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萬千教育學前.觀察嬰幼兒的游戲圖式:支持和拓展兒童的學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35081
- 條形碼:9787518435081 ; 978-7-5184-350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萬千教育學前.觀察嬰幼兒的游戲圖式:支持和拓展兒童的學習 本書特色
1.幼兒教師和家長推薦閱讀游戲書,讀懂幼兒日常挑戰性行為的真正含義,了解幼兒自主游游戲的價值,學會放手讓幼兒自主游戲 2.全彩印刷、圖文并茂,85張高清彩圖+69個精彩案例描繪了幼兒游戲中很常出現的12種圖式行為 3.腦科學和兒童學習知識,揭示了幼兒的圖式游戲塑造了大腦,發展了心智,符合兒童的認知方式,實現了有效學習 4.“觀察—評價—計劃”循環,透徹地解析了每一種圖式行為是什么、為什么和下一步怎么做,從兒童視角出發支持兒童而非干預兒童,拓展他們的思維與學習 本書為我們打開了一扇認識嬰幼兒認?發展原理的新窗戶,幫助我們理解嬰幼兒在自主的游戲中所發生的主動學習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基礎。它讓我們深刻地意識到,嬰幼兒在各個不同的年齡段重復出現的12種圖式行為不是 沒有意義的,而是源于他們心智發展的需要,是他們正在不斷地形成新的經驗和能力。制止、干預或輕視兒童的圖式行為,有可能讓他們喪失很多的發展機會。 本書將教會我們放開手、靜下心來仔細觀察兒童,識別他們在自由活動中出現的圖式行為,從而了解他們的學習過程。我們將會發現,兒童的學習能力是何等巨大,學習潛能是何等不可思議,成.人總是想著教會兒童些什么卻又是多么徒勞無益! 運用圖式理論觀察、分析、支持和欣賞兒童的自主游戲時,我們將會感受到每一個兒童的快樂和幸福,體會到每一個兒童都是學習的天才和天生的科學家,這是真理! ——王化敏(原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秘書長)
萬千教育學前.觀察嬰幼兒的游戲圖式:支持和拓展兒童的學習 內容簡介
為什么孩子總喜歡把玩具車廂一節節連起來? 為什么孩子總喜歡在玩具隧道里穿來穿去? 為什么孩子總喜歡轉圈圈或者對轉動的玩具很好著迷? 為什么孩子總喜歡把卷紙拽得滿地都是? …… 以上兒童的重復性游戲行為,即為圖式行為。本書運用豐富的圖片和精彩的案例呈現了嬰幼兒經常出現的12種圖式行為,從腦科學知識和兒童學習規律入手揭示了圖式行為的巨大價值,并運用“觀察—評價—計劃”循環闡述了如何觀察、評價每一種 圖式游戲,以及如何計劃下一步的活動,拓展兒童的思維與學習。 只有理解兒童的圖式游戲,才能發現自主游戲的潛在力量和巨大價值,才能進一步支持兒童,而非干擾兒童!
萬千教育學前.觀察嬰幼兒的游戲圖式:支持和拓展兒童的學習 目錄
第1章 早期大腦的發育和兒童是如何學習的
早期大腦的發育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第2章 觀察兒童
觀察和注意什么
記錄觀察和學習紀錄
利用觀察所得的信息
第3章 連接圖式
是什么——觀察連接圖式
為什么——解讀連接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連接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4章 裝填圖式
是什么——觀察裝填圖式
為什么——解讀裝填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裝填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5章 中心和放射線圖式
是什么——觀察中心和放射線圖式
為什么——解讀中心和放射線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中心和放射線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6章 圍合圖式
是什么——觀察圍合圖式
為什么——解讀圍合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圍合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7章 包裹圖式
是什么——觀察包裹圖式
為什么——解讀包裹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包裹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8章 穿過邊界圖式
是什么——觀察穿過邊界圖式
為什么——解讀穿過邊界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穿過邊界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9章 定向圖式
是什么——觀察定向圖式
為什么——解讀定向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定向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10章 定位圖式
是什么——觀察定位圖式
為什么——解讀定位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定位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11章 旋轉圖式
是什么——觀察旋轉圖式
為什么——解讀旋轉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旋轉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12章 軌跡圖式
是什么——觀察軌跡圖式
為什么——解讀軌跡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軌跡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13章 變換圖式
