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文明通鑒與文化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8219
- 條形碼:9787100198219 ; 978-7-100-19821-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明通鑒與文化創新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高校中文、歷史、哲學本書為“第二屆饒宗頤文化論”的成果匯編,以“文明通鑒與文化創新”為主題,圍繞“中外人文傳播與互鑒”“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融通”“先行示范區與人文灣區建設”“饒學研究的時代價值”“文明通鑒與人文話語的創新表達”等議題,開展了多角度跨學科的理論研討,既有傳統人文論題如宋崖山祠對猶太文明傳承的啟示、十三行行商與清代戲曲關系考、周易參同契考等,也有文化共同體及其話語表達、灣區文化建設、饒學研究、香港青年國家認同等,視域廣,跨度大,提出了富有積極意義的文化創新觀點,對繼承饒宗頤精神具有現實的示范和推進作用。
文明通鑒與文化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文明通鑒與文化創新”為主題,圍繞“中外人文傳播與互鑒”“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融通”“先行示范區與人文灣區建設”“饒學研究的時代價值”“文明通鑒與人文話語的創新表達”等議題,開展了多角度跨學科的理論研究與探討,共收錄22篇文章,強調當代的人文學者要對不同的文明體系、文明階段、文明形態和文明思想等要素進行貫通參照,求同存異,集合優質要素,以文化創新淬煉提取有效的文明之藥,應對文明發展的復雜難題和近期新的挑戰。
文明通鑒與文化創新研究 目錄
文明通鑒與普惠文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路徑??????????????????????????????劉洪一/ 1
文明對話與文化共同體的建構??????????????????????????????????????????????景海峰/ 14
深圳文化快速發展的創新路徑與精神內涵??????????????????????????????????????吳俊忠/ 23
中國和西方傳統中“法律”概念辨析fa,ming,lü,lex,nimos,jus ????????????汪德邁/ 28
永朝崖海——宋崖山祠對猶太文明傳承的啟示????????????????????????????????林 艷/ 30
中印“水鳥運魚”類型故事源流探析??????????????????????????????????????????王偉均/ 38
“海外紅學”緣起、流變與意義????????????????????????????????????????????張??惠/ 49
身份的焦慮——中國古代對于“文人”的認同與期待 吳承學????????????????????沙紅兵/ 63
《周易參同契注解》的丹道易學????????????????????????????????????????????問永寧/ 90
孔孟“孝”論的歷史淵源和倫理內涵????????????????????????????????????????郭??杰/ 103
從“性本合”到“仁不離制”——中國哲學視域下的《兩界書》“內圣外王”思想??王順然/ 116
十三行行商與清代戲曲關系考??????????????????????????????????????????????????陳雅新/130
事實??理論??策略:鮑曼對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批判????????????????陶日貴??田啟波/ 146
論后人類理論的生成機制與研究范式??????????????????????????????????????????江玉琴/ 160
香港青少年價值教育再塑造??????????????????????????????????????????????????何漢權/ 169
法國巴黎的“文化大師饒宗頤先生紀念會”追述????????????????????????????????李曉紅/ 181
互鑒與會通——饒宗頤與汪德邁學術思想比較??????????????????????????????????歐明俊/ 188
“文明通鑒與文化創新” 第二屆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論壇”綜述??????????????王順然/ 212
文明通鑒與文化創新研究 節選
縱觀人類文明史,可以發現其中隱含著若干重大的歷史節點。日本史學家宮崎正勝把八千年人類文明歷史極簡化地歸結為六大轉折:文明的起源(四大古國)、文明的形成(軸心時代)、文明的融合(歐亞交流)、文明的探索(大航海)、文明的進擊(工業革命)、文明的延伸(信息革命)。對于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與其說是處于文明的轉折點,不如說是處于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點”——之所以用“關鍵點”而不說“轉折點”,是因為實在不能確定人類社會將會往哪里轉、怎么轉、抑或轉不轉——即使不轉,又會以何樣的方式、何樣加速的沖力,發生怎樣不確定的狀況? 但可以確定的是,人類從未像今天這樣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挑戰,人類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人類文明的車輪從未像今天這樣來到了一個極端重要的十字路口:一方面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累積給人類帶來了從未有過的豐裕供養,另一方面文明自身的發展遇到了巨大的問題,日益突顯出嚴重的“文明病”癥狀——超級智能隱憂、基因技術隱患、生態資源危機、地緣政治與單邊主義、文明割裂、思想隔絕、邏輯變異、秩序喪失、物奴現象與后物質主義并存,以及人性的退化、心智的弱化等。人的物奴現象在今天不僅體現為拜金主義、拜物教,也包括手機控、人工智能控等,而隨著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生物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的突飛猛進,隨著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時代的到來,人越來越附庸化、符號化、條碼化,人的主體性、能動性、人文性被快速剝奪、擠壓,加之不同文明思想的割裂和極端化,人類未來是走向正面烏托邦還是走向反烏托邦,抑或是在正反兩界的困頓中踟躕前行,都亟須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做出整體性思考。
文明通鑒與文化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劉洪一,江蘇徐州人,畢業于南京大學,深圳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物館管理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其主要研究領域為希伯來-猶太文化、比較文化與文化哲學、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青年發展問題,曾獲黃炎培杰出校長獎、深圳市十大優秀校長等獎項。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