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新文學的多元審美選擇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40027
- 條形碼:9787305240027 ; 978-7-305-2400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新文學的多元審美選擇 內容簡介
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是1999年12月首批入選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本書稿是該研究中心王愛松教授的個人學術論文自選集,通過梳理中國新文學的多元審美選擇,探討中國新文學發生發展的軌跡和規律。主要涉及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研究,如京海派論爭與南北文化差異、出版制度與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文學、傷痕文學研究等;當代作家作品研究,如張賢亮、王朔、王蒙、張煒、李銳等;文學敘事研究,如新潮小說的歷史敘事、軍事文學的形態、互文性與中國當代小說等。
中國新文學的多元審美選擇 目錄
京海派論爭與南北文化差異1
從神圣到屈辱:中國新文學中一個主題的興衰15
出版制度與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文學41
論抗戰時期國共兩黨文藝政策的分與合60
"傷痕文學"與生命政治82
知青作家創作立場的演變與分化103
新潮小說的歷史敘事113
軍事文學的三種形態128
重復與循環:中國當代小說中一種結構方式136
互文性與中國當代小說152
當代名作家的創作危機171
張賢亮:性與政治的糾纏186
王蒙:從單純到"雜色"199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218
張煒:獨白型小說的利與弊237
李銳:鄉土小說的空間形式249
跨國資本主義時代的"身體秀"268
烏托邦與歷史的多種可能性286
經典的高度與創新的焦慮308
展開全部
中國新文學的多元審美選擇 作者簡介
王愛松,文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曾為韓國延世大學訪問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思潮”、“小說敘事學”。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