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百科集趣(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26418
- 條形碼:9787520526418 ; 978-7-5205-264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科集趣(第二輯) 本書特色
大千世界,社會生活,奇事種種,妙趣多多。 在人們看到、用到、吃到和有興趣、想了解的事物中,很多都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并融入了許許多多新奇、有趣的記載。 捧讀此書,翻開一頁便能讀到一篇妙文,便可享受到引人入勝的內容,感受到濃郁的情趣,讓人看得高興,看得快樂!
百科集趣(第二輯) 內容簡介
捧起《百科集趣(第二輯)》,讀者會發現,繽紛世事可印刷折疊,古聞新知能裝訂保鮮。每翻開一頁便能讀到一篇妙文,便可打開一扇觀賞世間的窗口。從天上到地下,從山川到海洋,從古代到今天,從宏觀到微觀,從已知到未知,等等,薈萃了大容量知識和情趣的歷史記載、館藏資料與新信息撲面而來。一覽之下,讓人在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的同時會由衷感嘆:不讀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百科集趣(第二輯) 目錄
1.文學的類別
2.小說種種
3.名篇薈萃的唐詩
4.唐詩在海外
5.佳作傳世的宋詞
6.開戲劇先河的元曲
7.忠烈俠義小說《水滸傳》
8.歷史小說代表作《三國演義》
9.典范神魔小說《西游記》
10.曠世言情小說《紅樓夢》
11.甲骨文的研究
12.漢字的情趣
13.人類的多種語言
14.從“雅言”到普通話
15.標點符號的由來
16.神話的流傳
17.寓言的創作
18.童話的特征
19.語言的珍珠——諺語
20.風趣俏皮的歇后語
21.文壇一趣繞口令
22.短小精巧的笑話
23.聯海拾取
24.詼諧趣怪打油詩
25.謎語溯源
26.能唱的詩——歌詞
27.書法淺說
28.印章略說
29.文房四寶列說
30.八寶印泥的傳說
31.巧鏤妙刻的剪紙
32.工筆寫意中國畫
33.涂抹而成的油畫
34.刻制拓印的版畫
35.引人人勝的連環畫
36.逗人開心的漫畫
37.描繪人物的肖像畫
38.迎新納福的年畫
39.別出心裁的畫
40.為墻生輝的壁畫
41.國寶畫卷《清明上河圖》
42.蒙娜麗莎神秘的笑
43.鬼斧神工巧雕塑
44.多種多樣的雕塑
45.聞名于世的兵馬俑
46.佛雕一覽
47.維納斯殘缺的美
48.造型獨特的石獅
49.形體不凡的龍壁
50.酷似真人的蠟像
51.眉目傳神的面人
52.精工細塑的泥人
53.盤中戲耍的鬃人
54.惟妙惟肖的毛猴
55.憨態可掬的兔兒爺
56.蛋殼上的藝術
57.技藝卓絕內畫壺
58.玲瓏剔透象牙雕
59.瑰麗華美唐三彩
60.斑斕悅目景泰藍
61.古樸妙器紫砂壺
62.國之泥寶——瓷器
63.不可多得的紫檀家具
64.插花縱橫談
65.中外“盆景熱”
66.五彩繽紛的戲劇臉譜
67.譽為“國粹”的京劇
68.異彩紛呈的地方戲
69.海外舶來的話劇
70.擬人仿真的木偶戲
71.映光成趣皮影戲
72.從古至今的雜技
73.馴獸為藝的馬戲
74.奇幻迭出的魔術
75.說學逗唱是相聲
76.一說一演為雙簧
77.唱說景畫拉洋片
78.呱呱打板數來寶
79.學仿逼真的口技
80.醒目一拍說評書
81.收聽迅捷的廣播
82.留有存照的攝影
83.電影的起源和發展
84.奧斯卡與電影獎
85.深人家庭的動畫片
86.科幻片和奇幻片
87.讓人驚悚的恐怖片
88.電視和電視劇
89.雅俗共賞的情景喜劇
90.作用非凡的主持人
……
體育競技
人體健美
百科集趣(第二輯) 節選
《百科集趣(第二輯)》: 8.歷史小說代表作《三國演義》 反映我國漢末至魏晉歷史演變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杰出的歷史演義小說,是章回體小說的鼻祖。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元末明初人,相傳他是施耐庵的學生。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明朝建立后,他專心致力于文學創作,寫有多部志傳、演義。《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我國后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在歐美和東南亞國家也廣為流傳。 《三國演義》在成書前經歷了相當長的演化過程。早在晉代時陳壽即寫出了紀傳體三國史《三國志》。三國的故事在晚唐時廣為流傳,宋元時出現了講述三國故事的平話藝人。元代時大批三國故事被搬上了戲曲舞臺。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就是在《三國志》和民間口頭文學和戲曲基礎上,依據自己的生活積累創作而成的。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演繹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于字里行間,既有人物情節,也有兵法韜略。