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8434
- 條形碼:9787100168434 ; 978-7-100-16843-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精裝)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社會學方面的專業人士本書于1887 年**次印刷,1912 年再版,至 1935 年重印達八次之多。這本書使他獲得了很大的聲譽。其在社會學上的貢獻*主要的是用二分法的概念,從人類結合的現實中,抽象地概括出共同體與社會這兩種類型。本書的基本思想和概念,至今對于社會學仍然有很深刻的影響,是社會學的經典文獻。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精裝) 內容簡介
《共同體與社會》如同標題明確呈現的那樣,本書很鮮明的特征莫過于它采取了二元對立的結構、圍繞著“共同體”(Gemeinschaft)與“社會”(Gesellschaft)這對彼此相對的概念展開討論。本書的主體部分由三卷組成,依次是“關于主要概念的一般規定”(共同體的理論與社會的理論)、“本質意志與抉擇意志” 、“自然法的社會學基礎” ,它們分別從三個方面揭示了“共同體”與“社會”之間對立的意涵:卷在社會學的層面上刻畫了兩種人類結合的關系形態以及它們各自形成的共同生活秩序;第二卷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對應上述兩種共同生活類型的個體心理事實與原理;第三卷則透過法學和政治哲學的視野解讀了兩種關系類型背后的規范以及共同生活的法權基礎,其中又包含了雙重的自然法脈絡:重是私法層面的“共同體”或“社會”內部的人與人(“人法”)、人與財產(“物權法”)之關系的諸規范;第二重則是公法層面的、作為整體的共同體與社會為了維持自身所形成的法權秩序(“公社”與“國家”)。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精裝) 目錄
**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四版和第五版前言(附第三版前言摘錄)
第六版和第七版前言
第八版前言
**卷 關于主要概念的一般規定
主題
1,2.有機的與機械的形態—一般性的定義一辯護與命名
**章 共同體的理論
1.共同體的胚胎形式
2.胚胎形式的統一與完善
3.享受與勞動的交互關系
4.過度與抵消
5.威嚴—長者威嚴—強力威嚴—智慧威嚴溫情和敬畏
6.血緣共同體—地緣共同體—精神共同體親屬關系鄰里關系—友誼
7.父親的威嚴—王侯的威嚴—師傅的威嚴審判者的功能—公爵的功能—教士的功能
8.作為共同體之表現的威嚴和服務不平等的界限
9.作為共同體意志的共同領會—自然法—語言—母語—默認一致或家庭精神
10.自然統一體的劃分與重組民族—部族—氏族鄉村—行政區—村莊城鎮—行會—社團
11.相互占有與享受—對共同財產的占有與享受農田與家園
12.共同體的普遍傾向發展的模式首領與成員*后的統一體家
13.家內生活—三個層次—家內生活中的仆役
14.家政—灶火和餐桌—對交換的陌生
15.孤立的家—農民之家—城鎮之家—對城鎮和鄉村的補充—交換的形式
16.家的類比—村莊—村莊和邊區中的領主莊園—財產的關系
17.鄉村社團和公共地作為家政的社團—經濟的、共產主義的組織
18.城鎮作為共同體式的有機體—作為藝術的手工業—藝術與宗教—宗教的發展—宗教與藝術在城鎮中的功能—城鎮與商業
第二章 社會的理論
……
第二卷 本質意志與抉擇意志
第三卷 自然法的社會學基礎
附錄 結論與展望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精裝) 節選
古代力量與現代力量的對立、它們的發展與它們之間的斗爭是兩個文化總體及其群眾階層共同面對的東西。對此,我們自信已擁有極為豐富的認識一方面是較早的、南歐的古代文化,它的生命在雅典到達了頂峰,在羅馬隕落了 ;另一方面是較晚的、北歐的現代文化,它緊接著前者,并從前者那里汲取了許多內容、轉而 促進了自身發展,這就是北歐的現代文化不同于南歐的古代文化的地方。在各種事實與條件極不相同的情況下,我們仍能發現一致的發展進程,在這個普遍的、合乎規律的進程里,所有要素都為之做出了貢獻,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有隱蔽的、專屬于自身的歷史,每個要素的歷史部分地由整體的發展進程引起,部分地通過它自身的緣由實現,它參與到整體的發展進程中,或者阻礙或者促進了整體的發展進程。 借助前述的概念和認識,我們希望理解從上個世紀直到現時代以來的各種潮流與斗爭,并且超越現在,進一步地思考未來。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我們思索著日耳曼文化的整體發展。作為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它從羅馬帝國的廢墟里成長起來,伴隨著不斷形成的對基督教的普遍信仰,日耳曼文化在教會的推動力下興起,這個 過程既可被理解成不斷的進步,也可被理解成持續的衰退,正是在這個地方,日耳曼文化進程中產生出的這些對立,構成了我們研究的焦點。此外,同所有從往昔深處演繹出來的歷史相反,我們將抓住當前的時刻,將當前時刻視作我們考察的真正的、甚至必要的岀發點,就此來說,當前的觀察者掌握了無可替代的優勢,他們用自己觀察經驗的眼睛去審視正在發生的(geschehend)各種運動,即使被捆綁在時代的巖柱上,他們也能感受到正在走近的大洋(俄刻阿諾斯)之女們的聲音和芳香。
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精裝) 作者簡介
斐迪南?? 滕尼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早期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他于 1855 年 7 日 26 日出生于當時屬于丹麥王國的施萊茲維希州的一個小城豪巴而格,他的父母均是農民世家,生活比較富裕,他們為七個子女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之后,他們全家遷往胡蘇姆。滕尼斯在那里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年時代。1872年,有一段很短的時期,他在斯塔拉司堡學習,同年他換了一所大學讀書,稍后,又去耶那、萊比錫、柏林、波恩、基爾和杜賓根等許多城市的大學讀書,他所學的內容很豐富,有古典哲學、哲學、神學、教會史、語言學、考古學和藝術史,他的博士論文是考古學學習研究的成果。1875 年,年僅 20 歲的滕尼斯在杜賓根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在以后的歲月里,滕尼斯從事哲學研究,他對古典哲學感興趣。他和佛里德利希??保羅多年來建立了書信往來關系,在他的鼓舞下,滕尼斯對霍布斯的思想進行深入的研究。1881 年,他以研究霍布斯哲學成果受聘于基爾大學哲學系執教。他是德國社會學學會的創始人,著名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曾經擔任過他的學術助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