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十四五”科學技術應用預測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61475
- 條形碼:9787112261475 ; 978-7-112-2614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十四五”科學技術應用預測 內容簡介
本書在系統梳理和總結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十三五”科技發展成果的基礎上,圍繞信息技術、通信和航空航天技術、材料技術、人居健康與安全技術、生態環保技術、綠色能源技術、綠色建造技術、綠色金融及中介服務技術等8項重點技術,對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十四五”科技發展進行預測。 預測面向國際前沿科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深入分析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綠色和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挑戰,服務制造強國、安居中國、城鄉治理的重大科技需求,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創新性和可操作性。
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十四五”科學技術應用預測 目錄
1 緒論
1.1 “十三五”科技發展回顧
1.2 “十四五”科技發展預測
2 信息技術
2.1 城市信息基礎設施技術
2.1.1 人工智能技術
2.1.2 區塊鏈技術
2.1.3 云計算技術
2.1.4 大數據技術
2.2 城市融合基礎設施技術
2.2.1 邊緣計算技術
2.2.2 城市物聯網技術
2.2.3 虛擬現實建筑仿真技術
2.2.4 建筑結構智能傳感技術
2.2.5 智能建筑新型傳感技術
2.2.6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
2.3 城市信息物理系統技術
2.3.1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
2.3.2 城市信息模型(CIM)技術
2.3.3 數字孿生城市技術
3 通信和航空航天技術
3.1 現代通信技術
3.1.1 5G通信技術
3.1.2 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技術
3.2 導航定位技術
3.2.1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3.2.2 室內場所導航技術
3.2.3 室內高精度定位技術
3.2.4 北斗監控與預警技術
3.3 測量和遙感技術
3.3.1 航空航天遙感技術
3.3.2 雷達遙感技術
3.3.3 航空測繪技術
3.3.4 高精度視覺測量技術
3.3.5 機載激光雷達技術
3.3.6 無人機技術
3.3.7 AI測量技術
4 材料技術
4.1 結構材料技術
4.1.1 高性能金屬材料技術
4.1.2 高性能水泥基復合材料技術
4.1.3 膜材料技術
4.1.4 高性能纖維材料技術
4.1.5 新型木質復合材料技術
4.1.6 新型地下管線材料技術
4.1.7 建筑玻璃技術
4.1.8 超高性能混凝土技術
4.2能材料技術
4.2.1 表面涂層材料技術
4.2.2 防火和阻燃材料技術
4.2.3 建筑節能材料技術
4.3 裝修材料技術
4.3.1 建筑陶瓷技術
4.3.2 高分子材料技術
4.4 新材料技術
4.4.1 納米材料技術
4.4.2 石墨烯材料技術
4.4.3 氣凝膠材料技術
4.4.4 相變儲能材料技術
4.4.5 智能材料技術
5 人居健康與技術
5.1 社區衛生健康技術
5.1.1 健康大數據采集與監測技術
5.1.2 公共衛生遠程監控預警技術
5.1.3 公共衛生立體感知防控技術
5.1.4 社區智能診療服務技術
5.1.5 街區健康服務綜合體技術
5.1.6 居家遠程診療新技術
5.1.7 城市健康食品儲供銷技術
5.2 宜居康養智能建筑技術
5.2.1 智能住宅技術
5.2.2 健康建筑技術
5.2.3 健康光環境提升技術
5.3 社區公共空間健康技術
5.3.1 共享交通融合技術
5.3.2 適老親幼增強技術
5.3.3 社區更新技術
5.3.4 生活垃圾社區處置新技術
5.3.5 消防與預警救助方艙技術
6 生態環保技術
6.1 城鄉綠色建筑技術
6.1.1 綠色街區規劃設計評價技術
6.1.2 市政設施建造運行評價技術
6.1.3 生態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6.1.4 植物與建筑融合技術
6.2 城鄉水系統循環利用技術
6.2.1 水系統規劃與節水用水技術
6.2.2 雨水徑流污染控制技術
6.2.3 城市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技術
6.2.4 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技術
6.2.5 排水管道綜合檢測技術
6.2.6 城市智慧水務技術
6.2.7 寒區微生物污水處理技術
6.3 城鄉飲用水保障技術
6.3.1 飲用水水質改善技術
6.3.2 供水廠凈水工藝優化技術
6.3.3 供水管網輸配控制技術
6.3.4 二次供水水質保障技術
6.4 城鄉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技術
6.4.1 環衛作業裝備智能化技術
6.4.2 環衛設施運營控制技術
6.4.3 固體廢棄物一體化處置技術
6.4.4 污水污泥處理技術
6.4.5 污水處理廠污泥利用技術
6.4.6 瀝青路面再生技術
6.4.7 廢舊輪胎聲屏障開發利用技術
7 綠色能源技術
7.1 建筑節能技術
7.1.1 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技術
7.1.2 圍護結構能提升技術
7.1.3 零能耗建筑技術
7.2 城市天然能源技術
7.2.1 城市風電能技術
7.2.2 太陽能技術
7.2.3 海洋能技術
7.3 城市再生能源技術
7.3.1 生物質能源技術
7.3.2 深層地熱能技術
7.3.3 氫能技術
7.4 城市能源綜合利用技術
7.4.1 區域建筑能源互聯技術
7.4.2 建筑與設備綜合調適技術
7.4.3 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技術
7.4.4 低壓直流建筑技術
7.4.5 智能微電網技術
7.4.6 多能源耦合供熱技術
8 綠色建造技術
8.1 智能化生產技術
8.1.1 預制部品部件信息化技術
8.1.2 智能建造定位技術
8.1.3 3D打印建筑技術
8.1.4 建筑施工機器人技術
8.1.5 板材安裝建筑機器人技術
8.1.6 高層建筑機器人技術
8.2 裝配式建造技術
8.2.1 裝配式建筑建造技術
8.2.2 裝配式模塊化組合建筑技術
8.2.3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技術
8.2.4 鋼木組合裝配式建筑技術
8.2.5 BIM裝配式建筑技術
9 綠色金融及中介服務技術
9.1 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綠色金融支持項目類別
9.1.1 綠色建筑
9.1.2 超低能耗建筑
9.1.3 建筑可再生能源應用
9.1.4 既有建筑節能及綠色化改造
9.1.5 海綿城市建設
9.2 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綠色金融支持工具
9.2.1 綠色信貸
9.2.2 綠色債券
9.2.3 綠色基金
9.2.4 綠色保險
9.2.5 碳金融
9.2.6 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r/> 9.3 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綠色發展有關指數評估方法
9.3.1 綠色發展指數
9.3.2 建筑工程造價指數
9.3.3 住宅產業化指數
9.3.4 建筑可持續發展指數
9.3.5 ESG綠色指數
9.3.6 城市體檢指標體系
9.4 建筑綠色化投融資動態評價方法
9.5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建設
9.5.1 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主要職責
9.5.2 成果轉化服務主要模式
9.5.3 成果轉化服務機構的激勵機制
9.5.4 成果轉化服務保障機制
10 展望與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