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漫漫朝天路——明末朝鮮使臣海路使行研究(登州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5589
- 條形碼:9787520385589 ; 978-7-5203-855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漫漫朝天路——明末朝鮮使臣海路使行研究(登州卷) 本書特色
本書為韓國教育部全球韓國學新芽型項目(AKS-2017-ICN–22300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自有文獻記載以來,韓中兩國之間就一直存在著多種形式的使臣往來。特別在朝鮮時期,伴隨更為頻繁的使臣往來,出于記錄相關時間和空間的目的,使臣們留下了數(shù)量眾多的使行文獻。1621年至1630年間,朝鮮使臣團利用“明清交替之際的登州-山東航海路線”前往北京或路經(jīng)登州的共有22次。這其中,有15次朝鮮使行團中20余位使臣的40余種使行文獻(包括與朝鮮使臣同行船員所畫的記錄畫)存世。本書以這40余種海路使行文獻(一名朝天錄)為研究對象,在考證并重構朝鮮使臣登州海路使行路線的基礎之上,從人文地理學或文學地理學的角度出發(fā),從人文地理學及文學地理學的角度出發(fā),結合實地田野考察、采訪各地地方史志研究者和普通民眾、文獻考證等多種手段,重構明末朝鮮使臣的使行路線。
漫漫朝天路——明末朝鮮使臣海路使行研究(登州卷)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由中韓兩國學者協(xié)同合作。在整體爬梳三十余種明末朝鮮使臣海路使行文獻的基礎上,作者從人文地理學角度出發(fā),結合文獻考證、田野調(diào)查、訪談等多種手段,重構了明末朝鮮使臣的使行路徑(山東登州府段),較全面、如實地再現(xiàn)了明末朝鮮使臣視域中的中國文化空間。
漫漫朝天路——明末朝鮮使臣海路使行研究(登州卷) 目錄
緒論
**章 黃城島至廟島
**節(jié) 黃城島
第二節(jié) 鼉磯島
第三節(jié) 珍珠門(真珠門)
第四節(jié) 廟島(沙門島、沙門)
第二章 登州府、登州水城、登州城
**節(jié) 登州府
第二節(jié) 登州水城
第三節(jié) 登州城
第三章 登州城至黃縣東界
**節(jié) 杏花村(陳尚書杏花村)
第二節(jié) “疊石浦”欛門
第三節(jié) “蓬縣仙觀”坊表(“蓬瀛別區(qū)”欛門)
第四節(jié) 山店
第四章 黃縣東界至黃縣城
**節(jié) “萊山聳翠”欛門(“萊岳具瞻”坊表)
第二節(jié) “淳于故里”里門
第三節(jié) 黃河(黃水)、“太史遺風”坊表
第四節(jié) 黃縣城
第五章 黃縣城至黃山館驛
**節(jié) “古士鄉(xiāng)城”牌榜、“盧仙勝跡”坊表、稚乃河
第二節(jié) “北馬重鎮(zhèn)”坊表
第三節(jié) “麻姑仙里”坊表、廣河、徐卿城
第四節(jié) 黃山驛(黃山驲、黃山館)
第六章 黃縣黃山館驛至萊州府掖縣東界
**節(jié) “東牟首邑”坊表、溪河
第二節(jié) 新店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漫漫朝天路——明末朝鮮使臣海路使行研究(登州卷) 作者簡介
王珂 山東淄博人,韓國國立公州大學文學博士,濰坊學院朝鮮半島語言文化研究所所長、朝鮮語系負責人。主持韓國教育部***課題兩項,參與省市級課題多項,出版專著多部,發(fā)表論文十余篇。
- >
山海經(jīng)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jīng)典常談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