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團泊的春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81145
- 條形碼:9787530681145 ; 978-7-5306-811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團泊的春天 本書特色
◎ 20世紀70年代,一首《團泊洼的秋天》讓“團泊”這個地方聞名全國,那時的它承載著的是詩人郭小川的激情;現如今提起“團泊”,它又多了幾個新的聯想詞:團泊湖、團泊鎮、團泊新城…… ◎ 從荒草萋萋的低洼野淀,到花木繁茂的生態新城,這里的百姓在黨的帶領下經過近百年的不懈奮斗,將團泊建設成為一座集文化休閑、旅游觀光、生態環保、醫療教育等產業于一體的小康新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實質性改善。 ◎ 作者王松、楊伯良歷時兩年采訪了團泊地區四十余位改革發展的親歷者,經過嚴謹細致的資料搜集考據工作,*大限度還原當地歷史、呈現團泊地區的發展沿革和現狀;用鄉村干部和普通農民的真實故事,以點帶面表現那些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默默奉獻的人們;用飽含深情的筆墨描繪一幅小康社會新圖景,講述激蕩人心的中國鄉村振興故事,記錄屬于團泊和祖國大地上千百座小康城鎮的“春天”。
團泊的春天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報告文學作品,作家王松、楊伯良循著詩人郭小川《團泊洼的秋天》的足印,回溯天津靜海團泊地區的近代歷史人文脈絡,從這一地區的革命歷史、文脈傳承、風俗民情寫起,今昔對比,呈現團泊地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后,在黨的帶領下,經過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從郊野荒灘建設成為一座能夠代表時代發展的社會主義小康新城的動人故事。作品真實感人、細節豐富、筆力精深。團泊作為天津重要的生態文明名片近年來社會關注度逐漸提升,團泊地區的建設發展是華夏大地千萬座“新城”發展過程的縮影,本書透過這個小切口呈現中國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歷程和歷史偉業,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鄉村振興等關鍵主題,既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也透露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歷史使命感,在“兩個一百年”新的歷史坐標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團泊的春天 目錄
第 一 章 團泊,曾叫洼 / 004
第 二 章 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 011
第 三 章 美麗的地方有一座新城 / 017
第 四 章 “采訪”的故事 / 024
第 五 章 團泊的鎮和人 / 031
第 六 章 這就是示范小城鎮 / 038
第 七 章 關于一個村莊 / 061
第 八 章 傳奇的程氏三杰 / 067
第 九 章 “老和尚”程學德 / 074
第 十 章 “三春”的紅柳 / 079
第 十 一 章 走進團泊 / 084
第 十 二 章 兩個村的書記 / 090
第 十 三 章 雖不沽名學霸王 / 098
第 十 四 章 愛是不能忘記的 / 104
第 十 五 章 積跬步,以至千里 / 113
第 十 六 章 木秀于林任風吹 / 120
第 十 七 章 亂云飛渡仍從容 / 126
第 十 八 章 既然敢打,就敢贏 / 137
第 十 九 章 “領頭雁”的意義 / 143
第 二 十 章 一張詩意的“名片” / 154
第二十一章 關于《團泊洼的秋天》 / 166
第二十二章 一次難得的采訪 / 177
第二十三章 這里的“中國夢” / 189
第二十四章 這里,也是一座教育之城 / 199
第二十五章 一諾千金的人 / 210
第二十六章 一座如碑的紀念館 / 218
第二十七章 以紀念館的名義 / 226
第二十八章 一片文化的沃土 / 232
第二十九章 沃土之花 / 239
第 三 十 章 團泊的春天 / 247
團泊的春天 節選
第二章 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在這湖邊,曾有一個傳說。 很多年前,這里還是一片水洼子。水邊住著一戶人家,父女倆相依為命,以打魚為生。父親的手很巧,經常用水邊的葦子做葦笛。每天父女倆駕著小船去洼里打魚時,父親就為女兒吹葦笛。父親說,如果在雨天,洼里的魚聽到葦笛的聲音,就會自己朝漁船游過來,而在晴天,葦笛的聲音一響,就可以看到天上的亭 臺樓閣。女孩兒堅信父親的話,每到下雨的時候,父女倆果然會有收獲,但晴天時,她卻從沒看到過天上的樓閣。一天,父親病了,可是父女倆總要吃飯,于是這女孩兒要獨自去洼里打魚。父親不放心,說不行,你還太小。 女孩兒說,我不小了,可以自己去。 父親還是不同意。洼里的水深,他擔心女兒會出危險。 *后,這女孩兒還是一個人駕起小船,獨自去了洼里。 這是一個晴天。女孩兒的運氣很好,一上午打到一些魚。洼里的魚很肥,有鯉魚、鯽魚、嘎魚還有鲇魚,但每天有父親,父女倆駕船、撒網、收網,配合很好,今天只有女孩兒一個人,就忙得不可開交。