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芯片陷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0876
- 條形碼:9787521730876 ; 978-7-5217-3087-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芯片陷阱 本書特色
本書是《美國陷阱》的姐妹篇,全面揭露了比肩臉書和谷歌的法國“國寶”企業金普斯如何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控制和瓦解。金普斯創始人馬克·拉敘斯親身回顧企業誕生、發展與消亡的全歷程。解密美國中央情報局如何通過不正當的經濟手段,迫害企業創始人,并向企業輸送有軍方或情報背景的高管人員,從而操縱、瓦解他國高科技企業,竊取信息和數據資源。 隱秘的經濟戰中,企業如何保護自己?“金普斯事件”之后,馬克·拉敘斯痛定思痛,總結經驗教訓,提出一系列措施建議,教會企業正確防范各種風險和打壓,免于跌落他國陷阱。 業內重磅推薦人: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2020年度IEEE產業先驅獎獲獎人魏少軍,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前總裁,郵電部、信息產業部科技委前委員徐名文,中國股權投資家聯盟名譽會長、2010福布斯中國*佳創業投資人、協同創新基金創始人、董事長李萬壽等重磅推薦。他們是中國半導體行業領頭人、中國電信行業及標準開拓者、中國創投界開山鼻祖,他們對于本書的推薦有助于引導讀者在更高的層次上去思考中國科技和中國芯片的未來之路。
芯片陷阱 內容簡介
金普斯是全球領先的芯片卡制造商,每年生產超過10億張卡。金普斯在37個國家和地區運營,在全球設有11個生產工廠和4個研發中心。馬克·拉敘斯是金普斯的創始人,他花了近40年時間致力于設計和開發芯片卡,在他的推動下,金普斯的芯片卡一經問世,便進入全球數十億人的口袋中。然而金普斯的巨大成功吸引了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注意力,其意識到一旦掌控了這家全球領先的芯片卡制造商,便能擁有巨大的情報偵察能力。美國中央情報局千方百計通過德太投資集團收購并控制了金普斯,并粗暴地趕走了馬克·拉敘斯,甚至對他施加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 在本書中,馬克·拉敘斯以其親身經歷詳細介紹了美國為一己私欲,控制、打壓外國高科技企業,迫害企業創始人的內幕故事,揭露了美國如何通過阻礙他國工業和高科技領域的繁榮,從而確保自己在經濟和政治領域凌駕于其他國家之上的丑惡嘴臉,以及在美國操控之下世界政治經濟體系的缺陷。同時馬克·拉敘斯還提出了一系列在商業活動中保護企業的措施,這有助于高科技企業了解他國的打壓和控制伎倆,避免跌落各種陷阱。
芯片陷阱 目錄
序 言
引 言 跳蚤與虱子
前 言 一段讓芯片卡成為21 世紀標志的驚人歷程
**章 新的時代開始了
從摩托羅拉到馬特拉
鐘表業進入電子化階段
微芯片的誕生: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物品
第二章 近朱者赤
金普斯非凡史詩的緣起
白手起家
微處理器的出現:見證時代的革命
結識西班牙:探索新開拓的土地
南美史詩:從格蘭德河到火地群島
灰色地帶:警惕危險線
商界風雨:一張被囫圇吞下的芯片卡
資金需求:業務增長有賴資金的支持
進取精神:一支與領導者并肩作戰的團隊
雨終虹現:以驚人的速度持續發展
第三章 上及天穹,下至地獄
躋身**企業的行列
世界正等著我們去開拓
征服亞洲市場
為中法合作服務
一步步跌落“美國陷阱”
致命一擊
法國21 世紀首個獨角獸公司的隕落
第四章 一起創造不一樣的未來
美國舊秩序面臨的眾多嚴峻問題
如何避免跌落他國陷阱
構想一個全新的商業世界
將我們的優勢與技術、人口和社會的主要趨勢相融合
中法共創美好未來
后 記
譯后記
芯片陷阱 節選
1989年,金普斯在華盛頓開設了辦事處,但美國市場接受新技術的過程比較緩慢。幸而在1991年,公司成功與懷俄明州政府合作,為其生產健康卡,打開了一點市場。 盡管如此,由于美國移動電話行業疲軟(美國使用的不是通用的GSM標準),加上美國銀行業不愿放棄他們傳統的磁條信用卡技術,金普斯在美國的發展受到阻礙。 我和我原來的管理團隊都很清楚,德太投資集團短期內的目標不是幫助金普斯進入巨大的美國市場,擴大公司規模(如其*初投資時承諾的那樣),而是要完全控制金普斯。 德太投資集團使出渾身解數,甚至為此不擇手段。 在德太投資集團的領導下,金普斯采取了總裁輪換制,幾年來換了四位首席執行官。部分改變是合理的,但公司因此首次出現了業績下滑的情況,這預示著公司可能要裁員。 在這種情況下,我與公司大股東——龐德文代表的德太投資集團,發生了正面沖突。 當另一位大股東匡特家族也站在德太投資集團一邊時(出于歷史原因,還與CIA有關,之后再做解釋),我終于被迫放棄掙扎,于2002年從董事會辭職。