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我是領養的孩子:有關身世創傷的療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96540
- 條形碼:9787568296540 ; 978-7-5682-965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是領養的孩子:有關身世創傷的療愈 本書特色
★人們總說時間會改變一切,但終究還要靠你自己來改變一切。 ——安迪·沃霍爾 ★喬·索爾(Joe Soll)是本書的作者,也是教師和治療師,他把領養的本質和內在痛苦訴諸筆端。他的文字為經歷神圣的母子悲劇性分離的過程提供了建議。 ——Jane Guttman,著作:《包裹在悲傷中的禮物》 ★有親身經歷的人表達出了他的觀點,很好地豐富了領養相關的參考文獻。 ——Clarissa Pinkola Estes博士,著作:《與狼共舞的女人》《故事的禮物》《忠實的加德納》 ★喬在書中提出了明確、全面和系統的方法來解決領養創傷療愈問題。這本書寫給領養者、親生父母以及養父母,任何人如果想嘗試解決領養中的情緒沖突,都應該讀這本書。 ——Robert Andersen和Rhonda Tucker,著作《少有人走過的橋》 ★喬在這本書里,全面詳盡地介紹了采用積極的方法來幫助領養相關的成員們治愈終生的創傷。既有豐富的個人經歷視角,也有專業角度的帶領,對領養文獻來說是非常有益的補充。 ——Annette Baron,著作:《領養三角》《致命的秘密》聯合作者 ★喬以他特有的溫柔的方式,教我們如何面對內心非常深處的極其痛苦的感受。領養創傷療愈的方法來自他自己的人生旅程。我們知道尊重內心的痛苦、憤怒和悲傷可以帶領我們走向內在的完整和對生活深深的滿足。喬的愛心陪伴著我們邁出每一步。 ——Carol Schaefer,著作:《另一位母親》
我是領養的孩子:有關身世創傷的療愈 內容簡介
被領養長大的孩子因為很早就離開了親生父母,很容易造成分離性創傷。即使長大后,也會被身世創傷所折磨,活在痛苦和迷茫之中。 本書一本關于領養中真實的人際關系、被領養者真正的內心世界的書。這本書傳遞的知識可以幫助治愈那些正在經歷領養和被領養所造成心理傷害的人,也可以預防創傷的產生。 本書的作者及譯者,都是被領養長大的人。他們深刻體會過領養分離給被領養者及領養父母、親生父母帶來的傷害及迷茫,并且經過自身的療愈,擺脫了這種心理創傷。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更多在領養中迷失的同伴,讓他們擺脫痛苦,開始真實的人生!
我是領養的孩子:有關身世創傷的療愈 目錄
第1節 起源
第2節 原始創傷——帶著傷口的創可貼
第3節 第二次創傷
第4節 伊底帕斯情結——好媽媽?壞媽媽?
第5節 第三次創傷:生日快樂?
第6節 災難重現:誰在鏡子里
第7節 不完全的交集:你敢做我的另一半嗎?
第8節 過渡地帶:這是我那些不記得的過去
第2章 你是我的孩子
第9節 她和親生的孩子不一樣
第10節 分離的時候,她受了傷
第11節 不要“就像”,要真相
第12節 為影子穿上衣服
第13節 6到8歲,我可以不受傷
第14節 彷徨的青春期
第15節 心理治療師的陷阱
第3章 走向更健康的領養
第16節 檢查列表
第4章 獲取幫助
第17節 選擇正確的治療師
第18節 從治療師的角度來看
第19節 找到一個社團小組
……
第5章 我們會遇到的挑戰
附錄
結語
我是領養的孩子:有關身世創傷的療愈 節選
