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斑馬流浪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60486
- 條形碼:9787541160486 ; 978-7-5411-604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斑馬流浪者 本書特色
★榮膺2019年福克納文學獎桂冠,約翰??加德納小說獎得主,入圍美國筆會開卷獎,福克納文學獎評委盛贊其“實現了小說所能展現給我們的一切”! ★美國亞馬遜2019年度圖書,榮登《出版人周刊》暢銷榜! ★《娛樂周刊》《時尚芭莎》《波士頓環球》《洛杉磯書評》等20余家媒體一致推薦! ★成長,不在于過往的生活,而在于自己的選擇。讓我們從這場博爾赫斯式的奇妙冒險中,重新找回無處安放的文學、愛與自由。
斑馬流浪者 內容簡介
斑馬出生于伊朗一個古老而屢遭迫害的文學世家,五歲時因戰爭而舉家逃亡,路途中目睹了母親的死亡。父親教給斑馬家族的文學記憶,以此來對抗悲傷,兩人輾轉多地,在紐約有了一個棲身之所。漫長的流浪消耗了父親的健康,在父親入葬時,陽光穿過樹枝落下來,在棺木上形成一條條斑紋,斑馬以此給自己起了新名字。 雙親的相繼離世讓斑馬陷入內心的空寂,決定重走兒時流浪的路線,用重新品味痛苦的方式治愈自己的過去。書籍是斑馬專享的伴侶——直到她遇到意大利男人盧多。常年的流浪與孤寂讓斑馬躲藏在文學的堅壁之中,害怕得到愛,反復推開身邊的人。永恒的流浪很終會指向哪里呢?
斑馬流浪者 目錄
序幕
紐約
巴塞羅那
赫羅納
阿爾班亞
赫羅納
液態大陸
斑馬流浪者 節選
序幕 我命運多舛的本源 各位,無論您是博學通達還是初入門道,杰出精英抑或茍且鼠輩,且聽我道來:我叫斑馬,本名畢畢??阿巴斯??阿巴斯??侯賽尼,出生于1982年一個烈日灼灼的八月天。我的祖上是一代又一代自學成才之士,在德黑蘭遭遇重重腥風血雨的一百年里,他們多次拋下這座都城,前往瑙沙赫爾避難。瑙沙赫爾是馬贊德蘭省一個潮濕而慵懶的地區,四周被艾爾博茲山脈環繞,有著山石嶙峋、草木蒼翠的山坡,還有大片大片的稻田、棉花地和茶園。我的祖先們就在這片土地上追尋著智性的人生。 我出生在那里,也成長于那里。 我的父親阿巴斯??阿巴斯??侯賽尼通曉多國語言,翻譯過大大小小的文學作品。他蓄著濃密的尼采式八字須,親自教導我。他教我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加泰羅尼亞語、希伯來語、土耳其語、阿拉伯語、英語、法爾西語、法語和德語。這其中有被壓迫者的語言,也有壓迫者的語言,我都要學習,因為對我父親、他的父親,以及我們的祖祖輩輩而言,歷史的車輪轉個不停,你永遠無法預知下一個被碾壓的是誰。我學習語言就像有些人感染病毒一樣自然,文學已成為我的武器。 我生在一個才華橫溢的家族,算得上天賦異稟,但我們先后來到這個世上時,正處于尼采那句著名的“上帝已死”誕生的時代。我們相信是死亡讓我們一直以來被命運捉弄,與紅運無緣。我們命途多舛,注定要在一個敵視我們才華的世界四處漂泊,承受無止境的流亡。事實上,敏捷的才思和文學涵養只加重了我們的不幸,但這就是我們所懂得和擁有的。我們篤信自己血管里流著的不是血液,而是墨水。 我父親受誨于三代無師自通的先輩們:他的父親,達利爾??阿巴斯??侯賽尼;他的祖父,阿爾曼??阿巴斯??侯賽尼;他的曾祖父,沙姆斯??阿巴斯??侯賽尼。他們分別通過自學成了哲學家、詩人和畫家。我們的族徽繼承了過去蘇美爾人圖章的遺風,是一枚用黏土制成的柱形徽章,上面飾有一個環狀的鑲邊,環內刻了三個字母A,分別代表我們*珍視的身份,按照重要性依次為:自修者,無政府主義者,無神論者。徽章底部鐫有如下箴言:世之妄也,吾等以死護己生。 這句箴言也出現在一幅脖子上系著繩結的水鳥靜物畫的下方。那幅畫是我的高祖父沙姆斯??阿巴斯??侯賽尼在20世紀初伊朗憲法革命失敗后完成的。收筆之時,他用手杖指著還未干透的油畫,杖頭逼近水鳥的臉部,幾乎要抽打到它。他聲音顫抖,用幻滅與憤怒交織的語調,對他的兒子,也就是我的曾祖父阿爾曼??阿巴斯??侯賽尼,說出了那句赫赫宣言:“死亡將至,然我等文人學士將如這鳧鳥般永葆鮮活。” 