之后,德太投資集團擁有了絕對話語 權,任命了美國人亞歷克斯·曼德爾為首席執行官。 對于這一任命,有人表示反對,認為公司正試圖把戰略重心轉移到美國,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一次商業間諜活動。 實際上,后來發生的很多事都印證了這些觀點,但在這之前一切都是不可預測的。 亞歷克斯·曼德爾上臺 亞歷克斯·曼德爾是奧地利裔美國人,曾任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總裁以及CIA風險投資機構IN-Q-TEL的董事會成員,2002年9月,被德太投資集團任命為金普斯的首席執行官。 曼德爾也是BENS(美國服務國家安全的商業主管組織)的成員。BENS匯集了來自美國安全和國防領域的商業領袖,還有CIA代表和情報特工,龐德文也是成員之一。除此之外,曼德爾還是新保守派美國企業研究所的董事會成員。 然而,當曼德爾以首席執行官的身份與金普斯董事會成員見面時,他的上述身份并沒有出現在他的簡歷中。他后來的借口非常隨意且令人難以置信:都怪美國招聘公司的秘書不小心“遺漏”了他簡歷中的一行字。偏偏就是那一行字特別提到了他與CIA的關系。 之前,我面試他的時候,他很謹慎,沒有提到任何與CIA相關的事。 順便說一句,臉書的**批投資者中就有IN-Q-TEL,這是不是很有趣?間諜活動無孔不入。 貝恩咨詢公司的角色 貝恩咨詢公司(以下簡稱貝恩)主要為一些大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某些州政府提供管理咨詢服務,涉及的問題有:私募股權投資、公司戰略、財務、安全政策以及一些“敏感”問題。 眾所周知,作為*神秘的戰略咨詢公司,貝恩曾被稱為“20世紀80年代咨詢界的克格勃(蘇聯情報機構)”。 而且,在金普斯任職的大部分(或者全部)德太投資集團的代表都曾在貝恩接受過培訓。 此外,德太投資集團還委托貝恩向金普斯管理層提供若干戰略建議。然而,大多數建議都沒有被金普斯法國員工所接受,例如出售SkiData、停售電話卡。 他們還反對我提出的金普斯-銀捷尼科合并計劃。該計劃的目的是讓公司業務覆蓋全球所有銷售點的支付終端。 在電子交易中,金普斯有鑰匙而銀捷尼科有鎖,多好的機遇啊! 他們也反對我計劃的另一個項目——收購美國科進國際公司(以下簡稱科進)。該項目已就財務狀況進行過談判。科進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年輕公司,它由我的朋友謝明創立,工程師團隊都是在美國留學的中國人。如今,科進已經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處理生物識別大數據庫的專家,其成果在安全方面應用廣泛,如護照、安保、門禁。而且,他們同意加入金普斯。但對于美國政府及貝恩的咨詢師來說,眼睜睜看著我們法國公司搞戰略活動,顯然碰觸了他們敏感的神經。 貝恩與CIA和NSA(美國國家安全局)在許多對外問題上合作緊密,這一事實早已人盡皆知。 貝恩的現任總裁是奧里特·加迪耶什女士,她生于以色列,是以色列國防軍將軍的女兒,后加入了美國國籍。她還曾在以色列國防軍副參謀長辦公室任職。 在一次世界經濟論壇的采訪中,她的介紹詞僅為“服務于以色列情報部門”,即摩薩德。這一介紹真是不能更少了! 滑稽甚至令人震驚的是,法國政府*近委托貝恩幫助其擺脫新冠肺炎疫情的困擾。值得警惕的是,雖然貝恩慷慨地表示愿意向法國提供免費服務,但它們也因此獲得了一些將來可以利用的數據,難道這些數據沒有價值嗎? “9·11”事件的后果 兩架民航飛機炸毀了曼哈頓世界貿易中心的大樓,這是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恐怖襲擊事件。 事發后,時任總統小布什立即出臺了《愛國者法案》,旨在提高美國執法機關遏制、打擊恐怖主義的能力。 這次事件對國際社會產生了直接影響,西方國家紛紛把加強安全合作提上日程。各國情報局聯合起來(當然也包括法國),并在某種程度上賦予了CIA在國際上的無限權力! 因此,法國政府就無力保護金普斯免受德太投資集團的控制,而這正是CIA的一個陰謀。 對此,法國對外安全局(法國*大的情報局)的*高官員發表的聲明意味深長:“我們沒有證據證明美國已經控制了金普斯的技術,另外,我們與CIA向來關系友好。”這正反映了后“9·11” 時期的國際局勢。 然而,2018年4月7日,還是這些人卻說出了完全不同的話,他們開始在媒體上公開譴責美國控制法國技術。 可惜,對于金普斯來說為時已晚。 2018年,特朗普政府通過了“云法案”(《澄清海外合法使用數據法》)。該法案允許美國人以保護公共安全的名義“攫取”在其他國家或地區計算機服務器上托管的數據。簡言之,他們可以為所欲為。 受到德安華公司的調查? 在一次德太投資集團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召開的研討會上(我拒絕了與會邀請),一名德太投資集團的高管喝了幾杯后,告訴我的一位法國合作伙伴,說我的好日子到頭了,因為他們已經讓德安華公司調查我了。 德安華公司是美國一家專門從事安全風險調查的公司,總部位于紐約。