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搖滾樂風格:從貓王到披頭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842733
- 條形碼:9787565842733 ; 978-7-5658-427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搖滾樂風格:從貓王到披頭士 本書特色
◎搖滾樂經典通識讀本,出版32年來一直是美國大學音樂標準教科書,了解搖滾樂入門必讀 本書初版于1989年,是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專家凱瑟琳·查爾頓的代表作,一經推出即深受美國青少年歡迎,32年來不斷修訂再版,一直是美國大學音樂課程的教科書、資料書、通識讀本書,深受廣大師生好評。 ◎搖滾樂百科全書式著作,囊括150多種音樂風格,500多支代表性樂隊,200多位搖滾明星,135首搖滾名曲聆賞指南,一冊在手,全面掌握搖滾樂的風格與歷史 《搖滾樂風格——從貓王到披頭士》共有三條線索。**條是時間線索,描述了從20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初搖滾樂發展的歷程和時代背景,介紹了各個時期從山姆·庫克到邁克爾·杰克遜、從貓王到鮑勃·迪倫、從蟋蟀樂隊到電臺司令、從披頭士到滾石的數百個搖滾藝人和搖滾樂隊;第二條是空間線索,將搖滾樂還原到非洲、南美、中東、西歐、印度,還原到美國南部鄉村、西部農場,還原到紐約、芝加哥、底特律、孟菲斯,還原到英國、牙買加,追根溯源;第三條是風格線索,囊括了幾乎所有搖滾樂的風格種類,從它的起源到zui當代的風格,從大眾熟知的的布魯斯、鄉村搖滾、朋克搖滾、金屬搖滾到相對小眾的迷幻搖滾、南方搖滾、前衛搖滾,再到21世紀的情緒硬核、另類金屬、車庫搖滾等,多達150余種。 ◎ 音樂通識讀本,集搖滾發展史、搖滾風格探索、樂理分析、音樂欣賞、音樂社會學于一體,尤其適合系統性的學習。 凱瑟琳·查爾頓通過《搖滾樂風格》建立了一個由內而外的學習系統,從起源到zui當代的風格提供了一個關于搖滾音樂發展的全新視角。由內,作者帶領愛好者深入搖滾樂的每一條歷史脈絡,追蹤每一種風格的主要表演者,分析代表性/經典歌曲的節奏、速度、曲式到唱法、特點以及歌詞背后的能指與所指;向外,提供延伸閱讀的視角,在每一個年代以概覽和年表的方式詳細介紹歷史和與搖滾相關的社會事件,建立其一個大歷史和大社會的框架,通過這個框架來理解20世紀及以后的搖滾音樂風格。讀者可以跟隨本書的體例,循序漸進、分門別類聆聽與思考,真正做到專業、專門、系統地學習。 ◎ 在保證專業性、系統性的同時,也饒有趣味性、可讀性和實用性。 凱瑟琳·查爾頓對搖滾樂進行了清晰、全面、系統的解構,明確了若干影響搖滾樂發展的音樂風格,并討論了這些風格中與搖滾樂相關的要素,旨在幫助讀者增進對搖滾樂的樂理結構和文化根源的理解,促使他們能夠了解這些根源與當今流行音樂的聯系。為此,她在書中還設置了“聆賞指南”,細致講解135首具有代表性的搖滾名曲,讀者需仔細聽節拍、速度、結構,了解每首歌曲的曲式特點、風格元素以及歌詞的字面含義與象征意義,聽辨和確認這些基本要素,進而理解這些要素是如何定義某一風格的特征的。每個章節的結尾,還有“問題討論”等趣味互動版塊,讓讀者帶著問題聆聽,有思考地聆聽。 音樂對于表演者和樂迷而言意味著什么 ◎國內**次引進,圖文并茂,配有150多幅代表性樂隊、搖滾明星照片,盡力還原原作語境 本書屬全新第七版,首次引進國內。封面圖為設計師原創手繪寫意搖滾,在裝幀上貼合現代搖滾風格。收錄精美圖片超過150幅。內文排版參照原版隨文附圖,符合讀圖時代讀者習慣。