《我是領養的孩子:有關身世創傷的療愈》: 當被領養者發現自己處于一段被虐待的關系時,雖然她們并不快樂,卻往往傾向于維持現狀,而不愿經歷分手帶來的巨大痛苦。如上所述,由于會回想到在出生時被拋棄帶來的痛苦,她們非常害怕任何離別,如果可以避免這種痛苦,她們寧愿維持這種混亂并危險的關系。 正如經常出現在虐待關系中的情況,施虐伴侶對被虐伴侶毫無感情。這也是他們吸引被領養者的原因——她的親生母親也是對她們毫無感情的人。這個無意識行為稱為反復性強迫癥。這意味著,有些被領養者會更傾向于尋找一定會離開的伴侶。被領養者會不斷地被那些會虐待她或對她毫無感情的伴侶吸引,并不由自主地嘗試改變他,讓他以更友愛溫柔的方式對待自己。如果改變伴侶行為的夢想實現了,被領養者就會感到不安,因為這樣的話這種關系就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如同失去生母的模式。希望改變伴侶無情行為的愿景,反映了被領養者希望改變其生母,使其回到她身邊來關愛自己,并且永遠不會再次離開。但是,由于親生母親永遠不會回到被領養者的身邊,因此,除非她的伴侶堅持自己的虐待或無情行為,否則被領養者永遠不會感到安定。 如果被領養者無意中選擇了不離不棄、付出真情的伴侶,被領養者就會經常無意識地去破壞這段關系。甚至認為任何真心對待她的人簡直是令人無法忍受的。因為一直以來留在被領養者腦海中的信息是:被人真心疼愛是一場分離的災難,因此,真愛她的伴侶一定會離開,她將再次感受到在她生命伊始時失去母親的痛苦。她會感覺維持這一段完美真情的戀情是有巨大風險的。 要想發展一段成功的戀愛關系,*重要的是被領養者要理解“害怕伴侶會離開自己的強烈恐懼,是因為自己將伴侶當作了生母”。認識到了這一點,被領養者就可以逐漸學會如何看待在一段關系中對依戀的需求。當伴侶說出:“看來你現在是要我做你的媽媽呀!”,如果被領養者樂意聽到這樣的話,那是因為她已做了足夠的內在工作,這時她在發展一段關系過程中已經到達一個非常健康的階段,那么她就可以獲得一份良好的關系。當然,被領養者要比其他人做更多的自我工作。 被領養者往往在一段關系中更注重自己的需求,并會重復其原始的需求,也就是她們的親生母親在**段關系中就沒有被滿足的需求。無論他們多么頻繁地嘗試填補,這些需求在戀愛關系中都不會得到完全滿足。此外,被領養者往往渴望、期待伴侶能一直陪伴在其左右,對于任何事情都能給予不斷的幫助和干預。即使她不會一直說,這種狀態也是被領養者戀愛關系中所固有的。被領養者想要受到愛護,而這往往會造成令人窒息的氣氛,并可能會嚇跑她的伴侶。當被領養者擔心*終會分手時,她經常變得更不自信更黏人,這是因為她害怕再一次經歷失去的痛苦,把她帶回失去親生母親的恐懼中。 被領養者在尋求一段戀愛關系時的另一個障礙是缺乏對未來的希望。沒有過去的認知,就很難去展望未來,包括認識自己對未來的需求、欲望或對未來的關系有任何概念。我治愈過一個被領養的小姑娘,她總是覺得自己永遠不會長到21歲,也永遠不會感覺自己有未來。也有不少被領養者從來沒想過她們會活到30歲——她們只是覺得這種事情不會發生,這都是由她們對過去的未知感造成的。 ……
我是領養的孩子:有關身世創傷的療愈 作者簡介
喬·索爾,生于1939年,曾被別人領養,目前居住在紐約,作家、臨床心理咨詢師、演說家、有關領養問題的專家,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影響力。 紐約領養療愈組織的董事及聯合創始人。該領養療愈組織在8個國家,已經影響了超過475家領養機構、心理健康機構、認親組織、互助社團及50多萬的個體。 紐約領養咨詢中心的董事及創始人,紐約國家收養工作組織的共同創辦人及聯合主席;曾3次擔任美國領養會議主席及董事會成員;美國行為精神病學協會及全國社會工作者協會會員。 先后組織和協調9次有關收養心理健康的國際會議,他還曾在電臺和電視上出現過300多次,發表過150多個有關領養問題的講座,在30多份報紙、刊物及雜志上做過專題節目。 閆萌慧,“太陽公公的孩子”發起人,“我是領養我的家”微信公眾號平臺創建人。曾多次與美國、澳大利亞、荷蘭等國家領養機構線上、線下合作,幫助被領養在國外的人群。 作為被領養者,從出生當天就被送養,到尋親團聚、結婚生子,深刻體會到領養分離給被領養者及領養父母、親生父母帶來的傷害及迷茫,希望能夠幫助更多在領養中迷失的同伴。在執行微公益的過程中結識了美國心理學家喬·索爾先生,并獲得其授予該書的中文版版權,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