他們或通過中介,或直接雇用偵探開展調查活動。 或許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和妻子在倫敦出行時總是被人一路跟蹤。當我們回頭時,跟蹤的人會立馬“躲進”電話亭里。或者趁我們不在的時候,多次“拜訪”我們在倫敦住的公寓,而且奇怪的是,經警方調查,門是從里面被砸開的。 好幾次,我的電腦和手機遭到了黑客入侵,甚至被盜。 龐德文還委托法國陽獅集團(法國*大的廣告與傳播集團),也就是他朋友莫里斯·列維的公司,調查我的隱私。他們還專門派應召女郎向我的一些熟人,包括幾個記者朋友探聽我的情況。 全球大規模有組織的SIM卡入侵行動 2013年,美國“吹哨人”愛德華·斯諾登向兩家英文媒體《華盛頓郵報》和《衛報》披露了其在CIA和NSA工作時獲得的機密信息。事發后,美國政府下令以叛國罪逮捕他,當時他身在中國香港,之后立即飛往俄羅斯避難。 據斯諾登披露,國安局聯合電信公司和一些歐洲國家政府,通過SIM卡實施了眾多全球性監控項目。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GCHQ(英國政府通信總部)與NSA合作之后,成功入侵了金普斯制造的卡片,通過SIM卡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攔截通信信息,比如在阿富汗、也門、印度、塞爾維亞、伊朗、冰島、索馬里、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GCHQ和NSA還聯合起來對日本、哥倫比亞和意大利“金普斯個性化中心”制造的卡片進行窺探。 NSA和GCHQ聯合成立的移動電話運營團隊(MHET),通過入侵金普斯的SIM卡,成功攔截和解碼了數十億次通話和短信,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全球規模*大的一次攔截行動。 此外,眾所周知,國家元首間的通信也未能幸免。甚至,在一次巴黎G7(七國集團)峰會期間他們的通信內容被公之于眾,逼得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一起,在鏡頭前向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控訴。 金普斯在全球擁有11家工廠、37家個性化中心,生產數十億張SIM卡。尤其是在中國,我們開展業務僅一年半后,就生產銷售了4.5億張金普斯卡。也難怪德太投資集團總裁——CIA和NSA的傀儡,那么迫切地想要控制金普斯了。 今天,我更加堅信,金普斯在中國大獲成功是美國人加速收購金普斯的決定性因素。 美國人知道,控制了金普斯的技術(尤其是我們的獨家數據庫),就等于掌握了數十億用戶的信息,這可比斯諾登公開NSA丑聞早了13年!實際上,當時的電信運營商和銀行機構都沒有管理持卡人個人數據的技術能力,因此卡片個性化、密碼管理、特定軟件安裝、后臺分配等活動都是由金普斯個性化中心完成的,因而,可以說這是一項重大的戰略活動,而且,它的利潤率非常高。 1998年,克林頓總統和拉丁美洲一個國家的總統簽署了一份協議,然后將這份協議保存在一張經過加密保護的金普斯卡片中。他得意揚揚地在鏡頭前展示,這更堅定了CIA和NSA控制金普斯的決心。 美國情報部門控制芯片卡是人類史上空前絕后的間諜手段。
芯片陷阱 作者簡介
[法] 馬克·拉敘斯(Marc Lassus),法國工程師及物理學家,獲得里昂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半導體行業專家,金普斯公司創始人。在馬克·拉敘斯的帶領下,金普斯很快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芯片卡制造商和信息安全方面的領先企業,后被美國中央情報局瓦解。目前他投身于一場新的科技變革,旨在為發展中國家獲取能源、水資源、教育資源以及發展適度規模的智慧農業研發創新性技術,并積極倡導一個更加公平、平衡的國際關系。 古文俊,畢業于深圳大學,公派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ESCP進修,獲得法國國立路橋學校(ENPC)MBA及法國馬賽第三大學國際法學院國際法雙碩士學位,曾任金普斯(后并入法國泰雷茲集團)總部亞太投資負責人,大唐電信總裁助理,創毅集團副總裁,賽伯樂投資集團產業資深合伙人,曾參與包括TD-LTE 基帶芯片在內的多項國家芯片領域重大專項,曾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曾任北京科學技術委員會特聘專家、中國互聯網協會特聘專家、TD-SCDMA 聯盟高級顧問。古文俊具有豐富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及投資經驗,并積累了廣泛的國際化產業資源及人脈。古文俊目前是協同創新資本聯席合伙人,負責中歐之間的產業及資本合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