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20世紀中西馬哲學會通的歷程與邏輯(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67206
- 條形碼:9787201167206 ; 978-7-201-1672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世紀中西馬哲學會通的歷程與邏輯(精裝) 本書特色
本項目從時代性的問題出發去把握和闡釋中西馬哲學的關系,深刻地揭示了中國哲學現代形態生成和發展的歷史和邏輯。在中國哲學從古代形態到現代轉型的歷史過程中具體探討20世紀中西馬哲學會通的歷程和邏輯,對于解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和障礙,體現和貫徹“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理論建設方向,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現實針對性。 本項目是在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而成的,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本項目全面系統地論述了20世紀中西馬哲學會通的歷程,用歷史事實和典型案例回答了當今哲學界關注的中國哲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三者能不能會通以及如何會通的重大問題。它為我國的哲學工作者提供了一種研究范式,可讀性較強,出版后可作為研究人員和研究生的參考書,也可供普通讀者作為學習思考的理論讀物。
20世紀中西馬哲學會通的歷程與邏輯(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20世紀哲學在中國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中國傳統哲學現代化”“西方哲學處境化”三個發展趨勢,而且“三化”不是平行獨立的路線,在不同的社會歷史環境中,經歷了百年分分合合的進程。就目前學術界的研究狀況而言,中西馬哲學的對話和會通,已成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不容回避、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本書將20世紀哲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劃分為四個重要階段,對每個階段的特點進行了總結,概括了哲學研究的整體發展脈絡,并充分肯定了當今學界的新局面、新氣象、新成果,由此提出堅持辯證法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以西方哲學作為中西馬哲學會通中介的研究方法。
20世紀中西馬哲學會通的歷程與邏輯(精裝) 目錄
**章 20世紀初中國哲學的“三化”與思想啟蒙
一、我們需要繼續解放思想
二、西學考驗中國文化的心理承受力
三、啟蒙理性與歷史理性
四、百年再回首:北大與啟蒙
五、走出中西哲學邏輯思維的傳統誤區
第二章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哲學“三化”的歷史探索
一、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哲學“三化”面臨的十大難題
二、中國的西方哲學研究中的十個誤解
三、中西形而上學“同源分流”論
四、馬克思哲學與西方哲學的“正本清源”方案
五、我們需要建立對非普遍知識的認知能力
第三章 改革開放后中國哲學“三化”的實踐開拓
一、馬克思哲學何以是當代世界的哲學
二、“大哲學”觀及其當代哲學意蘊
三、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界的思想價值
四、科技危機還是人性危機?
五、美國的生命倫理學原則之爭對中國的啟示
第二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
**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框架與路徑研究
一、傳統道德哲學的突破與應用倫理學的轉向
二、《資本論》和《邏輯學》的互文性解讀
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間原理——批判性自由理論
四、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創新
五、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對西方哲學主體性問題的思考和超越
六、在當代比較哲學方法論視野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路徑新探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時代脈動
一、中國大眾的現代西方哲學
二、當代中國哲學如何應對西方“后形而上學”的挑戰
三、西方女性主義意識形態與話語策略研究
四、馬克思主義性別視角下的基層女性民主治理模式及效應研究
五、“澤字節”時代的大數據與當代信息哲學的方法論創新
第三部分 中國傳統哲學現代化
**章 當代中國哲學的時代精神
一、中國哲學現代形態的世界意義
二、中國哲學的當代問題
三、在中西馬哲學的碰撞中推進當代中國哲學新形態的構建
第二章 中國傳統哲學的現代重構
一、哲學史的現代建構及其解釋模式
二、中國古代價值律的重構
三、中國哲學現代形態的時間軌跡
第三章 中國哲學的當代精神價值
一、實用主義與中國文化精神
二、全球化的“離散群體”現象及其倫理問題
三、現代西方價值判斷模式成因與中國文化
第四部分 西方哲學處境化
**章 西方哲學處境化的轉向
一、西方哲學是否會終結?
二、西方哲學研究的問題域
三、20世紀西方哲學的危機和出路
四、中國的西方哲學任務
五、西方哲學處境化的五條經驗
第二章 西方哲學處境化的誤解與解魅
一、對黑格爾關于“古代中國無哲學”魔咒的解魅
二、重新審視作為“中國之敵”的康德
三、追問康德道德一政治哲學的革命意義
四、對“意識形態”概念多重描述定義的再探索
第三章 西方哲學處境化與全球化未來
一、西方哲學處境化的“正義”問題
二、“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國外馬克思主義走向何方
三、美國意識形態新變化:向左轉,還是向右轉?
四、知識與全球化
附錄
用中國人的眼光看哲學
一、以哲學研究作為志業的學術人生
二、“化繁為簡”的西方哲學史研究
三、“哲學可以說現代漢語”
四、科學與人文:科技時代中的道德與心靈
參考文獻
后記
20世紀中西馬哲學會通的歷程與邏輯(精裝) 作者簡介
趙敦華,比利時盧汶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主要學術兼職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之一),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長。著有《基督教哲學1500年》、《**歷史哲學》、《回到思想的本源》、《西方哲學的中國式解讀》、《人性和倫理的跨文化研究》、《當代英美哲學舉要》、《西方哲學通史》、《現代西方哲學新編》、《西方哲學簡史》等著作十余部,多次獲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9年獲“第五屆高校教學名師獎”。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