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字話你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278925
- 條形碼:9787547278925 ; 978-7-5472-7892-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字話你知 內容簡介
漢字是記錄漢語言的符號系統,是中國社會自古以來的交際工具,也是中華文明的載體。 漢字是我們每日不可或缺的工具,人們述說它、書寫它、品味它。漢字有無窮的魅力,它不僅是一種工具,也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漢字話你知 目錄
**部分
哀兵“必”勝/001
“巴”“蜀”大地/002
“班”瑞于群后/003
報之以“瓊”“瑤”/004
抱“一”為天下式/005
背“私”為“公”/006
必“告”父母/007
賓客“吊”“唁”/008
不多則“小”/009
不憤不“啟”/010
不顧大“局”/011
不“菑”“畬”/012
“不”置可“否”/013
“草”色入簾青/014
賜我“!薄办怼保015
“道”“路”以目/016
“雕”“琢”文采/017
二十“廿”與三十“卅”/018
“番”是獸足/019
“分”別相背/020
甘“酒”嗜音/021
“各”奔前程/022
“官”“吏”豪杰/023
鬼鬼“祟”祟/024
“跪”“坐”“拜”/025
后稷“呱”矣/026
“呼”“吸”定息/027
畫蛇添“足”/028
懷“瑾”握“瑜”/029
荒“唐”之言/030
“薈”“萃”精華/031
或相千“萬”/032
疾“趨”曰“走”/033
“祭”“祀”不別/034
“孑”“孓”而行/035
“進”“退”維谷/036
“赳”赳武夫/037
九“十”其儀/038
“咀”“嚼”菱藕/039
屨校滅“止”/040
“哭”“泣”之哀/041
臨之以“莊”/042
伶“牙”俐“齒”/043
“零”“落”成泥/044
令為“詔”/045
“莫”往莫來/046
“咆”“哮”者不必勇/047
“牡”“牝”雌雄/048
“祈”“禱”平安/049
欽“若”昊天/050
輕而無“禮”/051
人為刀“俎”/052
日閑輿“衛”/053
日月其“邁”/054
如玉之“瑩”/055
“瑞”獸“珍”禽/056
三十維“物”/057
“鎩”羽而歸/058
山林“藪”“澤”/059
“上”“下”其手/060
上下“神”“祇”/061
上“醫”醫國/062
“社”“稷”殆矣/063
升羊右“胖”/064
“詩”言“志”/065
食野之“蒿”/066
“士”大夫/067
“示”人易矣/068
誰適與“謀”/069
誰謂爾無“牛”/070
四“通”八“達”/071
“歲”是什么/072
天“毒”降災/073
天下神“器”/074
田疇“荒”“蕪”/075
通“衢”大道/076
推本“天”“元”/077
“屯”然而難/078
“王”道蕩蕩/079
為天下“君”/080
維“莠”驕驕/081
維女“荊”“楚”/082
文武大“訓”/083
無僭亂“辭”/084
無“它”乎/085
無“罪”不罰/086
五歲再“閏”/087
犧牲“玉”帛/088
“犧”“牲”粢盛/089
隰有“荷”華/090
先從“隗”始/091
小巧“玲”“瓏”/092
“笑”言“啞”。093
心有靈“犀”/094
“禤”的讀音/095
“咽”“喉”要道/096
一步“登”天/097
衣服“苑”“囿”/098
以口自“名”/099
以慎“言”“語”/100
以望“氣”“氛”/101
有“冊”有典/102
有所“獲”“得”/103
與時“遷”“移”/104
“御”風而行/105
“豫”焉若冬涉川/106
“跀”人足/107
“蕓”是七里香/108
“遭”“遇”明主/109
“詐”“諼”之策/110
“齋”“戒”沐浴/111
張“口”承之/112
“趙”行囗舍/113
“正”就是“是”/114
之子于“歸”/115
執豕于“牢”/116
“廌”是獬豸/117
“周”而不比/118
自我“吹”“噓”/119
“左”“右”逢源/120
第二部分
愛屋及“烏”/121
必學為“箕”/122
“兵”不血刃/123
秉心無“競”/124
不見“森”“林”/125
不以一“眚”掩大德/126
參也“魯”/127
“臣”則左之/128
楚謂之“聿”/129
大吉“羊”/130
大江“東”去/131
“丹”“青”之信/132
“棟”“梁”之材/133
餓其“體”膚/134
伐“竹”取道/135
風光“旖”“旎”/136