搖滾樂風格:從貓王到披頭士 內容簡介
《搖滾樂風格:從貓王到披頭士》是一部經典的搖滾樂通史著作,聚焦搖滾樂的起源到zui當代的風格,為搖滾音樂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全書共有三條線索:**條是時間線索,描述了從20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初搖滾樂發展的歷程和時代背景,介紹了各個時期從山姆·庫克到邁克爾·杰克遜、從貓王到鮑勃·迪倫、從蟋蟀樂隊到電臺司令、從披頭士到滾石的眾多搖滾藝人和搖滾樂隊;第二條是空間線索,將搖滾樂還原到非洲、南美、中東、西歐、印度,還原到美國南部鄉村、西部農場,還原到紐約、芝加哥、底特律、孟菲斯,還原到英國、牙買加,追根溯源;第三條是風格線索,囊括了幾乎所有搖滾樂的風格種類,從它的起源到zui當代的風格,從大眾熟知的的布魯斯、鄉村搖滾、朋克搖滾、金屬搖滾到相對小眾的迷幻搖滾、南方搖滾、前衛搖滾,再到21世紀的情緒硬核、另類金屬、車庫搖滾等,多達150余種。 作者凱瑟琳·查爾頓對搖滾樂進行了清晰、全面、系統的解構,明確了若干影響搖滾樂發展的音樂風格,并討論了這些風格中與搖滾樂相關的要素,幫助讀者增進對搖滾樂的樂理結構和文化根源進行理解的同時,促使他們能夠了解這些根源與當今流行音樂的聯系,并對20世紀及以后的搖滾樂風格有一個歷史和社會的理解。 本書英文原版自1989年初次出版以來,歷經七次修訂,一直是美國高校音樂課程的首推教材。
搖滾樂風格:從貓王到披頭士 目錄
搖滾樂風格:從貓王到披頭士 節選
序 言 關于本書 這是一本大學搖滾樂課程教科書。作為一名教師和音樂作家,筆者專注于幫助學生增進對搖滾樂的音樂和文化根源的理解,從而促使他們能夠直接聽辨出這些根源與當今流行音樂之間的聯系。為此目的,筆者明確了若干影響搖滾樂發展的音樂風格,并討論了這些風格中與搖滾樂相關的要素。讀者需仔細聽歌,從而能夠聽辨和確認這些基本要素,進而理解這些要素是如何定義某一風格的特征的。筆者之所以要求學生運用這種聽歌方式的目的并不在于判斷這段音樂悅耳與否,而是通過分析區分各種音樂要素。 本書的編排 本書是以十年為單位按照年代順序編排的,而并非逐年編排。雖然不同年代間可能存在斷層,但是用年代的方式編排有利于達到保持總體音樂風格統一的大目標。每個年代之前都有概述,提供了該年代的重要事件和風潮的總體信息,其中大多數事件和風潮都對當時流行的音樂產生了重要影響。在討論部分之后列有年代表,包含該年代的歷史事件和音樂事件。本書顯然是從歷史角度進行考察,但讀者也可以按照其他方式使用本書。如果讀者對某種風格感興趣,比如布魯斯,就可以閱讀第1章的早期布魯斯風格介紹,以及第2章討論的20世紀50年代的布魯斯風格,接著跳到第8章的布魯斯復興部分。 聆賞指南 本書中針對某首歌的聆賞指南是為了幫助學生進行分析性聆聽。每個指南開頭都給出了該歌曲的速度信息。要確認一首歌的基本節拍,zui簡單的方法就是聽的時候看鐘上的秒針。我們知道一分鐘有60秒,所以如果速度是120,那么其節拍就是每秒聽到兩次律動。即便速度是72,聽者也可以聽出比秒速稍微快一點兒的律動,從而辨識出其基本節拍。聽音是學習過程中zui重要的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許多非專業人士可能習慣于“走馬觀花”式的聽音,而這正是他們需要糾正的,因為只有做到這一點后他們才能真正描述自己所聽到的。 討論完速度后,聆賞指南接著討論的是歌曲的結構。音樂的結構就是其總體的組織架構形式,由反復和對照得以確立。