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時刻,開啟了一段漫長的旅途,從此我們將邁向虛無,邁向這個渺小的宇宙里無數陡峭的深坑。一代又一代,我們的軀體上覆蓋著死亡的塵埃。我們心如死灰,飽受苛虐,生活殘破不堪。我們疲憊如枯瘦的耙子,被摧折得七零八落。但我們堅信自己的職責,勢要與這個固執的世界頑抗到底,阻止它繼續抹滅那些少有的、敢于從墮落人類的肥土中萌發的勇士。這就是我在那幅畫中的所悟所得。我站在這支綿延的思想勇士隊伍的末端,錯愕于我們周身無際的黑暗。 在我出生之日—1982年8月5日—父親阿巴斯??阿巴斯??侯賽尼在我耳邊低聲念了一段題為“論伊朗史上的歷史性時刻及更正后的哲學:侯賽尼的秘密”的宣言,作為我的誕生禮。之后的每一年,他都會念誦這段宣言為我慶生。我一字不落地記了下來,內容如下: 不幸的孩子,我在此向你概述我們飽受磨難的祖國伊朗—人們口中的“雅利安人的土地”。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那位睥睨天下的四方之王,一個勇敢而仁慈的人,從波斯灣附近的安申王國(著名的波斯波利斯遺址所在地)領軍出發,去征服米堤亞人、呂底亞人和巴比倫人。他采用武力加和平籠絡的方法,將周邊的人民收歸麾下,建立起一個廣闊的帝國。居魯士大帝*為顯赫的兩位繼任者—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一世,繼續開疆拓土,進一步鞏固由國父打下的江山。但正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出,所有偉大的統治者終究都逃不過被野心勃勃的后起之秀比下去的命運。從南到北,由東向西,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不乏暴君,他們訓練有素,嗅覺靈巧,能敏銳地捕捉到弱小獵物的氣息。*后,居魯士大帝的子孫后代在亞歷山大大帝的鐵蹄下結束了統治地位,而后這位曾經血氣方剛、叱咤風云的帝王又被一系列新的征服者們奪去光彩。每一代征服者都曾站在逝去王朝的破磚碎瓦前,享受短暫的洋洋自得。 每一個伊朗人都是雜糅的個體,*恰當的形容是:一個衰落帝國的余燼。如果你將我們看成一個整體,你會看到一個喋喋不休、混亂不安的民族,仿佛一個人擁有好幾個腦袋和許多肢體。當一個人的軀體里包含著如此多的軀體時,他如何能控制好自己呢? 終其一生,他的幾個腦袋都會磕來碰去,從不消停,他的手會隨時舉起來準備扭斷屬于另一副軀體上的腦袋。 我們這些多樣、不安、混雜的人,像蟑螂一樣在這片土地上摸爬滾打了數個世紀,也見證過各式各樣的王朝更迭,卻從未有哪位統治者對我們點頭致意。他們甚至從未正眼看過我們—他們從來都只看向鏡子。 這樣的無視帶來什么樣的結果呢?起義,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屠殺和殘忍的鎮壓,周而復始。我說不準這兩種后果哪個更糟。正如葉夫根尼??扎米亞京所言:革命是無窮無盡的。 到了20世紀,波斯帝國的邊境遭侵犯,疆土一再收縮,邊界線支離破碎;帝國遍體鱗傷。連傻瓜都懂得,張弛有道是生存法則。想想人的心臟就知道。自從我父親和祖父雙雙被所謂的領袖殺害后,我的心臟就變成了一塊冰冷的石頭,而它現在又恢復了往日的飽滿和鮮活—你的出生讓新鮮的血液重新在我的血管里涌動。 請聽我說,孩子:倘若我們不能以史為鑒,借此清醒地認識到我們普遍遭受的悲慘境況,那么這些歷史細節不過是一堆百無一用的事實。事情的關鍵,也就是這段重要宣言的要點,在于揭露千百年來統治者們如何周密布局并杜撰虛假故事充作真理,巧妙地操縱歷史。想想我們的那些領導者,他們編造的謊言就是呈堂證供。現在,我將對這些人進行逐一梳理。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我們的人民發動了憲法革命。這場革命雖以失敗告終,卻讓臭名昭著的禮薩??沙阿??巴列維登上王位。在他統治期間,暗殺與恐嚇大行其道。多年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巴列維先生被迫流亡,把他逼走的是英國人,那些好管閑事、冷酷無情的錢奴—平心而論,在我們眼里這就是一群盜賊。