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李商隱詩選/古典文學大字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70319
- 條形碼:9787020170319 ; 978-7-02-01703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商隱詩選/古典文學大字本 本書特色
后人對李商隱的詩有千百種解讀,因為他筆下有太多精彩絕倫、扣人心弦的文句:有百轉千回的訴情抒意、也有冷雋曲折的諷時詠史,更有迷一般的而又絢麗旖旎“無題”。這本《李商隱詩》有選詩、注釋和詳細的解讀評論。精選了李商隱詩作一百馀首,并分類編排;選擇全面周到,注釋清楚易懂,解讀精妙詳盡,為讀者提供了一部比較全面掌握李詩藝術風貌,理解李詩內容深意的質量上乘的選本。
李商隱詩選/古典文學大字本 內容簡介
★晚唐大詩人李商隱詩作精華選本★ 版本完善,編校精良,每首作品都有詳細注釋、精彩解讀★16開大本,正文版式大字疏朗,悅目護眼,封面簡潔典雅李商隱是晚唐杰出的抒情詩人,他繼承屈原、阮籍以至李白、杜甫批判現實、關切民生、以詩歌藝術為生命的傳統,傾注畢生精力創作了大量作品,其詩今存600首。這些作品按題材內容和創作角度可大致分為兩類。一為時事政治抒情詩,這類詩視線較外向,多涉及社會現實或歷史現象,有較多客觀反映成分;一為個人生活抒情詩,這類詩筆觸較內向,側重舒泄心靈世界的波瀾與感應,主觀成分較重。在藝術上,李商隱廣泛地吸收、熔鑄南朝樂府、齊梁歌詩以及韓愈、李賀等人的詩歌創作經驗,形成了獨特的“寄托深而措辭婉”(葉燮《原詩》)和朦朧多義、哀感頑艷的風格。李商隱詩各體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絕成就突出,七言律詩的造詣更是上追杜甫而獨步晚唐。本書選入李商隱詩一百多首,約占李商隱全部詩作四分之一左右。每首作品注釋簡潔明了為宗旨,力求重點突出,注意視野的開闊,解讀評論詳盡精彩,啟發讀者思考和延伸閱讀。此次收入“古典文學大字本”叢書再版,以大字疏朗的排版,典雅精致的裝幀呈現給讀者朋友。 本書選入李商隱詩一百多首,約占李商隱全部詩作四分之一左右。每首作品注釋簡潔明了為宗旨,力求重點突出,注意視野的開闊,解讀評論詳盡精彩,啟發讀者思考和延伸閱讀。此次收入“古典文學大字本”叢書再版,以大字疏朗的排版,典雅精致的裝幀呈現給讀者朋友。
李商隱詩選/古典文學大字本 目錄
目錄
前言
初食筍呈座中
夕陽樓
柳枝五首有序
及第東歸次灞上卻寄同年
漫成三首
安定城樓
自貺
崇讓宅東亭醉后沔然有作
荊門西下
桂林
驕兒詩
九日
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
房中曲
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夜冷
西南行卻寄相送者
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其二)
杜工部蜀中離席
二月二日
寫意
楊本勝說于長安見小男阿袞
夜雨寄北
梓州罷吟寄同舍
有感(中路因循我所長)
有感(非關宋玉有微辭)
錦瑟
無題(八歲偷照鏡)
燕臺詩四首(春、夏、秋、冬)
圣女祠(松篁臺殿蕙香帷)
重過圣女祠
辛未七夕
無題(白道縈回入暮霞)
無題二首(鳳尾香羅薄幾重、重帷深下莫愁堂)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題四首(選三:來是空言去絕蹤、颯颯東風細雨來、
何處哀箏隨急管)
無題二首(選一:昨夜星辰昨夜風)
霜月
春雨(悵臥新春白袷衣)
碧城三首
嫦娥
銀河吹笙
日射
為有
宮辭
代贈二首(樓上黃昏欲望休、東南日出照高樓)
代應二首(選一:溝水分流西復東)
離思(氣盡《前溪舞》)
席上作(淡云輕雨拂高唐)
一片(一片非煙隔九枝)
月夕
襪
聞歌
水天閑話舊事
深宮
槿花
又效江南曲
隨師東
重有感
曲江
壽安公主出降
馬嵬二首
淮陽路
贈別前蔚州契苾使君
灞岸
贈劉司戶
韓碑
李衛公
漫成五章
哭劉(上帝深宮閉九閽)
龍池
驪山有感
華清宮
詠史(歷覽前賢國與家)
華岳下題西王母廟
宋玉
楚宮(湘波如淚色漻漻)
過楚宮
楚吟
題漢高祖廟
四皓廟
賈生
茂陵
吳宮
武侯廟古柏
籌筆驛
讀任彥升碑
齊宮詞(永壽兵來夜不扃)
陳后宮(茂苑城如畫)
南朝(地險悠悠天險長)
南朝(玄武湖中玉漏催)
詠史(北湖南埭水漫漫)
北齊二首(一笑相傾國便亡、巧笑知堪敵萬機)
隋宮(紫泉宮殿鎖煙霞)
蟬
流鶯
落花
野菊
憶梅
柳(曾逐東風拂舞筵)
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暫憑樽酒送無憀、含
煙惹霧每依依)
微雨
細雨
淚
蝶(初來小苑中)
蜂
洞庭魚
亂石
月
對雪二首
臨發崇讓宅紫薇
題小松
宿駱氏亭懷崔雍崔袞
