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詩評論2020年(總第二十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2871
- 條形碼:9787301322871 ; 978-7-301-32287-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詩評論2020年(總第二十四輯) 本書特色
匯集4位詩歌翻譯獎得主,10位當代詩人自述或專題研究,鐘鳴訪談,昌耀書信
新詩評論2020年(總第二十四輯) 內容簡介
《新詩評論2020年(總第二十四輯)》所收錄的文章大致可歸為六個方面。 “現代漢詩英譯”是本輯的一個特色專題,匯集了美國漢學家兼譯者柯夏智、費正華、凌靜怡和顧愛玲在該領域的專業性討論,以嚴肅而不失個性的態度,展現了中國詩歌在翻譯認知和實踐上的前沿探索。“我的閱讀史”邀請四位成長于不同年代的詩人、學者開啟記憶之旅,以親切、放松、沉浸式的非學術筆調,回顧了他們各自學習時代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閱讀心史。 本輯“問題與事件”專題繼續圍繞敬文東的兩篇批評長文組織筆談。青年學者一行和王東東的討論文章將論辯沉淀下來,貢獻出各具延伸性和涵括性的學術命題,將這場“新詩學案”推向了詩學理論建設的全新場域。“詩人研究”收錄了六位中青年學者的新進力作,旨在展示當代詩人個案研究的新銳視野和多棱界面。 鐘鳴是“第三代詩歌”的代表詩人,也是當代詩歌運動重要的參與者、見證人和觀察家。本輯收錄了他完成于2019年夏季的一份訪談實錄,以“詩的批評語境及倫理”為軸心,貢獻一份當代詩蓬勃、壯闊、鞭辟入里的診斷報告。為紀念詩人昌耀逝世二十周年,本輯特別開辟一個專題,刊發二十封經后人挖掘整理的昌耀致友人書信。這批書信與《昌耀詩文總集》“附錄”部分的書信可以視同一個整體,成為詩人“命運之書”的真誠注腳。
新詩評論2020年(總第二十四輯) 目錄
中國詩歌翻譯中的“強釋”與“弱釋” [美]柯夏智 江承志、朱文靜(譯) 柯夏智(審校) (3)
你的結束便是我的開始:論詩歌翻譯中的主體性與倫理學 [美]凌靜怡 趙凡(譯) (37) 翻譯打工詩歌:誰之聲音,如何被聽 [美]顧愛玲 趙凡(譯) (71)
可否說“一枚白菜”:論西西詩歌中文字游戲的翻譯[美]費正華 原蓉潔(譯)(95)
我的閱讀史
在下落不明的大地之光里 李 琬 (127)
我的閱讀史,兼及一段“早期風格”到“晚期風格”的問題史敘述 砂 丁 (139)
這一切的世界的感覺 范 雪 (151)
在詩與思之間——讀寫交織的記憶片斷 張桃洲 (164)
問題與事件 關于敬文東兩篇批評長文的筆談(續)
同路人的批評:批評方法與價值批判 王東東 (175)
朝向真實:當代詩中的語言可信度問題 一 行 (184)
詩人研究
在經驗的方寸里騰挪想象力——姜濤詩歌的“奧伏赫變” 周偉馳 (209)
棲隱幽靈的“靈視”——論宋琳的詩和詩學 黃家光 (251)
多多詩歌的語言神學特征 馮 強 (269)
唐捐詩中的圣狀、父親絕爽與大他者的瓦解 楊小濱 (279)
換器官指南——蔣浩《佛蒙特札記》細讀 胡 亮 (286)
詩歌·勞動·吊帶裙——讀鄔霞詩作 蘇 晗 (299)
鐘鳴訪談錄
詩的批評語境及倫理 (315)
昌耀逝世二十周年紀念專題
昌耀書信二十封 (1979—1998) (355)
本輯作者/譯者簡介 (380)
編后記 (383)
新詩評論2020年(總第二十四輯) 作者簡介
謝冕,1932年生,福建福州人,文藝評論家、詩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現任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名譽院長,著有《新世紀的太陽》《1898:百年憂患》《中國新詩史略》等,主編《中國新詩總系》《中國新詩總論》。 孫玉石,1935年生,遼寧海城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野草〉研究》《中國初期象征派詩歌研究》《中國現代詩歌及其他》《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等。 洪子誠,1939年生,廣東揭陽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新詩史》(合著)等,主編《在北大課堂讀詩》《陽光打在地上——北大當代詩選1978—2018》。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