峰“回”路轉/137
“鳳”“凰”于飛/138
“工”欲善其事/139
弓弩“畢”弋/140
還于舊“都”/141
海市“蜃”樓/142
“鴻”“鵠”“燕”“雀”/143
戶“樞”不蠹/144
“華”“夏”蠻貊/145
毀“瘠”羸“瘦”/146
“賄”“賂”并行/147
擊“缶”而歌/148
“即”與“既”/149
輯以“翡”“翠”/150
稼穡作“甘”/151
見空“髑”“髏”/152
見素抱“樸”/153
街坊“鄰”“里”/154
浸潤之“譖”/155
“旌”“旗”蔽日/156
九月“筑”場圃/157
屨“!睖缰海158
“楷”是黃連木/159
“看”“望”慰問/160
苛政猛于“虎”/161
濫“竽”充數/162
“歷”歷在目/163
利用“刑”人/164
麟之“角”/165
亂點“鴛”“鴦”/166
美目“盼”兮/167
命運多“舛”/168
默默“彳”“亍”著/169
“目”不暇接/170
男為“童”女為“妾”/171
猱進“鷙”擊/172
女艾“諜”澆/173
女“心”傷止/174
“胚”“胎”將兆/175
賠本“買”“賣”/176
“皮”“革”羽毛/177
平章“百”姓/178
齊子“翱”“翔”/179
“豈”樂飲酒/180
器“皿”之度/181
切中“肯”綮/182
親載“耒”“耜”/183
如坻如“京”/184
如何“判”“斷”/185
如夢如“幻”/186
如“月”之恒/187
三“皇”五“帝”/188
“殺”“戮”無辜/189
身陷“囹”“圄”/190
“食”色性也/191
“謚”為至愚/192
誰之永“號”/193
“死”水微瀾/194
踏破鐵“鞋”/195
天高日“晶”/196
天“昏”地“暗”/197
天無二“日”/198
田有“封”洫/199
萬邦咸“寧”/200
未“卜”先知/201
“巫”“祝”小人/202
析骸以“爨”/203
夏有觀“扈”/204
“相”鼠有皮/205
“簫”“管”備舉/206
簫“韶”九成/207
攜“手”同行/208
心之“憂”矣/209
新“鄭”與舊“鄭”/210
“楊”“柳”依依/211
卬盛于“豆”/212
“幺”妹兒/213
夜未“央”/214
一“鼓”作氣/215
貽我“來”麰/216
“邑”就是“國”/217
易之以“棺”“槨”/218
鷹乃學“習”/219
澭水暴“益”/220
用“篆”章一/221
有“典”有則/222
“又”是右手/223
于“豳”斯館/224
玉“斗”一雙/225
“郁”郁乎文哉/226
欲“速”則不達/227
“圓”而神/228
緣“木”求魚/229
則藏其“隋”/230
瞻彼旱“麓”/231
“昭”然若揭/232
枕戈待“旦”/233
終日射“侯”/234
眾目“睽”睽/235
周公之“胤”/236
周雖“舊”邦/237
“茁”壯成長/238
子路不“對”/239
“自”言自語/240
第三部分
“安”“定”厥邦/241
“白”駒過隙/242
被發“文”身/243
彼有遺“秉”/244
“表”“裏”不一/245
“剝”“削”階級/246
“伯”“仲”之間/247
不為!跋取保248
授子之“粲”/249
“廠”不是“廠”/250
“稱”斤約兩/251
“馳”“騁”疆場/252
充“府”“庫”/253
“崇”山“峻”嶺/254
出“宿”于干/255
吹毛求“疵”/256
“猝”不及防/257
大夫“方”舟/258
大有“年”/259
道阻且“長”/260
登高遠“望”/261
登“堂”入“室”/262
“砥”“礪”奮進/263
砥室翠“翹”/264
疊床架“屋”/265
東施效“顰”/266
“而”是臉毛/267
感慨“系”之/268
狗好斗則“獨”/269
“瓜”“瓞”綿綿/270
“冠”“冕”堂皇/271
“罕”車飛揚/272
呵“欠”連天/273
“后”“後”不同/274
黃粱美“夢”/275
“魂”飛“魄”散/276
“疾”輕“病”重/277
“監”守自盜/278
見十“置”一/279
“佼”人“僚”兮/280
“囧”是什么/281
掘地為“臼”/282
“俊”“杰”在位/283
駿馬名“騅”/284
狼奔“豕”突/285
“麗”馬一圉/286
“令”“印”相似/287
“膂”腰背“呂”/288
綠“蓑”衣/289
“耄”“耋”之年/290
“驀”然回首/291
“袍”“澤”之誼/292
“片”言只語/293
“匍”“匐”前進/294
“騎”虎難下/295
豈曰無“衣”/296
千山“鳥”飛絕/297
“卿”“鄉”“饗”/298
“丘”中有麥/299
如“履”薄冰/300
若“保”赤子/301
塞“向”墐戶/302
三顧茅“廬”/303
喪家之“犬”/304
“山”“岳”“巍”“嵬”/305
