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與制度設計 基于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23812
- 條形碼:9787030623812 ; 978-7-03-06238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與制度設計 基于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以“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為切入點,以公共服務型政府理論為基本視角,在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大背景下建構理論分析框架,堅持理論探討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個案剖析與規律探討相結合的研究思路,綜合運用文獻法、訪談法、個案法等研究方法,較為系統地梳理了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歷程,深入分析了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現狀、問題,并對其主要影響和制約因素進行了剖析。在此基礎上,借鑒靠前經驗和我國地方改革探索,力圖科學把握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并進行宏觀、頂層制度設計,有效推進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與制度設計 基于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視角 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1
**節 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已有研究基礎 9
第三節 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研究問題與研究意義 31
第四節 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研究思路與研究設計 34
第二章 理論分析框架 46
**節 研究的理論依據:公共產品理論與公共管理理論 46
第二節 研究的基本視角:公共服務型政府 53
第三節 研究的分析框架 58
第三章 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歷程與未來走向 61
**節 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改革歷程 61
第二節 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問題、影響因素、新進展及挑戰 71
第四章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 88
**節 明確學前教育的性質,提升定位,強調國家學前教育戰略 90
第二節 明確并不斷強化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事業中的主導責任 93
第三節 明確并強化中央政府在發展學前教育事業中的重要職責 96
第四節 明晰地方政府基本職責,各層級政府權責配置日趨合理 102
第五節 理順學前教育主管及相關部門職責,完善跨部門協作機制 106
第五章 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地方探索及其啟示 112
**節 H省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探索 112
第二節 S省W市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探索 120
第三節 B市M縣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探索 128
第六章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與制度設計 139
**節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139
第二節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制度設計 145
結語 161
參考文獻 163
后記 176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與制度設計 基于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視角 節選
**章 緒論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學前教育不僅對于個體身心全面健康發展,而且對于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國民素質整體提高和經濟社會長遠發展均具有極其重要的奠基性和先導性作用,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及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開宗明義地指出:“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關系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系社會和諧穩定,關系黨和國家事業未來。”①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頒布前,曾向社會各界廣泛征集意見,當時采用了三種征集意見的方式(電話、電子郵件和實體信),在三種方式反饋的意見中,排名均居前三位的只有一個,即“入園難、入園貴”。2010年12月1日,在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說道:“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示,學前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要在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時,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突破口,首先解決入園難問題。溫家寶總理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和措施,大力發展學前教育,作為貫徹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的一項緊迫任務!雹诮陙,我國學前教育事業雖然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總體來看學前教育仍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突出的短板,特別是2016年自“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的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普惠性資源更顯不足。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的人口出生率并未獲得預期增長,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家庭育兒成本較高,社會卻未能對此提供充足的支持。長期以來,由于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我國在行政管理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到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導致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政府對學前教育的職責定位不夠清晰、職能轉變不到位,各級政府及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權責劃分不盡合理,管理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不健全等,已經成為制約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亟待進一步解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宏觀政策形勢的變化,以及行政管理體制、財政管理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推進,學前教育管理體制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科學把握社會發展趨勢,全面掌握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基本方向的基礎上,對學前教育管理體制進行頂層設計,穩步推進改革,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節 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在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體制機制改革中處于核心位置,是保障學前教育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存在諸多問題,成為制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改革勢在必行。在我國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大背景下,努力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成為政府改革的總體要求,加之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系統性研究匱乏,因此對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進行研究非常必要和迫切。 一、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是實現政府職能、保障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包括國家組織領導和管理學前教育事業的基本體系、工作制度及其動態運行機制,既是我國教育體制和教育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行政體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學前教育體制的核心。事業發展的關鍵在于組織保障,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在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起著領導、組織、協調、監控、保障、推動等重要作用,是保障政府切實履行發展學前教育職責的**條件和保障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③,認為教育發展的根本出路在改革,而體制機制改革則是發展的重點領域。2010年底,國務院兩次召開常務會議,專門研究部署發展學前教育的政策措施,并出臺了《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將“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④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劉延東在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的三點意見中,就包括“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⑤。2018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堅持政府主導。