到中午時,她實在太累了,就把漁船劃到水洼深處的一個灣里,泊在一片蘆草旁邊,趴在小船上睡著了。這時,在暖暖的太陽下,女孩兒做了一個夢。她夢到這里的沼澤變成一片寬廣的水面,天上有很多從沒見過的鳥兒鳴叫著在飛,水邊也開滿了鮮花。更讓她驚奇的是,遠遠看去,對面的岸上有一片片的高樓大廈,還有一些形狀奇特的建筑。這些建筑她從沒見過。于是,她駕起小船拼命地朝那個岸邊劃去。但劃了很久,只能遠遠地看著,卻怎么也劃不到。后來她一急就醒了,睜開眼,才發現是一個夢…… 后來有人說,這個傳說中的女孩兒看到的,也許是海市蜃樓。 但不管怎樣說,這片水面是真實存在的,這也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今天的團泊湖。而在這團泊湖一帶,現在已是“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同時被列入“中國濕地自然保護區名錄”。由于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所具的規模,也被譽為“天津之肺”。經過這些年的努力,這里已經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水禽棲息地和濕地自然生態景觀。現在,它就像一塊純凈的綠寶石,鑲嵌在天津市的西南部。當然,這里也是靜海區寶貴的自然資源、生態優勢和一道綠色屏障。 一天上午,我們在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采訪了天津市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的主要領導。我們采訪的這個地方具體“特殊”在哪兒,后面還會說到。 這位領導50來歲,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一些,戴一副無框眼鏡,很斯文,說話的聲音不大,語速也不快,可是看得出來,是一個做事極認真的人。 他向我們介紹,這個保護區地處天津市濱海新區、靜海區和西青區三區交界,面積總共62.7平方千米,是天津市唯一的一個專門保護鳥類的自然保護區,同時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它也是東亞至大洋洲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停歇地,經專家考察,這還是眾多珍稀水鳥的棲息繁殖地。保護區里目前發現的,有鳥類166種,魚類28種,這個數量與中國北方的同類水域相比不僅驚人,也很罕見。鳥類有丹頂鶴、東方白鸛、黑鸛、白尾海雕和大鴇5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以及海鸕鶿、白琵鷺、大天鵝和小天鵝等 21 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此外,其他的鳥就更多了。每到季節,這里幾乎是鳥類的天堂。這位領導說,“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是1995年經天津市政府批準建立的。2008年,又對保護區的范圍和功能區進行了調整。天津市城市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一軸兩帶三區”的市域空間布局,其中南部的生態保護區,即“團泊洼水庫—北大港水庫”濕地生態環境建設保護 區,在天津市生態城市規劃綱要中被列入引灤和南水北調水源保護區及重要濕地生態功能區,對天津市的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水文調蓄起著重要作用。 保護區的統籌保護修復和開發利用方面,也已經越來越受人矚目。這幾年,團泊湖周邊連續成功舉辦了天津團泊湖國際鐵人三項賽和環團泊湖自行車賽等重大賽事,傾力打造“環團泊湖體育圈”。這一來,不僅進一步提升了團泊湖的知名度,也更好地展示和發揮了保護區濕地生態功能。當然,所有這一切,為團泊湖周邊的團泊新城大健康產業規劃的實施以及天津健康產業園國際合作示范區的建設,也注入了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僅從這個名稱就可以看出,應該有兩個關鍵的要點,一是“鳥類”,二是“自然”?梢赃@樣說,對鳥類的保護和對一般動物的保護一樣,也是要付出很大成本的,甚至對鳥類保護的成本比對一般動物保護的成本還要高。這個成本既有物力的,也有人力的。更關鍵的是,這項工作還有一個*大的要求,必須持之以恒,一時一刻也不能放松,只要稍有懈怠,就很可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這是因為,鳥類既能食用,又能觀賞,這就可以產生經濟價值,而且我們中國人在“食鳥”和“養鳥”方面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捕獵鳥類比捕獵別的動物也更容易一些。另外一點,鳥類對自然環境的要求也更高,比如噪聲、水域和人類活動的密度,稍不適合,它們就會棄之遠去,從此再也不來。而這樣的保護區,無論從哪方面,又往往更具開發價值。這也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矛盾。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依據《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規,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規章制度和有效的保護措施。 