比如像《獵犬》(Hound Dog)這樣的歌曲,其歌詞結構是AAB式的;也就是說,我們會先聽到一段歌詞A(我們用字母表的**個字母用來代表歌曲的**個段落),然后會聽到對這一段的反復;這兩個A段之后是新的歌詞,我們以新的字母B來表示。當我們在做音樂分析時,要概述出旋律的反復或者與新出現的旋律所形成的對照。無論歌詞還是旋律,當我們去聽辨音樂的形式時,是要辨認出給定音樂要素的反復,或者一種新的對照元素的引入。 聆賞指南中每首歌的“特點”各有不同,筆者描述了某首歌中特別的音樂元素或特征,以便讀者確定該曲的總體風格。這種介紹方式并不提供專業音樂人逐個音符、逐個和弦進行標記和分析的種種細節,那種分析不是本書的主題。 如前所述,本書的宗旨是教導有興趣的學生認識各種搖滾樂類型的音樂特征,幫助他們學會有判斷地聆聽,進而能夠自行建立各種風格的聯系。歌詞在大部分搖滾樂中都非常重要,因此,每個聆賞指南都包含了簡單的歌詞解釋。在某些輕松的流行歌曲中,歌詞可以解釋,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歌詞具有復雜性,可以做各種不同的闡釋,而這就超出本書范圍了。希望筆者所提供的歌詞概述能夠成為進一步深入思考和討論歌曲所蘊含的諸多意義的起點。 關于“問題討論” 每章末尾都有“問題討論”,作為學生和教師提出自己對音樂的看法的起點,這些看法將被置入歷史的背景當中。此外,大部分搖滾樂迷都熟知某些搖滾樂具有爭議性的方面,特別是歌詞。在這些情況下,筆者列舉了某些事件,但避免在文中給出個人判斷。筆者的目的是盡可能地客觀,為讀者提供一種理解:音樂對于表演者和樂迷而言意味著什么。筆者期望,每個課堂都能容許討論歌曲或歌詞對某些聽眾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本書不會帶去任何偏見。 關于第七版的更新 根據讀者的反饋,我們在本書第七版中做了大量改進,升級了內容。升級內容包括依然活躍的藝人的zui新活動信息,去掉了意義不大的時代背景、部分藝人及其事業生涯等內容,添加了一些前版未收錄的風格和藝人,增加了新的聆賞指南。本版新增了15個聆賞指南。某些風格分類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比如新浪漫、另類、根源搖滾、斯卡朋克,以及20世紀末的音樂。為了更清晰起見,本書中的其他內容也進行了重組。 凱瑟琳·查爾頓
搖滾樂風格:從貓王到披頭士 作者簡介
凱瑟琳·查爾頓(Katherine Charlton),音樂教育家、古典吉他演奏家、音樂史學者、音樂作家。作為音樂教育家,她在圣安東尼奧山學院的全校通識教育委員會工作了8年,教授音樂史、音樂欣賞和搖滾風格史等課程,后擔任該校音樂系主任10年,鑒于她卓越的貢獻和豐富的音樂教育經驗,她如今仍擔任該校的榮譽教授。作為一名出色的表演者,她獲得了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的古典吉他學位、音樂史碩士學位,曾在法國南部和意大利的托斯卡納巡回演出,在她已故的第一任丈夫領導的古典樂團中擔任魯特琴演奏。她還演奏打擊樂器,與 CSUF管樂團到日本巡演。作為音樂史學者和音樂作家,她的《搖滾樂風格》在美國影響巨大,深得美國青少年喜愛,已經出版到第八版(本書為第七版)。她還著有《音樂體驗》,也已經出版到第五版。 陳珂瑾,翻譯碩士,畢業于寧波大學翻譯碩士英語筆譯專業。主要從事音樂領域相關翻譯。 李鹿渴,文學碩士,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主要從事學術出版,譯著有神學與哲學方向數種;業余為搖滾樂隊主唱與主創,出版唱片若干并率隊開展全國巡演。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