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疫苗簡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010712
- 條形碼:9787572010712 ; 978-7-5720-107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疫苗簡史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5-9年級學生每個人從出生起就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疫苗 當你長到10歲時,至少需要接種10次以上 給孩子的一堂疫苗課 張文宏教授領銜“華山感染”團隊硬核開講 人物、疫苗、技術三線并進 從醫(yī)學史的角度展現疫苗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謳歌奉獻與堅守,直面困境與挑戰(zhàn) 講述15種疫苗研發(fā)背后一個個閃亮的名字和不為人知的故事 突出數百年疫苗發(fā)展歷程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 常識是看似簡單卻*重要的學問,疫苗世界亦然 什么是疫苗? 為什么接種疫苗能預防傳染病? 傳統(tǒng)的疫苗中有哪些成分? 什么是群體免疫? …… 不了解疫苗發(fā)展的歷史,就難以認識到疫苗對人類社會的意義 卡介苗是否真的有效? 白喉、破傷風、百日咳疫苗為什么組合在一起? 為什么基因重組技術讓消滅乙肝成為可能? 哪些原因導致流感疫苗失效? 為什么研發(fā)HIV疫苗困難重重? mRNA疫苗有哪些特點? …… 關于疫苗,比一無所知更可怕的是一知半解 如何確保一款疫苗的安全性? 接種后患病和疫苗有關系嗎? 反疫苗運動是如何興起的? 疫苗會帶來哪些不良反應? …… 內涵豐富,科學與人文齊飛 體會疫苗是“隧道盡頭的光芒”。作為20世紀十項*偉大的公共衛(wèi)生成就之一,疫苗與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它是人類控制、終結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曾挽救了上億人的生命。 見證疫苗發(fā)展的跌宕歷程。從天花疫苗、狂犬病疫苗到乙肝疫苗、新冠疫苗,從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到組分疫苗、核酸疫苗,每一種新型疫苗的誕生,每一代疫苗技術的升級,都離不開科學家前赴后繼的堅守。 提升青少年的頭腦“免疫力”。疫苗的防護效果如何?接種疫苗是否安全?哪些人可以接種疫苗,哪些人又不適合接種?正確認識疫苗,真正接受疫苗,從根本上對新冠疫苗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并能運用自己的知識體系獨立思考。 實力在線,專業(yè)值得信賴 “心系科普”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擔任總主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領銜團隊傾力打造。 2021上海市優(yōu)秀科普作品、首屆“童閱中國”原創(chuàng)好童書《病菌簡史》姊妹篇,入選上海科普教育發(fā)展基金會資助項目。 全彩印刷,每一頁都很美 采用超大開本,震撼人心的視覺沖擊帶來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 。 100g東方書紙觸感平滑,色彩柔和,保護視力,再現百幅圖片的高清質感。 書名英文可謂點睛之筆,燙銀工藝象征疫苗是至暗時刻的一縷微光。
疫苗簡史 內容簡介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會接觸各類疫苗。疫苗既是人類醫(yī)學目前偉大的發(fā)明之一,也是預防控制各類傳染疾病很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就像一位忠實的勇士,時刻護衛(wèi)著人類的生命與健康。疫苗通過模擬病原體來訓練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使接種者產生對病毒和細菌的抵抗力,從而免受真正的病原體的威脅。本書深入淺出地解讀了疫苗的發(fā)現史、發(fā)展歷程及未來趨勢,同時采用史料呈現與通俗敘述相結合的方式,將十余種疫苗的研發(fā)故事娓娓道來,普及醫(yī)學和公共衛(wèi)生常識,既科學嚴謹又引人入勝,旨在幫助青少年讀者從小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認識疫苗接種的重要意義。
疫苗簡史 目錄
歷史上的疫情終結者
根除天花:一場載入史冊的勝利
巴斯德與首個實驗室人類疫苗
疫苗技術的進階之路
卡介苗的誕生:讓毒力再弱一點
“死”疫苗戰(zhàn)勝黑死病
“超級助攻”讓疫苗更給力
百白破疫苗:絕命毒師“鐵三角”
從滅活到結合:升級換代的肺炎疫苗
乙肝疫苗的進化史
疫苗與病毒的角逐
HPV疫苗:滾蛋吧!腫瘤君
兩種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瑜亮之爭”
進擊的流感疫苗:追趕病毒變異的腳步
同一種病毒,不同的疫苗
黃熱病疫苗:出國請?zhí)崆稗k理小黃本
HIV 疫苗的40年:革命尚未成功
安全與高效:疫苗的未來
打響疫苗安全保衛(wèi)戰(zhàn)
反疫苗運動:令人悲傷的誤解
未來已來:mRNA面面觀
疫苗簡史 節(jié)選
