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古典與中世紀政治思想史(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12927
- 條形碼:9787576012927 ; 978-7-5760-129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典與中世紀政治思想史(精裝) 本書特色
政治學博導、“得到”課程主講、《奇葩說》導師 劉擎教授 鼎力推薦 政治思想基礎讀本,兼具可讀性與邏輯性; 專業讀者案頭讀物,兼顧歷史、倫理、哲學視野。 1. 劉擎教授鼎力推薦:知識生活可以有多種選擇。研讀思想史,就是選擇與思想家對話,與歷史共處。 2. 本書與《現當代政治思想史》合而為“政治觀念史教程”,是法國各大學和研究機構的經典教學用書。 3. 篇幅浩瀚又親近好讀,作者內莫不滿足于陳列一個個思想家,而是讓鮮活個體身處具體的歷史情境之中,讓讀者親歷古希臘、古羅馬與中世紀的思想現場,感受觀念創生的激奮與彷徨,歷史嬗變的猶疑與果決。藏往知來,本書為我們理解現時代的超級大國政治提供了框架性的知識背景。
古典與中世紀政治思想史(精裝) 內容簡介
《古典與中世紀政治思想史》共分為“古希臘”“古羅馬”“中世紀”三部分。**部分圍繞古希臘民主與城邦的衰落,探究古希臘政治歷史的潛在線索,詳盡地闡述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色諾芬、伊索克拉底、德謨斯提尼等古希臘思想家的生平、作品、各自學說中的主要論點及其架構。 第二部分首先圍繞著羅馬共和國的興盛與羅馬帝國的崛起,線條鮮明地勾勒了整部羅馬人的歷史。在向讀者論述羅馬歷史的同時,著重介紹了羅馬法的各項重要內容,包括其起源發展,各個歷史階段的訴訟程式,以及羅馬公法和私法的各項內容。 第三部分首先詳盡地論述了居住于古代近東地區的希伯來人的歷史,以及包含在他們的古代經典中的政治思想。作者認為希伯來人的古代經典中的政治思想迥異于古代希臘、羅馬人的政治思想,由于經歷了中世紀,來自“耶路撒冷”的新的道德因素與來自雅典和羅馬的公民遺產終于真正融合在一起;于是歐洲致力于科學及社會進步的現代才有可能取得長足進步。
古典與中世紀政治思想史(精裝) 目錄
**部分 古希臘
導言3
**節 沒有國家的社會4
第二節 古代近東地區的神圣君主制11
第三節 希臘城邦24
**章 柏拉圖之前的希臘政治思想34
**節 荷馬與赫西俄德39
第二節 從梭倫至克里斯梯尼48
第三節 “開放社會的偉大時代”80
第二章 柏拉圖109
**節 生平與著作109
第二節 《理想國》114
第三節 《政治家》141
第四節 《法律篇》146
第三章 亞里士多德174
**節 生平與著作174
第二節 《政治學》181
第三節 結語216
第四章 色諾芬、伊索克拉底、德謨斯提尼218
**節 色諾芬219
第二節 伊索克拉底250
第三節 德謨斯提尼274
第五章 希臘化時代的政治思想290
**節 希臘化世界290
第二節 犬儒主義292
第三節 斯多阿主義296
第四節 伊壁鳩魯主義299
第五節 希臘化時代的國王與法律307
第二部分 古羅馬
引言311
**章 歷史梗概315
**節 羅馬與王權的創立316
第二節 共和國318
第三節 領土擴張323
第四節 共和國的危機327
第五節 帝國前期或“元首制”334
第六節 帝國后期或“君主制”342
第二章 羅馬的政治體制350
**節 行政官員350
第二節 民眾356
第三節 元老院361
第四節 帝國前期的皇帝與帝國政府365
第五節 帝國后期的皇帝與帝國政府368
第六節 領土管理369
第七節 社會秩序377
第三章 私法382
**節 法律訴訟時期383
第二節 程式訴訟時期389
第三節 特別訴訟或“法律認知”時期396
結語 自然法、萬民法、民法401
第四章 共和國時期的政治觀念405
**節 波里比烏斯405
第二節 西塞羅415
第三節 盧克萊修472
第五章 帝國時期的政治觀念481
引言481
**節 維吉爾486
第二節 《奧古斯都的神圣成就》506
第三節 法學家心目中的元首政體508
第四節 塞涅卡512
第五節 塔西佗521
第六節 小普林尼549
第七節 埃流斯??阿里斯蒂德557
第八節 狄翁??克里索斯托564
第九節 新畢達哥拉斯派:狄奧托金與偽艾柯方特578
第十節 凱撒利亞的尤西比烏斯587
第十一節 特米斯提烏斯602
第十二節 蘇奈西烏斯604
第三部分 中世紀
引言609
導論 《圣經》中的“政治”觀念612
**節 希伯來人的歷史613
第二節 《舊約》中的“政治”觀念641
第三節 《新約》中的“政治”觀念686
**章 羅馬帝國時期的基督教和政治714
**節 羅馬帝國時期基督徒的政治態度714
第二節 圣奧古斯丁的政治教義721
第三節 教會法的誕生729
第二章 中世紀前期(5—11世紀)735
**節 歷史背景736
第二節 “政治奧古斯丁教義”747
第三節 教會法的發展764
第三章 封建制與神圣王權768
**節 封建制768
第二節 神圣王權792