平時不僅有專人巡查和巡護,對保護和生態修復的宣傳工作也規范化、制度化和日;。這種工作的復雜程度,是可以想象的。 管委會的這位領導介紹說,這幾年他們一直在做著各項保護和修復工作,雖然困難重重,但還是在有序地統籌推進。2017年,完成了對保護區西堤北段退化濕地的修復,同時也完成了北段內側4.1千米濱水區域退化濕地的植被復壯工程。2019 年又投入600萬元,加快實施團泊濕地保護和修復工程的建設。**, 提升和改造了保護區工作站,建成一座集科研、監測、監控、會議、宣教、保護和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樓;第二,完成保護區區碑、界樁和宣教展牌的建設,同時還投放了浮標;第三,鳥類自然保護區的一個*大特點,就是大,要對一個 60多平方千米的區域進行巡查和巡護,可以想象,無論在人力還是物力上,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于是在這方面,健全了保護區實地巡護與在線監控相結合的機制,在工作站設了一個視頻監控中心,在團泊湖西堤設有高清監控裝置,建起全天候無人化的電子“圍欄”;第四,做好植被封育和人工輔助工程,在保護區里有意識地投放玉米和小雜魚等食物,為鳥類的遷徙和繁衍提供充足的食物;第五,常態化地做好保護區里森林和葦草的防火工作,清理防火隔離帶,排查所有的安全隱患,可以說,這方面稍有疏忽,就可能帶來毀滅性的災難;第六,也是尤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就是團泊湖,如果沒有這片湖水,這個保護區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要持續實施年度生態補水,僅2018至2019年就置換補水 1.28 億立方米。 這里還要說一個概念,就是“紅線”,或者說得再具體一點 兒,是“生態保護紅線”。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和開發建設,在各個不同的地區,“紅線”概念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提起。它的實質,是生態環境安全的底線。之所以要設“紅線”,目的是建立*為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對生態功能保障、環境質量安全和自然資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監管要求,從而促進人口資源和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相統一。生態保護紅線具有系統完整性、強制約束性、協同增效性、動態平衡性和操作可達性等幾個特征。具體來說,生態保護紅線可以劃分為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質量安全底線和自然資源利用上限等幾個方面。 顯然,這個“紅線”的設定不僅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團泊鳥類自然保護區一直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一方面積極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聘請致力于公益事業的專家和學者組成專家咨詢委員會;另一方面也加強與北京林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合作,開展科學考察研究和學生實踐活動,依托院?蒲辛α亢腿瞬艃瀯葑龊帽Wo區的規劃、管理、保護和修復工作,同時與這方面的學者和國內知名的動植物專家溝通,著手研究“團泊湖 旅游規劃”。管委會的這位領導說,現在他們正在有計劃地向湖里投放濾食性的魚苗,也在不斷地投放蟹苗,這對改善水體質量會非常有效。 這時就要說到,我們在前面所說的,采訪管委會領導的地點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具體“特殊”在哪兒呢?我們來采訪這位領導時,他正在生態恢復工程的工作現場。應該說,有過這種工作經歷的人都深知,這是一項極其復雜,也極為棘手的工作。我們在見到這位領導時,看得出來,他斯文的臉上帶著一絲疲憊,但還是樂呵呵的。他告訴我們,這片保護區,確實是一個很美的地方,而且今后,會越來越美…………
團泊的春天 作者簡介
王松,男,1956年生于天津,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著有長篇小說《紅》《流淌在刀尖的月光》《燃燒的月亮》《煙火》《暖夏》等二十余部,中短篇小說《紅汞》《雙驢記》等二百余部。作品多次被改編為影視劇,有作品被譯介到海外。 楊伯良,男,1957年生于天津,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天津市作家協會簽約作家,天津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市作家協會第五屆委員會委員。自1981年以來先后創作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詩、報告文學等作品。曾獲梁斌小說獎、魯黎詩歌獎、孫犁散文獎等文學獎項。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