落實各級政府在學前教育規劃、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監管等方面的責任,完善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堅持公辦民辦并舉,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著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雹蘅梢,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在實現政府管理職能,保障學前教育事業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學前教育管理體制領導和指揮著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并為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法規和制度保障。制定教育規劃和目標,并通過法規保障和政策引導來推動教育事業發展,是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要任務,在學前教育事業發展中,科學規劃和依法治教為其發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法規和制度基礎。其次,教育行政組織機構體系設置及其權責劃分是國家發展教育并有效實現政府管理職能的操作化和具體化措施。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使得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在分工協作管理學前教育的基礎上提高效率,保障學前教育事業在國家的領導下健康、快速發展。再次,學前教育行政管理是在明確、強化并不斷落實政府發展學前教育職責的基礎上,對人、財、物等教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規范管理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依法發揮行政管理的規制作用,并遵循管理規律、實現績效管理是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后,督導評估是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督導評估體系具有雙重功能:一方面,它是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另一方面,它也是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保障。督導制度包括督政和督學兩個方面,其中加強督政是保障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切實履職,保障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二、當前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存在諸多問題,成為制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確立了“基本普及學前教育”的戰略目標,并明確要求“積極發展學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學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學前兩年教育,有條件的地區普及學前三年教育”⑦。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0%。廣覆蓋、;尽⒂匈|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完善!雹嘣趯W前教育普及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政府在學前教育發展中的“舵手”和“催化劑”等關鍵職能;理順條塊關系,明確各層級政府之間和政府各部門之間的權責劃分;加強督導評估,保障政府切實、高效履行發展學前教育的職責等措施,對于促進學前教育均衡、普及發展至關重要。由于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遠遠滯后于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在改革過程中,后兩者沒有充分考慮到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導致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未能與時俱進,存在一些問題,成為制約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各級政府間職責定位不明確,權責配置的隨意性大。首先,全國性的學前教育法律法規缺位。其次,地方政府間權責錯位嚴重,責任主體重心過低。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規定了中央與省級財政的關系,但對省與市、市與縣、縣與鄉鎮的財權和事權分配未做剛性規定,導致在學前教育管理中上級政府往往依靠其行政權力優勢把責任推給下級政府,出現“上級請客、下級買單”(宋立,劉樹杰,2005)的問題。第二,政府各部門間權責劃分不明確,協同機制未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流于形式。2003年,《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由教育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幼兒教育聯席會議制度”⑨。然而,這份文件并沒有規定聯席會議制度的層級,導致落實不到位。例如,中央和省級層面就沒有充分落實這一政策,很多縣級和鄉鎮級行政管理部門也沒有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即使有的地方建立了該制度,但由于僅是由教育部門“牽頭”,缺乏更多層級領導機構的參與,導致聯席會議的統籌力度削弱,教育部門無法有效統籌同層級其他行政部門的行動,工作成效低。第三,學前教育管理機構和專職管理人員設置嚴重缺位,F有政策文件對于學前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和人員配置標準的規定寬泛且可操作性差,缺乏有關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數量、專兼職、行政歸屬、編制、資質和職責等方面的規定,對各地執行政策的指導性不強,這直接導致了學前教育管理機構和人員設置的隨意性大、缺位嚴重的后果。第四,督導機構多隸屬于教育部門,其督政的客觀性和有效性不強。當前我國許多地區的督導機構屬于教育行政機構的組成部分;還有部分地區的教育督導機構雖為政府下設,但設在教育局內,與教育局合用一班人馬,屬于“一個班子,兩塊牌子”,導致督導尤其是督政的客觀性、有效性不強,難以對政府普及責任的關鍵方面如政策制定、財政投入、領導管理等進行有效監督,不僅降低了督導評估的層次和效力,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領導和管理等核心問題。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01年,義務教育確立了“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⑩后,學前教育管理層級過低的問題越發凸顯。由于沒有明確各級政府管理發展學前教育的權責,沒有明確具體應該由哪級政府承擔主要責任及各級政府應該承擔什么主要責任,多年來發展學前教育的職責由區縣及以下部門即鄉鎮(街道)政府承擔,而中央政府提供全國性學前教育法律法規、加強對中西部貧困地區和農村地區均衡發展的政策與財政支持,以及省級政府宏觀統籌、促進省域內學前教育有質量、均衡發展的職責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學前教育發展嚴重受損,不均衡問題突出。盡管自2010年以來國家有關學前教育的新政以及部分省市均對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做出了一些新的嘗試與探索,甚至提出了“國務院領導、省市統籌、以縣為主”11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然而在具體落實上仍然存在障礙,未從根本上理順不同層級政府間、政府各職能部門間的關系,學前教育行政管理中的諸多問題并未得到根本解決。 三、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是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要求,是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 隨著全球化、市場化的深化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西方各國都進入了公共部門管理改革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時代,政府改革的重心逐步從傳統的如何保障經濟社會安全向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轉變。從治理目標上來看,政府治理模式逐漸從經濟建設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12轉變,從治理方式上來看,也逐漸從行政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轉變。在西方政府改革浪潮的影響下,我國政府治理模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正在努力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以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要求,在此過程中,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從全能型政府向主導型政府轉變;政府的運作方式發生明顯變化;政府的權力開始逐步向下和向外轉移(曾治,2008)。 需要說明的是,政府職能的轉變并非削弱政府的作用,而是優化政府的結構和功能。在此基礎上,我國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目標取向就是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在世界各國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大背景下,我國政府的施政理念也發生轉變,提出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從“以政府為中心”逐步轉變到“以滿足人民需求為中心”,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這意味著政府需要從過去聚焦經濟建設擴展到關注社會服務等更為廣闊的領域。新形勢下,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理念,轉變政府職能,調整政府機構,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社會公共需求。自2004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明確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13以來,黨的十六大對政府職能做了四項界定,即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明確了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黨的十七大要求“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進一步強調了政府的公
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與制度設計 基于政府治理模式轉型的視角 作者簡介
范明麗,1980年出生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河北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兒童游戲與課程、教師專業發展、學前教育政策。 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出版著作教材4部。參著或參編多部,發表論文20余篇。成果“以縣為主積極推進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當前我國農村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突破口”獲河北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爱斍拔覈鴮W前教育管理體制的主要問題、挑戰與改革方向”獲保定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與地壇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