《三國演義》在向人們講述自東漢末年至三國歸晉,以曹操、劉備、孫權為代表的群雄割據、混戰的歷史故事的同時,對魏、蜀、吳三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及人物心理活動和發生的重大戰役,給予全程精細描寫,展示了一幅幅壯觀而又慘烈的歷史畫卷。 《三國演義》一書中出現的人物很多,有名有姓者多達1191人,其中文官451人,武將436人,漢、魏、蜀、吳、晉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黃巾起義者及鮮卑、羌等少數民族67人,其他三教九流人物109人。書中的一些主要人物描繪尤為生動、傳神,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曹操的奸詐多疑、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猛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三國演義》影響,關羽被奉為忠、孝、節、義的化身,明神宗曾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清代順治年間又敕封關羽“忠義神武關圣大帝”。清乾隆年間,北京建有關帝廟多達116座,足見關羽在民間影響之大。 《三國演義》長于描述戰爭場面,全書共寫了大小戰爭40多次,從準備到結束,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景。其中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描述*為出色,其場面結構既宏大壯觀,又嚴密精巧。小說故事情節曲折多變,主從結合,前后連貫。語言精練暢達,又明白如話,成為典范之作,是我國也是世界文學寶庫的珍貴文化遺產。 9.典范神魔小說《西游記》 《西游記》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經的經歷為藍本創作的神魔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我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江蘇淮安人,生于1500年,家境清貧。他從小勤奮好學,因才華出眾在故鄉有名。年輕時卻屢試不中,使他對封建社會有了深刻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心中的不滿和憤懣。他博覽群書,性善諧謔,在《大唐西域記》《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作品基礎上,經過整理、改編、構思寫成了載譽古今的名著《西游記》。 神魔志怪小說起源于魏晉,流行于明代,內容多為神魔斗法、修仙成道之類,大多取材于宗教故事和民間傳說,主題主要宣傳佛法無邊、因果報應、得道升天之類的宗教思想,帶有離奇虛幻的色彩。《西游記》全書共100回,孫悟空是全書中*突出的形象。前面七章寫他“大鬧天宮”,展現了他熱愛自由、勇于反抗的性格,以后隨唐僧西天取經則突出了他降妖捉怪、除惡務盡的精神。取經路上的孫悟空頭戴金箍,身穿虎皮裙,面對重重困難頑強不屈,一心為人間解除劫難,是其主要特征。在突出孫悟空形象的同時,小說還塑造了唐僧、豬八戒、沙僧等不同性格的人物。 《西游記》一書以奇特的構思、豐富的想象,生動的情節,構成強烈的感染力而引人人勝。通過夸張的藝術表現手法和夢幻環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把人物與動物體態、習性結合,人性與魔性、神性結合,完美地表達了作者的愛憎,使神魔皆通世故人情,所寫之物無不有血有肉,具有濃重的感情色彩,并對封建丑惡勢力加以巧妙的諷刺、辛辣的嘲弄、嚴峻的批判。小說中描寫的虛幻世界和神話人物,大都以現實生活為基礎,同時在神奇的形態下體現了作者與民眾的某些美好愿望。七十二變、八十一難,還有各種神魔的本領都充滿了幻想色彩,顯然是為了征服自然和克敵制勝而假想出來的,這些都構成了小說浪漫主義藝術表現力和吸引讀者的魅力。 《西游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西游記》問世幾百年來,先后傳人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俄、捷、羅、波、日、朝等語言在各國廣為流傳。中外學者發表了大量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做出了極高的評價。這一名著在我國家喻戶曉,也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的珍貴文學遺產之一,為各國民眾所津津樂道。 ……
百科集趣(第二輯) 作者簡介
于水昌,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6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協會。40多年來在報刊發表各類作品3000余篇,作品被編人《中國新時期兒童詩選》等100多種選集和叢書,有作晶被改編、廣播,并多次獲獎。近年來出版了《我唱兒歌迎奧運》《喜唱童謠迎冬奧》《奇奇怪怪的事》《身邊的奇趣百科》《當代北京長安街史話》《當代北京胡同史話》等專著20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