踩在腳下、把草地甩在身后,繼續前行…… 我想,這本書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長征的故事,更是長征的精神。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 長征的精神,是不屈的精神。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可以說,長征精神,代表了我們中國人骨子里*堅忍不拔的信念。這種信念,是支持著我們個人、社會乃至國家走向未來、走向繁榮的強大精神動力,是我們世世代代相傳的寶貴精神財富。 “自知者英,自勝者雄”,讓我們與孩子一起讀讀這本書吧,從宏大歷史的背后汲取智慧和力量—— 讀苦難。“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我們知道長征,但也許很少有人知道參加長征的紅軍官兵平均年齡只有十幾歲,在紅四方面軍中還有年僅9歲的紅軍戰士。在缺水、缺糧、缺衣御寒的惡劣條件下,他們是如何跨過險峻,用堅強的意志昭示了中華民族剛毅的品格。 讀敬畏。“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行軍路中,有的戰士睡著了,就再也沒醒來……據統計,長征中10余萬英烈犧牲,在紅一方面軍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紅軍戰士犧牲。是這些戰士,用犧牲和奉獻精神譜寫了人類戰爭史上不朽的篇章。 讀無畏。“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這又是何等的氣魄!長征途中,黨和紅軍一次次絕境重生,愈戰愈勇,*后取得勝利,靠的就是一股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力量,跨越時空,跨越民族,直抵人心。 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每個時代都有其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我們還有許多 “雪山” “草地”需要跨越,而長征精神就是我們傲立于世的脊梁,支撐我們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奮勇前進。 不忘來路 還原長征 長征永遠在路上。 80余年來,世界范圍內關于紅軍長征的報道和研究層出不窮,慕名前來尋訪長征路的人絡繹不絕。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紅軍長征是20世紀*能影響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滿理想和獻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氣譜寫的人類史詩。 本書的圖畫作者沈堯伊先生,就是這樣一位不斷尋訪在長征路上的藝術家。從1975年至今,他已經5次獨自走訪長征路線,長征題材始終占據他藝術生涯中的核心位置。由他創作的本系列作品,更是囊括了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金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美術作品展覽金獎、首屆中國優秀美術圖書獎金獎、第四屆全國連環畫評獎繪畫創作一等獎等諸多獎項,是表現長征題材中的*為突出的作品之一。 基于對長征的深入研究,沈老先生將素描的嚴謹造型、木刻的表現力度、石版畫豐富的顆粒感等特點相結合,創造了獨特的風格,*終呈現給我們的是前所未有的壯闊畫面,且準確、真實地再現了歷史的原貌。毫不夸張地說,這本書以其獨特的構思立意、精心的人物塑造與藝術感染力,將長征的精神具象化了。 長征精神 永不磨滅 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看到,書里有面旗,貫穿始終。那是行軍途中,再苦再難之時也從未倒下的旗,正是那面紅旗,支撐著紅軍戰士們一路走下去,走向勝利。 堅持到*后,就是勝利。 我想,這就是我為什么如此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吧,因為書里有一種振奮人心、激蕩人心的東西——信念。人畢竟是需要一種精神力量的,透過這本書,透過那面旗,我們應該看到的是那股支持著我們一路走下去的信念。 這就是永不磨滅的長征精神、永不磨滅的中國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精裝繪本) 內容簡介
《紅軍不怕遠征難》是為建黨100周年獻禮的紅色繪本。本書講述了紅軍長征過程中激勵人心、感人至深的過雪山草地的故事。 本書圖畫由中國連環畫大師沈堯伊先生繪制,全書以黑白版畫形式繪就,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龐大氣勢、極其精湛的繪畫筆法、曲折壯烈的長征情結。 本書還邀請到知名軍旅作家王樹增、賀捷生傾情作序,為孩子們講述為何要了解長征及長征中的動人故事,帶孩子們一起讀懂讀好長征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精裝繪本) 節選
早在近一個世紀之前,水深火熱中的苦難中國誕生了一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紅軍。 紅軍的革命道路十分坎坷,1934年10月,陷入絕境的中央紅軍為了擺脫敵軍的圍追堵截,開始了震撼世界的萬里長征。 經過艱苦戰斗,紅軍先后突破四道封鎖線,強渡烏江,占領遵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 可接下來等著他們的,卻是更艱難的征程…… 紅軍渡過大渡河以后,繼續向西挺進,不久就來到四川省西部的夾金山。夾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的積雪常年不化,野獸不敢走,鳥兒不敢飛。當地老百姓把它叫作“神山”,意思是只有神仙才能過的山。為了北上抗日,紅軍部隊決心與這座“神山”比比高低。 可是,山上沒有路,雪線以下全都是巨大的石塊,戰士們走在凍得硬邦邦的巖石上,木棍著地發出咯咯的響聲。要想翻越這人跡罕至、禽獸無蹤的雪山之巔,困難是難以想象的。
紅軍不怕遠征難(精裝繪本) 作者簡介
沈堯伊,畫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6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先后在天津美術學院、中國戲曲學院舞美系、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任教,現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版協連環畫藝委會委員,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第四屆、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文代會代表,文化部(1992年)優秀專家和國家人事部(1999年)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代表作連環畫《地球的紅飄帶》榮獲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金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周年美術作品展覽金獎、首屆中國優秀美術圖書獎金獎、第四屆全國連環畫評獎繪畫創作一等獎。另繪有版畫作品《跟隨毛主席在大風大浪中前進》《魯迅與青年》,油畫作品《而今邁步從頭越》《革命理想高于天》,連環畫作品《烽火里程》《戰地日記》《白馬》等。 王志庚,研究館員,童書史學專家。 首都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閱讀三十人論壇成員,《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編委會主任。致力于少年兒童閱讀指導和閱讀推廣工作,兼職從事童書研究和翻譯評論。翻譯出版圖畫書作品《寶石魚的秘密》《我的超級老爸》等;翻譯出版圖畫書理論作品“兒童領讀三部曲”(《圖畫書寶典》《感動大人的圖畫書》《和小寶寶一起讀書》)等;創作出版圖畫書作品《領讀者》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