第四章 古典中世紀(11—13世紀)與“教皇革命”806
**節 歷史背景807
第二節 “教皇革命”的意識形態層面819
第三節 “雙劍”教義839
第四節 制定法律的權利847
第五章 圣托馬斯??阿奎那853
**節 自然與恩寵855
第二節 法律860
第三節 正義885
第四節 國家897
第六章 中世紀末期(14—15世紀):近代國家概念的初生905
**節 國家的抽象概念906
第二節 世俗化910
第三節 主權923
第四節 民族國家928
第五節 絕對主義的誕生937
第六節 代議制942
第七章 中世紀千禧年主義962
**節 古典時代末期千禧年主義的演化963
第二節 中世紀千禧年主義運動966
第三節 千禧年主義神話與意識形態975
索引994
古典與中世紀政治思想史(精裝) 節選
第六節 領土管理 研究羅馬人領土管理政策是我們的基本目的。因為如果西方被羅馬開化,那么它之羅馬化也會以當地的各種機構,尤其是市政機構作為媒介,而這些機構正是征服者在蠻族國家設立起來的。 首先必須對共和國、帝國前期與帝國后期進行區分。 在意大利,某些被征服的民眾被混合在一起,其他則被“結成聯盟”。在意大利之外,被征服的民眾均受到羅馬的庇護,或者說被“劃入行省之中”。 意大利*靠近羅馬的城市均獲得了完全羅馬公民權,“擁有選舉權”,也就是說他們享有政治權利。其他城市仍只具備“自治市”的地位:其公民保留了當地的權利,城市本身也保存了它們自己的機構,只是對外主權已全部喪失。在意大利仍然存在某些沒有城市的區域(意大利北部或亞得里亞海沿岸地區)。因此,人們沒法在那里設立自治市。不過,由于羅馬的隸農定居在了這些領土上,所以不能對此不加管理。由此便任命了“長官”(préfet)一職。 由于還存在一些偏遠的城邦,它們并未像自治市那樣被征服,羅馬人遂與它們結成了平等或不平等的“聯盟”。這些“異族人”保留了他們所有的內部機構,甚至還具備擁有外部主權的表象:但他們必須向羅馬稱臣,繳納貢賦,服兵役(他們須承認羅馬民眾的優越性和“威嚴”[majestas])。聯盟戰爭之后,這套制度做了很大的改動。 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84年,創建了25個“拉丁姆殖民地”。這些都是人為建立的,城市中一半是羅馬移民,其余都是意大利盟邦居民或當地人。模仿羅馬的組織機構建立了起來:高級官員、元老院、民眾大會。土地被分配給移民,但分配并不平衡,這樣正是為了確保羅馬寡頭社會結構。這些殖民地也具備軍事功能:就是支持國家。 意大利之外新設行省的地位由征服該地的高級官員設定。在元老院委員會襄助之下,他頒布了成為法律框架的《行省法》(lex provinci)(它是官定法[lex data],即該法不像民決法[leges rogat]那樣由公眾大會投票表決通過)。該法確立羅馬可對領土上的資源進行開發,并在羅馬總督的統轄之下進行內部管理,以取代當地的權力機關。 一部分土地(譬如被征服的國王私人地產)由羅馬沒收:它是公地,是羅馬民眾的地產。這些土地可出租給個人使用,只需交納賦稅(vectigal)即可。其余土地可自由開發,但土著人應該向羅馬繳納貢賦,或是收成什一稅,或是固定地產稅(stipendium)。如欲對國家的公有財產(礦產……)進行開發,那么向羅馬資本家借貸的行省居民則須支付間接稅、征用費和高昂的利息。 從這一制度中獲取的利潤相當大,以致自公元前167年起,直接稅被取消了。羅馬的豪華建筑及意大利的大型配套工程(道路……)都依靠行省獲得的這筆財富。其他的社會影響導致了格拉古兄弟危機和處處可見的動蕩狀態,并扼殺了共和國:大片大片地產(latifundi)均由奴隸開墾,它們以公地開墾模式為基礎而得到了大量增長。市面上的農產品價格低廉,摧毀了傳統的拉丁姆小片經營的模式。 總督起初都是放款者,為此目的,他們的人數由兩個增至六個。后來,行省均由退職高級官員、退職大法官和退職執政官統治。他們的平均在職年限為十年。他們在省內具有民事與軍事全權(此外,他們尚擁有《行省法》中預先規定的豁免權),也就是說他們擁有的是絕對權力,尤其是沒人與他們分享權力,所以沒有護民官的否決權對他們橫加阻撓。當事情涉及羅馬公民時,才能以“向民眾申訴”(provocatio ad populum)的方式對他們提出反對意見?偠綄馗媪_馬公民的訴訟或公民與外國人之間的訴訟做出裁決。為此目的,他頒布了行省敕令(參閱下文)。他會應當地司法機關的請求做出裁決。他能獲得légats(元老院議員)和財務官的幫助,也會聽取非官方的建議。
古典與中世紀政治思想史(精裝) 作者簡介
菲利普·內莫(Philippe Nemo,1949-),法國當代知名哲學、政治學教授,畢業于法國圣克魯高師(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Saint-Cloud),先后任教于圖爾大學(Universi te de Tours)和奧吉斯特??孔德學院(Institut Auguste Comte),現為巴黎高等商學院-歐洲管理學院(ESCP-EAP)的教授。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