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世界兒童文學理論譯叢:理論視野中的當代兒童文學和電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853797
- 條形碼:9787514853797 ; 978-7-5148-537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兒童文學理論譯叢:理論視野中的當代兒童文學和電影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兒童文學理論論文集,主要展示了理論如何對兒童文學閱讀和電影欣賞提供指導,著力于探索兒童文學、電影、理論之間的多元素動態聯系,通過有選擇地分析理論概念和概念表述、社會文化問題、兒童和青少年文本,來闡明理論和文本之間的關系。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要取得新的長足發展,需要緊緊地擁抱“理論”。 兒童文學研究如果不運用理論,不建構理論,不探究方法,而只是流于經驗,止于感受,疏于實驗,其科學性是難以獲得的,從而學科性也是難以成立的。
世界兒童文學理論譯叢:理論視野中的當代兒童文學和電影 內容簡介
《理論視野中的當代兒童文學和電影》一書是一部論文集。它的“引言”的題目就是“讓理論重煥生機”,所收入的八篇論文“要展示的是理論如何對兒童文學閱讀和電影欣賞提供指導”。這些論文分別運用了認知美學理論、文化地理學、后殖民理論、烏托邦理論、文化全球化理論、哥特理論、精神分析、政治理論、怪異理論、女性主義、生態批評理論等各式各樣理論,對相關議題做出了具有創新性的闡釋。
世界兒童文學理論譯叢:理論視野中的當代兒童文學和電影 目錄
世界兒童文學理論譯叢:理論視野中的當代兒童文學和電影 節選
《烏諾的花園》圖像顯示,*初的原始環境具有奇特的異國風情,有色彩艷麗的植物,具有幻想特色的、難以命名的動物,比如“木帕魯珀斯”、“盧飛普姆斯”和“佛利可萊帕德斯”。這些滑稽的名稱,與敘事策略十分吻合,貝斯還安排了一個計數的游戲,邀請讀者參與數一數作品中的生物,譬如“7個普德勒巴斯,49棵植物,4座建筑和1個斯諾特勒皮格斯”(貝斯,2006:未注明頁碼)。接下來這個游戲,還安排讀者跟隨書里面描述的內容,感受一下毫無節制的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看一看與之相伴的物種消失。隨著動物減少、建筑物增多,計數游戲重點強調了滅絕的單一物種,“極為平常的斯諾特勒皮格斯”。斯諾特勒皮格斯和其它動物比起來,顯得其貌不揚,色彩沉悶,性情膽怯(在大部分畫面中出現時,總是只露出一半),這也就引發了我們對物種滅絕復雜性的注意,因為,它的普普通通,對作品中的角色來說,也沒有明顯的可用價值,與那些耀眼的、討人喜歡的生物相比,很容易被忽視。敘事作品在結尾處表明,斯諾特勒皮格斯這種生物是永久的消亡了,它的消失凸顯了烏諾和他的后代,對這種生物的忽視和缺乏關心,他們既沒有考慮到它會消失,也沒有尋求防止它滅絕的方法。書本的*后一頁,描繪的是烏諾的后人聚集在篝火旁,四周是茂盛的植物和各種動物,他們在傾聽有關斯諾特勒皮格斯的故事: 故事講述的是一種非同尋常的生物曾經生活在烏諾花園中。孩子們睜大了眼睛聆聽著。他們確信,總會有一天,他們能親眼看到一個真實的、活靈活現的斯諾特勒皮格斯。(貝斯,2006:未注明頁碼) 斯諾特勒皮格斯變得非同尋常,因為它已經滅絕了,現在只能成為故事中的角色。這樣的結局讓人把斯諾特勒皮格斯與其他寓言性的、滅絕了的生物(塔斯馬尼亞虎、大海雀、渡渡鳥)進行比較,賦予斯諾特勒皮格斯相似的悲劇色彩。 烏諾花園具有象征性的空間,使人自然聯想到果實累累、物產豐富的伊甸園。然而,烏諾在開始出場的時候,卻穿著一身繪有彩圖、很像卡其布的服裝,手里還拿著旅行手杖。他的外表暗示出他是一個年輕的殖民者,發現了一片新的領地,他偶然碰到的10個“木帕魯珀斯”,這些動物臉上露出的驚訝和疑惑的表情,預示著他在這里所要遭遇到的事情。自從烏諾決定要把森林改造成花園開始,每一頁都可以看到人類行為影響的升級。有一幅色彩明亮的畫面,描繪了一群無憂無慮的游客,在享受假日的閑暇,他們從日益萎縮的森林中走過去,占據著畫面的主要部分。眼看著森林逐漸消失,作為工業化轉喻的蒸汽火車開進了森林,占據了整整兩頁篇幅,與工業化帶來的變化相伴隨的是,烏諾花園由一個村莊變成一個鄉鎮,由鄉鎮變成城市。這種空間的轉換,形象地記錄了人類中心主義難以控制的影響,以及它所帶來的環境危機。
世界兒童文學理論譯叢:理論視野中的當代兒童文學和電影 作者簡介
朱自強 學者、翻譯家、作家。“國際格林獎”得主。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學術領域為兒童文學、語文教育、兒童教育。出版《朱自強學術文集》(10卷)以及《兒童文學的本質》《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繪本為什么這么好》等學術著作十幾種。翻譯日本兒童文學名著二十種、繪本近百種。兒童文學創作曾獲冰心兒童文學獎、泰山文藝獎、圖畫書時代獎等獎項。 凱麗;馬蘭(Kerry Mallan)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名譽教授。著有《兒童小說中的性別困境》(2009),《秘密,謊言和兒童小說》(2013),與克萊爾·布拉福德、約翰·斯蒂芬斯和羅賓·麥卡勒姆合著《當代兒童文學中的新世界秩序:烏托邦變革》(2008),與克萊爾·布拉福德合著《當代兒童文學 和電影理論》(2011)。 克萊爾&布萊德福德(Clare Bradford) 墨爾本迪肯大學教授,國際兒童文學研究會會長。著有《閱讀種族:澳大利亞兒童文學的本土性》、《令人不安的故事:后殖民視角解讀兒童文學》及《當代兒童文學中的世界新秩序:烏托邦式變革》等。2009年獲得特魯多國際聯誼獎。 董國超 河北唐山人。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兒童文學。在國內各類報刊雜志公開發表論文數十篇,主編、參編、校點及翻譯著作多部。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