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個案工作實務(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34763
- 條形碼:9787518434763 ; 978-7-5184-347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個案工作實務(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本書特色
本書選取了一個案例貫穿個案工作實務流程的各個環節,在個案工作每個流程的學習中,我們都將結合該案例,介紹該案例在此環節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從而讓學習者完整的體驗一遍個案工作實務的開展。 本書整合更新了部分內容,包括在項目二預估中增設了需求評估的內涵、需求評估的指標和維度這兩個任務,并在附錄部分增加了常用的個案工作評估量表;在項目四介入階段中,對原有的介入服務內容進行了整合,并增設了重建案主社會支持和開展個案管理這兩個任務。
個案工作實務(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個案工作實務流程分為接案、預估、計劃、介入、結案等五個模塊,每個模塊根據該實務環節的工作重點和崗位核心能力進行分解為若干個學習任務,每個任務都包含了任務描述、任務目標、導入活動、知識介紹、活學活用、案例分析、課 堂練習和學習資源等八個板塊。
個案工作實務(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目錄
目 錄
導引
項目一 接案
任務1:進行初次接觸
任務2:遵循個案工作的基本原則
任務3:建立良好的專業關系
任務4:撰寫接案報告
項目二 預估
任務1:需求評估的內涵
任務2:需求評估的指標和維度
任務3:需求評估的方法和技巧
任務4:撰寫需求評估報告
任務5:撰寫個案服務記錄
項目三 計劃階段
任務1:制訂輔導目標
任務2:制訂工作計劃
任務3:簽訂工作契約
項目四 介入階段
任務1 緩解案主情緒困擾
任務2 改變案主的問題行為
任務3 對案主的不合理信念進行澄清
任務4 改善案主周圍環境
任務5 重建案主社會支持
任務6 開展個案管理
項目五 結案評估
任務1:總結評估
任務2:結案
任務3:撰寫結案/轉介報告
附錄1:個案工作系列文案
附錄1.1:接案報告
附錄1.2:需求評估報告
附錄1.3:個案工作計劃
附錄1.4:個案服務記錄
附錄1.5:結案/轉介報告
附錄2:常用量表
附錄2.1:基本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
附錄2.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能力(IADL)
附錄2.3:壓力指數測評(PIT)
附錄2.4簡化版認知量表(SPMSQ)
附錄2.5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
附錄2.6 生活事件量表(LES)
個案工作實務(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節選
知識介紹 在社會工作實務中,評估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英文中,assessment和evaluation都有評估的含義,不過,assessment一般指事前評判,稱為預估;ebaluation一般指事后評估。旦在中文中,“評估”一詞包含了上述兩種含義,是指對某一現象進行測度和評價的過程。需求評估在英文中稱為“needs assessment”。其中,“needs”意指需求,“assessment”具有知曉、了解、評價、個別化和斷定的含義,是運用于所有專業學科中的分析和判斷的過程。 由此可見,需求評估是一種事前評估,是指在社會工作服務開始前,采取科學的社會調查方法進行資料收集,以確定案主遭遇的問題、測量他們的需求、評定他們擁有的資源以及面臨的阻礙,從而形成下一步工作計劃的過程。通常,針對個人和家庭的預估就是需求評估。它是個案工作服務的出發點,工作計劃、服務方案、服務執行、服務成效都源于此。需求評估做不好,后續的服務就不可能做好。 從上述對需求評估的概念界定中,我們可以分析出如下概念要素,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需求評估的含義。 一、評估主體 評估主體通常也稱界定主體,即誰來評估、界定服務對象有需求?有什么需求?埃費把界定主體分為三類: 一是社會成員界定的需求。社會成員就是我們的服務對象,這是基于調查而進行的需求表述,也就是在需求評估中,服務對象自己對自己存在的需求所進行的界定。例如,案主覺得自己經濟狀況很糟糕,希望能辦理低保。 二是照顧者界定的需求。照顧者是社會工作者、社區工作者、社會服務人員等人士,照顧者界定的需求是指照顧者收集完相關信息后而總結的需求。例如,社會工作者在探訪高齡獨居老人時發現,老人家中電線裸露、電器老化、常用藥品過期,存在著較大的居家安全隱患,需要及時排查并確保老人居家安全。 三是實務人員推斷的需求,實務人員指政府行政管理者、社會政策制定者、社會研究者等,通過比較分析人口普查數據、社會福利設施使用、服務對象相關資料進而發現案主需求。例如社會研究者通過調查發現兒童青少年應當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其中,小學生須保證每天10小時、初中生須保證每天9小時的睡眠。
個案工作實務(第2版高等職業教育社會工作系列教材) 作者簡介
鄭軼,中共黨員,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副教授,社會工作師、心理咨詢師,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教研室主任、專業帶頭人,重慶市民政局社會工作專業督導。承擔《個案工作》《社會工作方法》等多門專業課程的教學;主持省部級課題2項、市級課題2項、校級課題3項;主研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5項;負責《個案工作》合格課程、微課、在線精品課建設;主編教材3部,參編教材4部,公開發表論文8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