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集成(全10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925751
- 條形碼:9787547925751 ; 978-7-5479-257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集成(全10冊) 本書特色
首次!大規模集結出版 上起金代,下迄民國 74種100幅冊 ?*新研究成果 解開黃河、長江、三山五岳塵封歷史 ,顛覆你對地圖的認知 ?人性化編排 呈現完整輿圖各種形式 ,直擊超高清山川名勝細節 ?全球僅有的400套! ?北京大學頂級教授領銜 中國國家圖書館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書畫出版社強強聯合隆重出版 “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 版規劃項目 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集成(全10冊)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10冊。該書力求真切反映原始信息, 厘清輿圖全貌, 對所有輿圖的各項信息完整著錄, 包括圖名、作者、年代、類型、顏色、載體形態、尺寸、館藏號等, 并對每一幅珍貴輿圖進行分析與研究, 撰寫專文, 旨在多角度、全方位展現我國自然人文名勝的價值與意義。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集成(全10冊) 目錄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山川名勝輿圖集成(全10冊) 作者簡介
饒權,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國家典籍博物館館長。對國家圖書館所藏古籍善本包括珍貴輿圖在內有清晰的了解,對其文化意義有高度的認識,極為重視對珍貴古籍的保護、研究、開發和出版。 李孝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文科重點基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中國歷史地理與古地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區域與城市歷史地理研究,中外比較城市史研究,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規劃,中國地圖學史、古代地理圖籍和中國地方志的教學與研究。李孝聰先后主持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國家歷史地圖集》城市遺址與形態圖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歷史文化村落的比較研究”、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中外歷史城市地理的比較研究”、教育部古籍整理項目“海外收藏早期中文地圖的調查與研究”,北京大學“985”創世界一流大學重大科研項目“盛唐研究”之一《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北京歷史地圖集》第三輯;參與中、荷、法國文化合作項目:“圣城北京寺廟分布與民間社會的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古代輿圖整理與研究”、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古代史研究信息、文獻與圖像資料檢索的數字化建設”等等,是國內在輿圖領域研究成果最為豐富、專業最為嚴謹的教授之一。 張志清,畢業于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長期從事國家圖書館善本古籍保護和研究的工作。先后任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副主任、主任,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館長,現任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兼任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主持過多項大型的古籍整理工作,有著豐富的古籍整理經驗,對各項善本古籍的出版研究有清晰的思路,并且具備強有力的執行和領導能力。 鐘翀,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領域為歷史人文地理,主要方向為聚落歷史地理、區域歷史地理與歷史文化地理,近年專注于城市歷史形態學、古地圖與近代城市地圖、東南地區社會文化史地等領域研究,并在聚落調查與空間分析、古地圖分析、區域史地研究、族譜的整理與分析、手工繪圖與計算機制圖、中日史地學術交流等方向上形成一定特色。先后承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子項目(日本所繪中國近代城市地圖集成與研究),并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于早期近代城市地圖的我國城郭都市空間結構復原及比較形態學研究)、教育部青年人文社科、上海市哲社基金、浦江人才計劃等科研項目。同時擔任上海師范大學“中國城市地圖研究中心”“中國城郭都市諸相與城市歷史形態學”工作坊召集人與負責人。已出版專著《北江盆地——宗族、聚落的形態與發生史研究》、編著與譯作有《舊城勝景——日繪近代中國都市鳥瞰地圖》( 含增訂版 )、《溫州古舊地圖集》《上海城市地圖集成》《上海老地圖(城市印記珍藏版)》《敦煌民族語言》及古籍點校本《諸蕃志》《洞天清錄》等 10 種,論文及各類譯文、隨筆等 70 余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