是什么——觀察變換圖式
為什么——解讀變換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變換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14章 搬運圖式
是什么——觀察搬運圖式
為什么——解讀搬運圖式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搬運圖式
與其他圖式的關聯
第15章 兒童行為的再詮釋
是什么——觀察圖式行為
為什么——再次詮釋兒童的圖式行為
下一步做什么——拓展圖式行為
尊重兒童
第16章 總結
萬千教育學前.觀察嬰幼兒的游戲圖式:支持和拓展兒童的學習 節選
第5章 中心和放射線圖式 本章目標 本章將分享一些兒童的案例,他們喜歡把軌跡和旋轉這兩種圖式結合起來,比如,從中心向四周畫線,就?太陽光線一樣。本章將從活動和資源方面闡述如何拓展這類游戲。 是什么——觀察中心和放射線圖式 中心和放射線圖式是一個有趣的圖式,因為它結合了直線運動的軌跡圖式和圓周運動的旋轉圖式。想一想,兒童一般是如何畫太陽光線的。他們往往先畫一個圓,然后圍繞圓均勻地向外添加射線。你可以想象一下自行車輪胎上的軸心和放射狀的輻條,這也是一個典型的中心和放射線的形狀。想象一下我們是如何切比薩和蛋糕的,或者想象一下各種情況下被用來代表心情或陽光的太陽圖標,就會發現這些“太陽”和“輻條”形狀經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此外,圓螺釘及其四周連接的直線或者桿子,也呈現出中心和放射線形狀。 有些兒童熱衷于在紙上或用其他不同的材料畫出或創作這樣的圖像,他們也可能移動身體,將旋轉和擺動的動作結合起來。 杰登(3歲10個月)使用小棍子在泥里畫畫,他先畫了幾個圓圈,說:“看,這是腳印!”然后,他在圓圈上添加了一些線條,說:“看,爪子,爪子!這是‘咕嚕牛3’的腳印!”接下來,杰登移到一塊新的泥地前,畫了更多的圓圈和線條,并描述了他正在畫的“咕嚕牛”的腳印。 * * * 蒂娜(5歲)正在用建構材料(雪花片)從一個中心點出發創作線條。她沿著順時針方向圍繞圓形雪花片依次添加直線,直到用完所有可用的雪花片。 * * * 約翰(4歲2個月)正坐在美工區畫畫。他的老師注意到,他以前喜歡畫圓圈或者線條,但今天約翰把線條和圓圈組合起來畫了個太陽。他告訴老師,他已經畫了很多太陽。 * * * 莉迪婭(18個月)正在廚房里給媽媽“幫忙”,她用面團做了一些蛋糕。然后,她開始用吸管裝飾她的蛋糕,并反復把它們固定在蛋糕中,直到它們可以在蛋糕中豎起來。莉迪婭的媽媽鼓勵她玩這個游戲,并問莉迪婭:“它們是蠟燭嗎?這些是生日蛋糕嗎?”然后,她提議一起唱《生日歌》,并數一數有幾根蠟燭。 當兒童對圓周運動和直線運動都感興趣時,我們通常能識別出他們表現出的中心和放射線圖式。 我們可以看到兒童: ·旋轉玩具,然后放開,就像田徑運動中的鏈球項目; ·沿著地面或斜坡滾球; ·在繪畫活動中畫圓圈和直線; ·畫“太陽”; ·畫類似自行車輪胎的形狀; ·搭建一個從中心點伸出許多線條的作品; ·把衛生卷紙展開; ·用面團或黏土制作“生日蛋糕”或刺猬; ·用搟面杖搟面團或者黏土; ·蕩秋千; ·喜歡玩游樂場里既可以旋轉又能直線移動的游樂設施; ·玩吹泡泡游戲,兒童可能對泡泡的形狀和它們在風中的運動軌跡感興趣。 為什么——解讀中心和放射線圖式 杰登使用小棍在泥里畫畫,表明他對中心和放射線圖式很感興趣。留意一下,他是否對軌跡圖式和旋轉圖式也感興趣。我們不知道,杰登本來就想畫腳印,還是看到畫出的圖形后才決定它們是腳印。通過添加線條,他把圖畫與“咕嚕牛”聯系了起來。 蒂娜著迷于讓線條從每個圓形雪花片上伸展出來。她選擇使用的建構材料本身就適合呈現中心和放射線形狀,因為圓形雪花片可以與幾條直線連接。然而,并不是所有兒童都會自動地創造這種形狀。蒂娜有條不紊地把直線連接到中間的雪花片上,呈現出“太陽”的圖案。她就像一位科學家,運用手邊的所有材料有條理地創造每一種可能的圖案。 約翰很有趣,因為他在之前的游戲中已經表現出對畫線或畫圓圈的興趣。他畫的這幅畫意義重大,因為他把對線條和圓圈的興趣結合起來,并畫出了“太陽”。這是兒童繪畫能力發展中的一個典型現象。他們先是在隨意涂鴉階段胡亂涂畫,然后發展成有控制的涂鴉,比如,畫線條和圓圈。隨著兒童精細動作控制能力的增強和手部更加靈巧,他們畫的圓圈越來越圓。當兒童用繪畫表征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思考時,他們的有控制的涂鴉就有了意義。正是在有控制的涂鴉階段,兒童把畫線和畫圓的技能結合起來,正如約翰畫出太陽和太陽光線一樣。 凱茜·納特布朗說過: 當蜘蛛、輻條和陽光出現在兒童的繪畫里時,兒童就擁有了書寫多種語言的書面文本所需要的大部分符號。所以,兒童早期通過身體運動而發展的圖式行為,為他們書寫能力的*終形成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納特布朗所描述的“中心和放射線的形狀”恰恰是約翰的繪畫中呈現的,因此約翰的繪畫探索支持了他的書寫字母能力的發展,也將幫助他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成為書寫者。 莉迪婭把吸管插到“面團蛋糕”上,使整個蛋糕呈現出中心和放射線的形狀。值得注意的是,她是否也喜歡用其他方式表現這些形狀,或者對把面團揉成球或線條特別感興趣。莉迪婭的媽媽識別出這些形狀就是蠟燭和生日蛋糕。雖然我們不知道制作“生日蛋糕”是莉迪婭的想法,媽媽只是支持了她,還是這個想法是媽媽提出來的,但是,這個想法產生了,莉迪婭把面團操作活動和她對周圍世界的理解聯系起來,表征了她所熟悉的一個概念——“生日蛋糕”。這個圖式游戲讓莉迪婭重復著滾動和擠壓動作,以便把面團制作成蛋糕;也重復著鉗形抓握和手眼協調動作,以便把“蠟燭”插在合適的位置上。
萬千教育學前.觀察嬰幼兒的游戲圖式:支持和拓展兒童的學習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塔姆辛·格里梅(Tamsin Grimmer) 經驗豐富的早期兒童教育工作者、培訓師和顧問,研究方向為游戲、圖式、主動學習、促進兒童的積極行為和語言發展等。 譯者簡介 張暉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