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或是叱咤賽場的急先鋒,或是妙手回春的杏林圣手,或是抽絲剝繭的神探。雖然他們都是聚光燈下的絕對主角,但放眼望去,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與支持。在人類與傳染病的抗爭史上,疫苗無疑是*具里程碑意義的發(fā)明之一,但它同樣不是“孤膽英雄”,佐劑就是疫苗的好幫手之一。 “佐劑”(adjuvant)一詞來源于拉丁語“adjuvare”,意思是“幫助”。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明白了接種疫苗的原理是通過注射部分病原體,指示免疫系統(tǒng)對其產生持久的免疫反應,以保護人體日后免受感染,但很少有人知道疫苗中可有效誘導免疫反應的重要成分——佐劑。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無名英雄。 神奇的“拉蒙調和物” 20世紀初,一個來自法國農村的年輕人在完成中學學業(yè)后,被阿爾福特獸醫(yī)學院錄取。從此,世界上多了一位偉大的獸醫(yī)及生物學家——加斯頓·拉蒙。 1911年,拉蒙加入了巴斯德研究所。1920年,他擁有了一間簡陋的實驗室,并在這里進行有關白喉疫苗的研究工作。有一次,在試驗一種新的白喉疫苗時,拉蒙偶然發(fā)現一些馬在接種疫苗后,注射部位出現了嚴重的膿腫,但同時也產生了更強的免疫反應。這一現象引起了拉蒙的興趣,為了促使這種情況發(fā)生,他開始嘗試往疫苗里添加各種奇怪的東西,比如木薯粉、淀粉、瓊脂、卵磷脂,甚至是面包屑。實驗非常成功,一部分注射了含有以上“拉蒙調和物”的疫苗的馬匹明顯產生了更多的抗體,從而能夠更好地抵御白喉。這就是*早的疫苗佐劑。不過當時科學家們并不清楚“拉蒙調和物”中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成分是什么,直到 多年后才發(fā)現只要含有鋁鹽,就能明顯增強免疫效果。從此,關于鋁鹽佐劑在疫苗中應用的研究大幕正式拉開。 不是所有英雄都身穿斗篷,比如加斯頓·拉蒙。這位法國獸醫(yī)因研發(fā)出白喉和破傷風疫苗而聞名于世,曾先后被提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多達155次,卻從未獲獎。佐劑的發(fā)現不僅說明了科學是一步一個腳印穩(wěn)步發(fā)展的,還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看似簡單的觀察可以變成宏偉的發(fā)現,即使它們的影響一開始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承認。*初,盡管佐劑功效顯著,但人們既不清楚它是如何起作用的,也不知道它為什么起作用,這導致大家對使用佐劑一直心存困惑,甚至引發(fā)了一些爭論。幸運的是,近年來科學技術以及人們對免疫系統(tǒng)工作原理的認識突飛猛進,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那些“不穿斗篷的英雄”。
疫苗簡史 作者簡介
褚君浩,半導體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 究員,華東師范大學教授,《紅外與毫米波學報》主編。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三次。2014年被評為“十佳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獲首屆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章。 張文宏,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主任,國家傳染病醫(y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y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兼公共衛(wèi)生專家組共同組長,上海市傳染病與生物安全應急響應重點實驗室主任。榮獲國家衛(wèi)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國家健康科普專家?guī)烊脒x者等稱號。長期從事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機制與診療研究,牽頭了國家多項傳染病重大專項課題,獲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市長質量獎等多項獎項。 王新宇,內科學博士。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yī)師、“旅行門診”主診醫(yī)師、浦東院區(qū)感染科執(zhí)行主任,國際旅行醫(yī)學學會認證醫(yī)師(CTH),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感染科醫(y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感染病臨床工作,擅長旅行相關感染病和熱帶病的診治。對輸入性傳染病的臨床特點和診治有較深入的研究,曾獲得2018年上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推拿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