孩子,你覺得接下來發生了什么?巴列維的兒子,那時候毛還沒長齊的穆罕默德??禮薩??沙阿??巴列維,登上了國王寶座。 空想主義者穆罕默德??禮薩??沙阿??巴列維自稱“仁慈的居魯士大帝精神上的繼承人”,自詡為“萬王之王”。他發動白色革命,啟動一系列改革,目的是強行將這個國家的子民改造成現代公民。 終于有一天,人民揭竿而起,要把這位“萬王之王”趕下臺。革命爆發,穆罕默德??禮薩??沙阿??巴列維元氣大傷,嘗盡了挫敗的滋味。接下來,這個軟骨頭帶著珠光寶氣的王后,灰溜溜地爬上一架飛機,并且說出那句赫赫有名的話:“只有獨裁者會殺死自己的人民。我是一個國王。” 被國王壓制多年的伊斯蘭神職人員主持了這場革命,君主制很快就被推翻了。國王的缺席讓革命中的宗教領袖霍梅尼在漫長的政治流亡之后得以回國。他很快建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并自稱“享受著無人匹敵的神圣護佑”。 孩子,我們侯賽尼家族遭受過兩邊的迫害。 你的曾祖父阿爾曼??阿巴斯??侯賽尼就是這樣慘死的。那年他八十歲,已是將死之人,卻被那些冷酷無情的蠢貨硬生生地從床上拖走。兩天后,你的祖父達利爾??阿巴斯??侯賽尼心臟病發作。一想到自己的父親被吊死在絞刑架上,他就感到痛苦難當。他臨終前告訴我,他的腦海里一直回蕩著祖父吊在絞索上,骨頭在身體的重力下咯吱作響的聲音。好在我父親至少是在自己的床上離世的,這成為我內心唯一的安慰—直到你來到這個世上。你是這片黑暗森林里一束光明的火焰。 我們伊朗人和這個渺小宇宙中的蕓蕓眾生一樣,是缺陷的集合體。把我們的各部分組合在一起,出現的不是一個完整而清晰的圖像。我們有著不規整的棱角,互不相容,缺乏章法。我們的血統久遠且多樣,可以追溯到宇宙誕生之日。當新舊征服者之間的權力斗爭將歷史驅向越來越撲朔迷離的方向時,人該如何看待自己的處境呢? 你既已知曉我們殘酷的命運,現在是時候了解侯賽尼家族的戒律了。這三大戒律,你必須銘記在心。你或許會問:為什么?因為知道了人類的伎倆,知道了心腸的險惡,你就不會被恐懼、愧疚、貪婪、憂傷或悔恨所惑。一旦時機成熟,你就可以毫不猶豫地扎進深淵的*深處,對漫不經心的大眾敲響振聾發聵的警鐘,提醒那些故意視而不見的人,未竟的過去正向他們步步逼近。 **戒:成為旁觀者。人類就是這樣,注定要在虛偽的同胞那里吃盡苦頭。有些人是天生的劫掠者,覬覦他人的頭腦和軀體,不分是敵是友。苦命的孩子,不要相信任何人,也不要愛任何事物—除了文學,它是這行將朽落的世上唯一慷慨大度的東道主。去文學中尋求庇護,僅憑它的信條,你就能超脫死亡,維持內心的自由。 第二戒:歷史像一頭長著犄角的公牛,靠不停地搜尋新獵物來掌控世界。想一想:長犄角的公牛會走直線嗎?不,它會曲里拐彎,圍著自己繞圈,弄得頭破血流,成了半個瞎子。當心!那些呆頭呆腦的知識分子占了世界上所有知識分子的99.9%,他們會向你投喂謊言。他們會說,歷史是線性的,時間是延續的。在巴列維王朝的*后歲月,除了死亡,還有什么?你的祖先,侯賽尼的祖輩們,因為他們領袖的無知而付出了性命的代價。當心一不留神就會中招。把投喂給你的謊言快速吐出去,瞄準他們的腦袋。 第三戒:我們侯賽尼家族—自修者,無政府主義者,無神論者—是文學鑒賞方面的行家,可以拆解一段敘述,然后迅速將它拼接回來,比人受傷時條件反射喊痛的速度還要快。這種才能,是你可敬的祖先們傳下來的。它是你的利劍,無論何時需要給愚蠢的人或事迎面一擊,你都可以將它拔出來。
斑馬流浪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阿薩琳??維里耶??歐盧米(Azareen Van der Vliet Oloomi) 作家、美國圣母大學藝術碩士助理教授、惠廷作家獎得主,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評選的5名35歲以下值得期待的作家之一。她是《巴黎評論》《文學中心》等雜志的撰稿人。已出版作品《弗拉基勒》。 譯者簡介 何碧云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現為文藝社科類圖書編輯,業余從事翻譯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