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讀懂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31057
- 條形碼:9787521731057 ; 978-7-5217-3105-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懂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本書特色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我國正式進入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未來國內循環、國際循環的關系將進入新階段。這本書從“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四個方面系統地解讀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來龍去脈。這本書為各級黨政機構政策制定者、經濟工作者、企業管理者、投資者、經濟研究者等帶來了系統而全面的解讀,是一本學習、認識、把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簡明通俗讀物。
讀懂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內容簡介
"“構建國內靠前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自2020年4月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被搶先發售提出后,新發展格局的概念又兩次在總書記座談會、四次在座談會等會議上被提及,并被寫進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為什么要提出“構建國內靠前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怎樣理解提出這一戰略選擇的國內外環境和時代背景?什么是國內循環、靠前循環?二者的聯動關系是怎樣的?國內循環、靠前循環中存在哪些堵點和問題?我國如何實施雙循環戰略? 為了解讀上述問題,這本書從“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四個方面,系統地解讀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來龍去脈。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我國正式進入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靠前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未來國內循環、靠前循環的關系將進入新階段。這本書為各級黨政機構政策制定者、經濟工作者、企業管理者、投資者、經濟研究者等帶來了系統而全面的解讀,是一本學習、認識、把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簡明通俗讀物。 "
讀懂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目錄
前 言 / 005
**章 雙循環戰略的時代背景及理論基礎 / 001
**節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003
社會經濟獲得長足發展??/??003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007
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009
國際地位持續不斷提高??/??011
第二節 國際環境的新變化 /??013
世界經濟中心轉移 /??013
全球經濟嚴重衰退 /??014
逆全球化面臨加速風險 /??016
第三節 雙循環戰略的理論基礎 /??018
雙循環戰略提出的背后具有深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018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我國發展戰略的再定位 /??027
第二章 “雙循環”戰略的內涵 / 041
**節 國內大循環的內涵 /??043
內循環的經濟基礎 /??043
從社會總生產循環理論把握內循環的內涵 /??050
國內大循環對國內市場協調性的要求 /??068
第二節 外部循環的內涵 /??070
“國際大循環”構想的提出 /??070
“國際大循環”構想的演變 /??073
新時期的國際大循環 /??078
第三節 “雙循環”之間的聯動關系 /??088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088
內外循環要相互促進 /??090
關于內外循環的誤區 /??093
第三章 雙循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095
**節 國內循環問題的堵點 /??097
生產環節 /??098
消費環節 /??106
分配環節 /??111
流通環節 /??124
要素市場 /??126
第二節 國外循環問題的堵點 /??132
逆全球化與疫情加劇全球供應鏈的調整 /??132
我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中整體仍處于中低端位置 /??134
對外資吸引力結構性減弱 /??139
第四章 如何實施“雙循環”戰略??/??147
**節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內循環短板 /??149
第二節 完善內需體系為內循環提供動力 /??163
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164
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 /??174
第三節 參與全球治理和公共品提供 /??178
后 記??/??189
讀懂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節選
前言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一戰略抉擇,是新階段我國發展內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內生產物,與新常態理論、新發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高質量發展理論一脈相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逐步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融入國際經濟大循環。改革開放初期,政策導向以出口為主、進口為輔,鼓勵以勞動力要素參與外循環的加工貿易。這一時期確立了“促進出口、限制進口,保護與促進國民經濟發展,保證國家關稅收入”的對外開放總方針,政策動機集中在擴大貿易順差、積累外匯儲備,政策管理方式轉向宏觀經濟調整改革,并在稅收、外匯等領域采取一系列配合措施。在此期間,我國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參與國際經濟循環的內外部環境大幅優化,關稅水平、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貿易規則不透明性大幅下降。國內法律和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的修訂顯著促進統一、規范、透明的對外貿易制度體系的形成。 進入新常態之后,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以“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為中心基調,致力于在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的同時建設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這一階段的政策導向從之前的“進出口并重”轉向2012年提出的“擴大進口規!保⒂2017年提出“積極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2018年進一步提出要支持關系民生的產品進口,拓展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口,舉辦進博會等進口促進活動,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等進口平臺。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拓展投資空間。 另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根據新時代面臨的新格局、新挑戰、新規律和新使命,提出了一系列以內需拉動和創新驅動來促進經濟發展的舉措。2012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替代“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模式。2019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決定,要堅持獨立自主和開放合作相促進,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 新發展格局是我國在新發展階段對既有發展戰略的提升和深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大幅提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奠定了堅實的供給基礎、需求基礎、制度基礎、實踐基礎、理論基礎,提供了戰略窗口期。新發展格局是黨和政府順應經濟發展規律,著眼于發揮我國具有全球*完整且規模*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超大規模的內需市場、巨大的投資需求潛力等發展優勢,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的,是對既有發展戰略的提升和深化。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同時,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也需要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進行新一輪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新發展格局具有繼承與創新辯證統一的內涵和特征。 當前全球風險因素增多,雙循環戰略更加側重以內循環為主,加強國內經濟一體化建設,增強抵御外部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的能力,是短期應對與中長期發展的有機結合。從短期應對的角度來看,以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提出是大國博弈及逆全球化思潮的應對之策。從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內循環為主體”是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前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正處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面臨著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帶來的困難和挑戰。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邁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決定了戰略轉型和戰略替換將是2021年經濟運行的核心主題。
讀懂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作者簡介
劉元春,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成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宣部“馬工程”項目首席專家,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十四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常規性出席國家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政策研究室、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聘請專家,擔任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財經特約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開放宏觀經濟學、世界經濟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