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鐵血后衛董振堂/尋找英雄的足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156660
- 條形碼:9787551156660 ; 978-7-5511-566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鐵血后衛董振堂/尋找英雄的足跡 本書特色
讓閱讀者在潛移默化的感染中,學習英烈們的精神,汲取向上的力量,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熱愛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建立的新中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奮工作。 讓我們跟隨英雄的足跡,看看鐵血后衛董振堂的故事。
鐵血后衛董振堂/尋找英雄的足跡 內容簡介
本書以尋找董振堂事跡為主線的方式講述了董振堂將領一生的故事。內容沿著董振堂的出生娓娓道來,董振堂于1921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后參加馮玉祥的國民軍。在戰爭的經歷中,董振堂逐步加深了對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的了解與認識。1931年12月,他率部舉行了舉世震驚的寧都起義,加入紅軍,并加入中國共產黨。加入共產黨后參加贛州戰役、漳州戰役等,屢立奇功。為黨、為人民、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直至壯烈犧牲的光輝事跡。
鐵血后衛董振堂/尋找英雄的足跡 目錄
二、家仇國恨立遠志
三、東征西殺心茫然
四、人生漫漫覓星光
五、寧都暴動驚世界
六、初入紅軍顯身手
七、守無不固鐵后衛
湘江血戰
四渡赤水
扼守石板河
十過雪山
三過草地
華家嶺阻擊戰
八、榮辱得失信念堅
九、血戰高臺著榮光
十、高臺同哭鐵血魂
十一、世問誰不憶英雄
十二、碧血丹心昭后人
鐵血后衛董振堂/尋找英雄的足跡 節選
一、海河在這拐了彎提起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人們自然會想到湘江血戰的慘烈,想到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苦卓絕,想到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的紅軍戰士的勇敢頑強,但人們卻很少想到,這些勝利的背后,有一支后衛部隊。正是有了這支部隊的斷后保障,才使紅軍長征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紅軍長征時,在部隊流傳著一個著名的說法:林彪率領的紅1軍團擅長突襲和伏擊,彭德懷率領的紅3軍團善于正面進攻與近身肉搏,董振堂率領的紅5軍團是打阻擊的硬手。紅5軍團被人們稱為“鐵流后衛”,贊為“守無不固”“紅軍的鐵屁股”。這個部隊十過雪山、三過草地。紅軍長征中*悲壯慘烈的阻擊戰是紅5軍團34師的湘江血戰,西路軍*悲壯的戰役是董振堂率領的紅5軍團的高臺血戰。毛澤東贊他是“堅決革命的同志”。時間不會湮沒任何有功于歷史的人。2009年,董振堂被評選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近幾年,電影《血戰湘江》的火爆,電視劇《絕命后衛師》的熱播,央視《國家記憶》的一次次回顧,使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了紅5軍團和紅5軍。西路軍那段悲壯的歷史,更是一次又一次被人們提起。綿延千里的海河大堤,聚泜河、漳河、滏陽河、澧河、沼水河等十幾條河流之波,直通渤海,顯示著中華民族人定勝天戰無不勝的精神,這是一項充分顯示中華民族氣魄的水利工程,在新中國水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可是,當這條海河大堤走到新河縣西李家莊村西北時,忽然拐了個彎,繞過一小片墓地。之所以拐這個彎,不是因水流的高低,也不是因地勢的起伏,而是因為一個人。1963年8月2日至9日,華北地區連下七天大雨,海河流域暴發了歷史上罕見的特大洪水。保定、衡水、滄州共七個專區一百零二個縣(市)被淹農田五千三百六十一萬畝,被淹縣城三十六個,受災人口四千零七十九萬人,死亡五千三百多人。這場洪水,給河北省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八十多億元。災情發生后,毛澤東主席揮筆寫下:一定要根治海河!在災后的八個月里,毛澤東曾四次到河北視察災情。迅即,河北、山東、北京、天津各地浩浩蕩蕩的治河大軍,從太行東麓到渤海之濱,全面展開了根治海河的大會戰。這是一項國家大行動,其聲勢之大、規模之巨,前所罕見。河北省寧晉縣有一個三千多人的畢家莊,需要整體搬遷。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故土,誰也不愿意,村民們一商量,集體找到治理海河的有關領導問:“你們為了一個人的祖墳,而使海河繞道,我們一個村子數千口人,為啥就不能不搬?”縣領導說服不了村民,讓他們去找上級有關部門。他們*后竟然找到中央領導。中央領導說,你們全村人的功勞也沒他一個人的大,就憑這個!你們全村必須搬,而他的祖墳不能動。這一句話,使畢家莊的人一下子啞口無言。這個村里的人都知道,“他”叫董振堂。按照治理海河工程設計,董振堂的祖墳在海河泄洪道里。遇有洪水,必將沖毀墓地。地方領導于心不忍,特地逐級向上匯報。各級領導皆感到事關重大,無法決定。此事驚動了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毛澤東和周恩來共同指示水利部門:保護董振堂祖墓,大堤繞彎而過!于是,海河繞行,董氏祖墓完好地保存在泄洪道以外。2019年1月20日,筆者在董振堂的長孫董乃煌的引領下,來到董振堂家鄉——河北省新河縣西李家莊,拜謁董振堂墓。董振堂墓位于西李家莊西北方向,在滏東排河與海河大堤相接處。正是寒冬時節,百草枯萎,萬木肅靜,海河大堤上寂無行人。“董振堂將軍紀念碑”與董氏的幾位祖親石碑,有序地排列在海河大堤的彎背上。董振堂的墓碑高約二三米,前后依次排列的是董氏其他先人。若不是紀念碑上刻的“董振堂將軍之墓”字樣,誰都不會想到,這座樸實簡約的墓地里,競安葬著一位聲震中國革命史的一代名將。P1-3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