寄令狐郎中
岳陽樓(欲為平生一散愁)
端居
杜司勛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盡驚。他日余方
追吟“連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老成
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天涯
風雨
夜飲
晚晴
寓目
偶題二首
訪人不遇留別館
當句有對
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后夢作
宿晉昌亭聞驚禽
昨夜
夜半
送崔玨往西川
花下醉
滯雨
樂游原
李商隱詩選/古典文學大字本 節選
初食筍呈座中 嫩籜香苞初出林1,於陵論價重如金2。 皇都陸海應無數3,忍剪凌云一寸心4? 【注釋】 1籜(tuò拓):竹筍的皮,即筍殼。苞:指筍殼包裹著的嫩筍。 2於(wū 烏)陵:漢代縣名,唐時為淄州長山縣,治所在今山東鄒平東南。此地屬北方,竹林稀少,春天的嫩筍是稀罕珍貴之物,故云“論價重如金”。 3皇都:指唐首都長安。陸海:《漢書·地理志》:“(秦地)有鄠杜竹林,南山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意謂長安鄠杜一帶竹木豐盛、物產富庶,歷來被認為是陸上膏腴之地,如大海之無所不出,故有“陸海”之稱。 4忍剪:問語口吻,“怎忍剪”的省略。剪,斬伐之意,《詩經·召南·甘棠》云“勿剪勿伐”。凌云一寸心:竹筍幼時短小徑寸,長大后卻能參天摩云,暗喻年輕人雖無名而位卑,但擁有無限潛力,只要給予一定條件,必將前途無量。 【解讀】 此詩是李商隱的少作,創作的具體時間地點不詳。從詩題和詩的內容看,應是在一次筵席上,菜肴中有嫩筍,引起年輕詩人的感慨而作。吃筍本很平常,但詩人卻想到竹筍在林中生長,品質佳美,朝氣蓬勃,本來可望長成凌云巨材,現在被高價買來吃掉,實在不幸得很。竹筍在這里含作者自喻之意,并可擴及一切有志青年。敏感的詩人由筍的被食聯想到自己的命運,不禁向“座中”的諸位發出呼吁:都城如此富庶,可吃的東西多多,為什么非要忍心去吃嫩筍,斷送它們的美好前途呢——這當然是借題發揮,是借食事而喻人事,用委婉的口吻提請手中有權的人,不要冷漠而殘忍地對待有抱負有前途的青年。這首即席吟成的詩,藉景抒懷,有感而發,措辭雖尚欠老辣深曲,但已初步體現了義山詩詞婉義豐、傷感多于歡愉的特色。 夕陽樓1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樓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注釋】 1夕陽樓:于夕陽西下時登樓也,非樓名夕陽。本詩題下有作者自注:“在滎陽。是所知今遂寧蕭侍郎牧滎陽日作者。”這句注語應是詩人后來補記的,其意為:此詩作于滎陽(唐為鄭州屬縣,今屬河南),是當初蕭澣侍郎被貶為鄭州刺史時寫的,而現在,蕭侍郎已經又遭貶逐,去了遂寧(今屬四川)。由此可知,此詩應作于大和七、八年間(833—834),蕭澣守鄭州時,自注補記于蕭被貶遂寧的大和九年(835)。 【解讀】 這仍然是李商隱早期作品,但全篇已洋溢著濃濃的哀愁。這里固然有為朝廷政爭失敗者蕭澣不平的成分,但更主要的,還是切身遭際帶來的彷徨和憂憤。原來,近幾年來,商隱一再應試,均被刷落,就是他后來所說的:“凡為進士者五年,始為故賈相國所憎,明年病不試,又明年復為今崔宣州所不取……”(《上崔華州書》)世路是如此坎坷,前途是如此渺茫,當他登樓眺望,目擊孤鴻獨飛而遠去,怎能不引起一番身世之感呢?在詩人的意念中,此刻的他,當已與孤鴻化為一體,他的靈魂已附著于孤鴻在蒼茫無涯的天空作漫無目標的翱翔了。而此詩完成后不久,蕭澣再次遠貶遂寧,正如那孤鴻,今后還不知要飛往何處。李商隱讀詩懷人,自然感慨萬端,這也許就是促使他補記自注的動因吧。
李商隱詩選/古典文學大字本 作者簡介
董乃斌,男,江蘇揚州人,1942年生于上海。1963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中文系,1981年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長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員、該所副所長,兼該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李商隱研究會會長、中國聞一多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古典文學學會副會長等。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家特殊津貼。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