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文秘寫作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17494
- 條形碼:9787308117494 ; 978-7-308-1174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秘寫作第4版 內容簡介
《文秘寫作(第四版)》根據文秘工作的實際需要,著重闡述文秘寫作的基礎知識及文秘工作中的常用的一些文體的寫作特點、寫作要求與基本體式。 《文秘寫作(第四版)》包括黨政公文、事務文書、經濟文書、傳播文體、社交文書五章,各章又含若干節目,分別闡述各種文體的寫作要求與注意事項。各節在述介文體寫作知識的同時,結合相應的示范性例文進行簡要的評析,有助于提高讀者的文秘寫作的實際能力。 此次修訂,《文秘寫作(第四版)》主要根據2012年《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將黨政公文合二為一,全書作了較大調整,更新了大量例文。
文秘寫作第4版 目錄
**節 黨政機關公文的含義、特點、分類和作用
第二節 黨政機關公文的格式、行文規則和語言運用
第三節 決議決定命令(令)
第四節 公報公告通告
第五節 通知通報議案
第六節 報告請示
第七節 批復意見
第八節 函紀要
附錄一 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
附錄二 黨政機關公文格式
第二章 事務文書
**節 概述
第二節 計劃
第三節 總結
第四節 調查報告
第五節 簡報
第六節 工作規約文書
第七節 行政訴訟公文
第三章 經濟文書
**節 概述
第二節 合同
第三節 經濟活動分析報告
第四節 市場預測報告
第五節 町行性研究報告
第六節 經濟論文
第七節 審計報告
第八節 財務分析報告
第九節 股份公司年度報告
第十節 涉外商務文書
第四章 傳播文體
**節 概述
第二節 消息
第三節 通訊
第四節 廣告
第五節 啟事聲明
第六節 說明書
第七節 新聞短論
第八節 申論
第五章 社交文書
**節 概述
第二節 慶賀辭
第三節 祭吊辭
第四節 邀聘辭
第五節 慰謝辭
第六節 迎送辭
第七節 題贈辭
第八節 演說詞
文秘寫作第4版 節選
《文秘寫作(第四版)》: 四、調查報告的寫作要求 (一)材料與觀點的結合 調查報告要讓事實說話,運用適當的材料來說明觀點是它的文體要求。從豐富的事實材料中引出觀點是它的一個寫作特點。 調查報告運用的材料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 1.綜合材料。這是對原始材料經過整理歸納,對有關情況進行概括的材料。它不是具體的個性材料,而是反映普遍的傾向或問題的材料,具有“面”的廣泛性。例如,陳云同志的《青浦農村調查》,反映了農民的四條意見:吃不飽;干部瞎吹,生活特殊化;干部瞎指揮;生產沒組織好。這些意見并沒指明是哪個農民說的,哪個村子存在這種情況,而是概括了當時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 2.典型材料。這是富有個性特征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個別具體的實例。例如,1980年9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的《不要讓子孫后代埋怨我們》,調查了北京河流污染情況,在概括了900公里的河渠受污長度達400多公里的總情況后,又分別列舉萬泉河等五條河流受污的具體實例,有力地說明污染之嚴重,從而突出了基本觀點:治污工作迫在眉睫,不要讓子孫后代罵我們。這樣把概括材料與典型材料結合運用,有面有點,很有說服力。運用典型材料必須精心選擇實例,要從大量材料中選取幾個*能說明觀點而又個性鮮明的個例。 3.對比材料。這是通過縱橫、今昔、正反等對比,用來說明觀點的材料。如某地一小學危房失修,無人過問,而緊鄰的廟宇卻耗費重資,裝修得金碧輝煌,同時同地的截然不同的情況對比,鮮明反映出該校所在鄉鎮沒有真正重視發展教育事業。 4.數據材料。運用精確的數據,有助于定量分析,進而揭示事物的本質。 上述四種材料在調查報告中常互相配合,從多方面反映真實情況,表述觀點。 調查報告不是先有既定觀點,再去拼湊材料來“對號入座”,而是從對大量材料的分析中認識本質,自然形成觀點。它的材料與觀點是有機的統一。因此,它的觀點不是憑空而立,而是有適當材料的有力支撐;而一旦形成觀點,又對材料起支配作用。這樣,在寫作中尤須防止觀點與材料割裂,在強調讓事實說話的同時,又必須防止羅列現象、堆砌材料的毛病。例如,有一篇關于青少年犯罪情況的調查,列舉了許多情況,填了許多數據表格,諸如青少年罪犯在全體罪犯中占的比例,青少年罪犯的年齡檔次及各檔的比例,犯罪的幾種類型,初犯與重犯的比例,男性與女性的比例,待業年限的長短,罪犯的家庭職業一覽等等,好像材料很豐富,但各種數據、各種情況相互之間缺少內在聯系,也看不出通過這些材料要說明什么問題,造成材料淹沒觀點的弊病。有材料而無觀點,有觀點而無材料,或材料不能說明觀點,都是調查報告寫作的大忌。 (二)夾敘夾議,敘議結合 敘議結合是調查報告的主要表達方法。要“報告”,就必須述介有關事實或情況,要用敘述的方法,而且敘述性文字占較多篇幅;但調查報告又必須透過現象,分析研究,揭示實質,得出結論,這就必須運用議論的方法,而且以對事實的議論來回答問題為旨歸。因此,在調查報告中,敘述與議論兩種表達方法缺一不可。只敘不議,缺乏深度,流于表象復述;只議不敘,缺少血肉,流于空泛籠統。敘述與議論在調查報告中又不是刻板地分成先敘后議或先議后敘的兩大塊,它們常常是交叉運用,有機結合。邊敘邊議、兩者交融滲透是常用的方法。 例如,例文關于“新工荒”的調查報告一文,既述介了各地招工、用工的基本情況,又分析了“新工荒”的特點及其產生的原因,敘議相兼。可以說,調查報告中,敘述情況是議論的依據與基礎,議論是對所敘內容的深化與提高,使“報告”與“研究”結合,反映客觀規律。 (三)結構適體 調查報告的結構沒有固定不變的格式,一般包括標題、前言、主體、結語等幾個部分。 1.標題。調查報告的標題常用以下幾種寫法: **種是直接標明調查對象或主要問題,再加上“調查”字樣。如《青浦農村調查》、《老勞模生活情況調查》等。也有的以“考察報告”、“調查札記”來代替“調查”二字。如《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城市居民住房情況調查札記》等。 第二種是揭示主題式的標題。這類標題或表明觀點,或概括中心內容,可以用單行標題,也可以正副標題結合。如《把知識分子作為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改革、開放中建設精神文明——深圳、珠海兩市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調查報告》等。正副標題并用的,一般正標題揭示主旨,副標題如**種標題的寫法。 第三種是提問式標題。如《中小學生的體質為什么下降?》、《××山區怎樣依靠科技走上致富之路?》等。 ……
文秘寫作第4版 作者簡介
余藎,浙江臨海人,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1961年畢業于杭州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現為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常務理事。著有《中國詩學史綱》、《白居易與西湖》等,主編《秘書業務知識叢書》,參與編撰《古文鑒賞大辭典》、《唐宋詩詞評析辭典》、《詩詞曲賦名作鑒賞大辭典》、《公文寫作教程》等。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