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巴蜀文獻(第六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41255
- 條形碼:9787569041255 ; 978-7-5690-4125-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蜀文獻(第六輯) 內容簡介
《巴蜀文獻》為論文集,旨在配合《巴蜀全書》編纂工作,推動巴蜀文獻整理與研究。本書共收錄研究巴蜀歷史文化、考證巴蜀文獻的論文和巴蜀先賢調查訪談錄等相關文章19篇,包括《略談〈才調集〉的編纂體例》《李齊賢蜀道之行的文學意義》《明清巴蜀仕官學者及蜀籍醫家經學敘錄三種》《呂調陽〈古律呂考〉淺議》《二十世紀以來楊慎研究論著目錄》《字海徜徉,不覺日長——趙振鐸先生訪談錄》《傳承創新是我們的歷史擔當——胡昭曦先生訪談錄》《誠恒精神不老春——悼懷沈伯俊先生二三事》等文。
巴蜀文獻(第六輯) 目錄
中國文獻學的戰略展望
《墨子·大取》在后期墨家思想中的地位
略談《才調集》的編纂體例
南宋丹棱人李皇所建北園究竟位于眉山還是丹棱?
李齊賢蜀道之行及其文學意義
金圣嘆評注版《推背圖》用韻探析
——兼論其成書時代
明清巴蜀仕宦學者及蜀籍醫家經學敘錄三種
呂調陽《古律呂考》淺議
清末民初駱成驤的士大夫風范
正名與重建:論李源澄《經學通論》對民國時期
經學危機之回應
百年來諸葛亮研究綜述
20世紀以來楊慎研究論著目錄
李源澄研究述略
關于創建“巴蜀歷代人物傳記資料(數據)庫”的初步設想
劉掞藜先生年譜
字海徜徉不覺日長
——趙振鐸先生訪談錄
傳承創新是我們的歷史擔當
——胡昭曦先生訪談錄
誠恒精神不老春
——悼懷沈伯俊先生二三事
讀二宿耄“古韻幽香”詩作
《張德鈞文集》整理前言
庚子讀書平議二種
用文學的筆調書寫巴蜀歷史,讓歷史鮮活地走到今天
——讀《錦官城筆記》有感
《墨子·大取》在后期墨家思想中的地位
略談《才調集》的編纂體例
南宋丹棱人李皇所建北園究竟位于眉山還是丹棱?
李齊賢蜀道之行及其文學意義
金圣嘆評注版《推背圖》用韻探析
——兼論其成書時代
明清巴蜀仕宦學者及蜀籍醫家經學敘錄三種
呂調陽《古律呂考》淺議
清末民初駱成驤的士大夫風范
正名與重建:論李源澄《經學通論》對民國時期
經學危機之回應
百年來諸葛亮研究綜述
20世紀以來楊慎研究論著目錄
李源澄研究述略
關于創建“巴蜀歷代人物傳記資料(數據)庫”的初步設想
劉掞藜先生年譜
字海徜徉不覺日長
——趙振鐸先生訪談錄
傳承創新是我們的歷史擔當
——胡昭曦先生訪談錄
誠恒精神不老春
——悼懷沈伯俊先生二三事
讀二宿耄“古韻幽香”詩作
《張德鈞文集》整理前言
庚子讀書平議二種
用文學的筆調書寫巴蜀歷史,讓歷史鮮活地走到今天
——讀《錦官城筆記》有感
展開全部
巴蜀文獻(第六輯) 作者簡介
舒大剛,男,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兼國際儒學研究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儒學文獻和巴蜀文獻,在《孝經》研究方面有較深造詣,同時兼及先秦諸子研究。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