舌戰群“儒”/306
身先士“卒”/307
“尸”位素餐/308
十月獲“稻”/309
十月納“禾”稼/310
“視”而不“見”/311
守株待“兔”/312
蜀山“!保313
“帥”呆了/314
誰謂河“廣”/315
他山之“石”/316
“袒”“裼”“裸”“裎”/317
天下皆“朕”/318
同“胞”兄弟/319
“突”然而出/320
脫“穎”而出/321
頑固不“化”/322
萬里長“征”/323
為非作“歹”/324
為“富”不仁/325
未語人前先“靦”“腆”/326
五帝“顓”“頊”/327
五人為“伍”/328
“寤”“寐”求之/329
系用“徽”/330
下無“覬”“覦”/331
先入為“主”/332
相“敬”如賓/333
“兇”與“兇”/334
“兄”是滋長/335
懸崖勒“馬”/336
循聲而“發”/337
言不由“衷”/338
“顏”如舜華/339
“仰”人鼻息/340
遙“岑”出寸碧/341
“頁”是人“頭”/342
一“人”有慶/343
一言九“鼎”/344
“殷”鑒不遠/345
呦呦“鹿”鳴/346
“猶”豫不決/347
有“仙”則名/348
魚龍混“雜”/349
“淯”水就是白河/350
鳶飛“戾”天/351
載是“!狈352
載“舟”覆舟/353
長“袖”善舞/354
昭其“馨”“香”/355
“崢”“嶸”歲月/356
“咫”“尺”天涯./357
陟彼高“岡”/358
中原有“菽”/359
“窀”“穸”之事/360
第四部分
“按”兵不動/361
“黯”然而“黑”/362
“悲”“愴”欲絕/363
“冰”“凍”三尺/364
兵“戎”相見/365
“波”“瀾”不驚/366
波濤“洶”“涌”/367
不“尷”不“尬”/368
不勝“憤”“懣”/369
“不”是萼足/370
不以“規”“矩”/371
“操”“持”家務/372
“惻”隱之心/373
稱爾“戈”/374
“澄(chéng)清”和
“澄(dèng)清”/375
“熾”熱“火”“焰”/376
“憧”“憬”未來/377
“惆”“悵”不已/378
“囪”是“窗”/379
“焠”火加鋼/380
大火為“赤”/381
大味必“淡”/382
“大”像人形/383
大張“撻”伐/384
頂天“立”地/385
冬“獵”為“狩”/386
“洞”是水流急/387
“妒”賢“嫉”能/388
“泛”“濫”成災/389
飛“龍”在天/390
“汾”水之陽/391
“涪”陵榨菜/392
“婦”是已婚的“女”/393
“拱”手作“揖”/394
“泒”是滹沱河/395
孤立無“援”/396
“涵”泳其中/397
漢家陵“闕”/398
“漢”之廣矣/399
毫不“懈”“怠”/400
“好”是女子/401
浩浩“昊”天/402
“洪”水“滔”天/403
“戶”是單扇門/404
“怙”惡不“悛”/405
“懷”“念”從前/406
“恍”恍“惚”惚/407
“奸”夫“淫”婦/408
檢“舉”“揭”發/409
“江”“河”“湖”“海”/410
“涇”“渭”分明/411
“客”死他鄉/412
“孔”與“乳”/413
“恐”“懼”修。414
“快”意恩仇/415
“雷”“霆”萬鈞/416
兩腿“交”叉/417
“聾”是無“聞”/418
“媒”“妁”之言/419
“門”是雙扇門/420
“泌”之洋洋/421
“母”儀天下/422
男“奴”女“婢”/423
“能”就是“熊”/424
鳥倦“飛”而知還/425
女“媧”造人/426
“琴”“瑟”和鳴/427
泉香而酒“!保428
“然”是燃燒/429
“熱”是溫“暖”/430
仍“執”丑虜/431
“灑”是洗“滌”/432
三條“魚”的“鮮”/433
深“思”熟“慮”/434
“圣”是挖土/435
士皆垂“淚”“涕”/436
首惡“湮”“沒”/437
“授”人以柄/438
水滸(hǔ)還是水滸(xǔ)/439
順水“推”舟/440
“溯”“洄”從之/441
天火曰“災”/442
天“怒”人“怨”/443
“聽”天由命/444
!皽辈磺埃445
“亡”命天涯/446
為“溝”“瀆”/447
“惟”“唯”不分/448
維水“泱”泱/449
謂之“饕”“餮”/450
.
...................
漢字話你知 作者簡介
慕遷,本名劉軍,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從事多年編輯工作。酷愛歷史和漢語言文字學,對漢代以前的歷史以及漢語言文字有濃厚的興趣,曾深入研讀司馬遷的《史記》和許慎的《說文解字》以及其它漢語文字學著作。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