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及消減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1048
- 條形碼:9787520381048 ; 978-7-5203-810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及消減研究 本書特色
本研究遵循“問題導向型”研究思路,在國內外研究的基礎上。梳理貧困脆弱性研究的不同理論視角。在建立有效分析框架后,對不同地域城市居民家庭進行多面向實證調查,分析其面臨的風險沖擊,進而分析其抵御風險的能力和在能力基礎上家庭、社區以及政府等所采取的抵御風險的行動,配合家庭關鍵生命事件分析,進行不同類型與程度的貧困脆弱性識別,*后構建消減脆弱性的系統、綜合、動態的注重上游干預與社會保護的回應體系。
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及消減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入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2CSH094),結項為良好。優選化、高科技、高風險的社會特征增加了城市生活的不確定性。當前的中國城市的容納力、環境、社會管理等面臨巨大挑戰。CPI持續高位運行,房價居高不下,老齡化進程加快,教育、醫療、養老負擔較重。這些形成巨大風險沖擊,并同時削弱了城市居民家庭的風險抵御能力,部分家庭隨時會陷入貧困或貧困惡化,其貧困脆弱性問題值得關注。本書通過分析城市居民家庭遭受的風險沖擊及其抵御機制,進行貧困脆弱性識別,提出消減貧困脆弱性的綜合性回應體系,實施上游干預與社會保護。
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及消減研究 目錄
**節 研究緣起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意義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 國外研究現狀
二 國內研究現狀
三 簡要評述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貧困脆弱性的分析框架
**節 貧困脆弱性的概念
一 貧困脆弱性概念的發展與定義
二 貧困脆弱性概念的分解
第二節 貧困脆弱性的分析框架
一 貧困脆弱性的二維分析框架
二 貧困脆弱性的三維分析框架
三 貧困脆弱性的四維分析框架
第三節 貧困脆弱性的測量
一 預期貧困的脆弱性
二 低期望效用的脆弱性
三 風險暴露的脆弱性
第三章 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的識別
**節 相關數據選擇與變量處理
一 數據來源
二 相關變量選擇
第二節 貧困脆弱性的實際測度
一 貧困脆弱性測度模型的建立
二 貧困脆弱性的實際測度與計算
小結
第四章 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的影響因素
**節 基于CFPS追蹤調查數據的分析
一 自變量的處理
二 多元回歸分析結果
第二節 基于2013年截面調查數據的分析
一 自變量的處理
二 多元回歸分析結果
小結
第五章 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的比較分析
**節 城市居民家庭生存的脆弱性
一 收入與支出層面的劣勢
二 就業層面的生存脆弱性
三 醫療層面的脆弱性
四 住房層面的脆弱性
第二節 城市居民家庭發展的脆弱性
一 教育的發展脆弱性
二 社會關系的脆弱性
三 社會保障層面的脆弱性
第三節 城市居民家庭的風險、行動與關鍵事件
一 城市居民家庭的潛在風險
二 城市居民家庭風險認知與行動
小結
第六章 消減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的政策理念、目標與原則
**節 消減貧困脆弱性政策設計的理念
一 上游干預的理念
二 社會保護的理念
第二節 消減貧困脆弱性政策設計的目標
一 滿足生存需要
二 緩解風險沖擊
三 提升家庭能力
四 改善家庭行動
第三節 消減貧困脆弱性政策設計的基本原則
一 政府主導原則
二 多元主體參與原則
三 可持續原則
四 協調性原則
第七章 消減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的具體政策設計
**節 事后補償的應對型政策設計: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機制
一 構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機制的必要性
二 兜底保障的含義
三 兜底保障的總體目標
四 構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體系的路徑
第二節 風險緩解與能力提升的政策設計:家庭子女補貼制度
一 建立家庭子女補貼制度的必要性
二 國外子女津貼制度及其作用
三 國外家庭子女津貼制度對中國的借鑒意義
四 家庭子女補貼制度的具體設計
第三節 行動改善的緩沖型政策設計:助推機制的構建
一 構建助推機制的必要性
二 家庭行動的典型誤區
三 主要助推工具及行動改善
第八章 結論與研究展望
**節 研究主要結論
第二節 研究不足及展望
一 研究的數據問題
二 有關收入的測量問題
三 貧困脆弱性的精準識別
四 影響貧困脆弱性的路徑分析
五 如何應對新的風險沖擊值得關注
六 消減貧困脆弱性的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入
附錄Ⅰ 調查問卷
附錄Ⅱ 個案訪談資料的編碼
附錄Ⅲ 貧困脆弱性計算部分程序代碼
參考文獻
后記
城市居民家庭貧困脆弱性及消減研究 作者簡介
祝建華,男,1978年12月生,湖北武漢人,博士。先后于華中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分別獲法學學士(社會學專業)、法學碩士(社會學專業)、管理學博士(行政管理專業)學位。現為浙江工業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公共管理綜合實驗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訪問學者(2009年),耶魯大學麥克米倫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2015—2016年)。入選浙江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2008年),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013年),浙江工業大學青年英才計劃(2016年)。曾獲浙江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浙江工業大學教壇新秀獎和首屆十佳青年教師獎。 主要研究方向為貧困與社會救助、社會政策、全球正義。先后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多篇。
- >
姑媽的寶刀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