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華洋關系視野下近代民族保險業發展研究(1875-1937)(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34229
- 條形碼:9787010234229 ; 978-7-01-02342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洋關系視野下近代民族保險業發展研究(1875-1937)(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14年度一般項目,項目批準號為14BZS037,2020年10月以“良好”等級獲結項,結項證書號為20204274。 書稿以民族保險業為研究對象,以華洋關系為主軸線,對近代(抗日戰爭以前)民族保險業發展的歷史作了系統探討,在此基礎上,對事關民族保險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問題,如民族本位問題、政府角色問題、國民的保險認知與保險教育問題、保險欺詐等問題展開論述,并以閩粵“人壽小保險”和廣州的“火險聯保”為例,對當時中國國情制約下的民間保險應對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中外關系、傳統和現代等問題展開論析。同時,對民國時期發生在廣州的南關火險賠償案這一保險糾紛個案進行專門研究,通過透視此案中保險公司、投保商戶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一定程度重現民國時期廣州的保險生態,由此窺探近代保險業發展與社會轉型之間的互動關系,從而有助于豐富和深化對近代保險史乃至金融史、經濟史的認識和把握,為當下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傳播歷史智慧,提供歷史啟示和借鑒。
華洋關系視野下近代民族保險業發展研究(1875-1937)(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歷史) 目錄
華洋關系視野下近代民族保險業發展研究(1875-1937)(國家社科基金叢書—歷史) 作者簡介
楊錦鑾,女, 1970年3月生,歷史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1年湖北科技學院歷史專業畢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97年7月華南師范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10年6月中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迄今發表論文十多篇,主要有:《買辦與近代民族保險業的初創》,《史學月刊》2008年第8期;《合作與歧異:容閎與曾國藩關系之探討》,《蘭州學刊》,2007年第8期;《晚清“中體西用”文化觀演變的階段性特征探論》《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近代中國保險思想啟蒙述論》,《湖北社會科學》2006年第10期;《戊戌維新時期“中體西用”論的分流》,《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張之洞政治性格的矛盾性多變性芻議》,《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試論戊戌維新中的張之洞》,《荊州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第6期;《高校研究性教學的探索與思考》,《高教研究與實踐》2003年第4期;《“火險聯保”:清末民初廣州民間社會的保險應對》,《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參編韋慶遠等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廣東省社科基金項目多項。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