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字的記詞方式與結構功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114545
- 條形碼:9787553114545 ; 978-7-5531-145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字的記詞方式與結構功能 本書特色
學術的繼承總是具有時代精神而與時俱進的,一時代學術發展之新潮流,總在于用新方法、新材料去研究新問題。漢字學是一門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學科,漢字學的發展不能缺乏時代意義。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文明復興,全球化信息化時代的迅速到來,向漢字學提出了許多重大的新問題。大量古文字材料的出土與古文字學研究的豐碩成果,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大樣本自然語料進行計量語言學研究的豐碩成果,為漢字學的學科建設拓展了別開生面的新領域,提供了許多極其寶貴的新材料。普通語言學與漢字傳統研究的結合,正在形成一套既有現代意義又有民族特色的研究方法:把共時描寫與歷史比較結合起來,把定性分析與計量分析結合起來,把字語研究與文化研究結合起來,以力求理論上的深化認知與實踐中的有效應用。《漢字的記詞方式與結構功能研究》就是努力以此為導向,對漢字學中兩大基本問題所進行的探索性研究。
漢字的記詞方式與結構功能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8年版本的增訂本。增補、改訂、刪改文字近十萬字。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全面系統地探討了漢字記詞方式,協同完善的結構功能。全面系統地探討了漢字的記詞方式、起源、發展。漢字的結構功能把共時描寫與歷史比較結合起來。把定性分析和計量分析結合起來,把字法研究與文化研究結合起來改為求理論上的深化認知與實踐中的有效運用。本書是漢語漢文化數十年深耕研討的力作。
漢字的記詞方式與結構功能 目錄
上編辯證演進的記詞方式
章漢字記詞方式概說(003)
一、漢字記錄漢語的方式(007)
二、古代學者的探索進程(010)
三、現代學者的深入研究(018)
四、記詞方式的辯證演進(026)
第二章漢字起源的探索(035)
一、漢字源于何物的探索(036)
二、漢字源于何人的探索(039)
三、漢字源于何時的探索(042)
四、漢字源于何地的探索(047)
五、漢字起源進程的探索(051)
第三章“依類象形”的象形字(056)
一、依類取象的認知基礎(057)
二、按物繪形的本質特征(060)
三、象形為本的歷史地位(064)
第四章“指而可識”的指事字(068)
一、表示抽象物事的獨體(068)
二、來源不同的兩種指事(071)
第五章“比類合誼”的會意字(079)
一、合文生義的基本特質(080)
二、構形表意的歷史進步(084)
三、從外到內的逐層分類(089)
第六章“依聲托事”的假借字(094)
一、依聲因義的傳統認識(098)
二、詞源不同的引伸假借(101)
三、義無所因的音符性質(105)
四、兼職記詞的歷史作用(111)
第七章同音代用的通假字(114)
一、缺乏規范的同音代用(115)
二、需要圈定的通假外延(120)
三、因聲求義的破釋方法(126)
第八章“以類附聲”的形聲字(133)
一、加旁分義的生成機制(134)
二、形聲字的源頭與發展(139)
三、形聲系統的基本格局(147)
四、現行義符聲符的功能(150)
五、聲符兼義與字符破體(155)
第九章“同詞異形”的異體字(161)
一、異體字的性質與討論進程(162)
二、漢字演變中的孳乳與變易(169)
三、秦代全國的“書同文字”(173)
四、漢代許慎的“重文”整理(177)
五、唐代楷書的“字樣”規范(181)
六、現代異體字異形詞的規范(187)
第十章順應發展的規范字(193)
一、社會用字需要規范化(194)
二、現代漢語通用字的“四定”(199)
第十一章“分部類從”的部首法(213)
一、分部類從的立部原則(214)
二、字典設部的演變源流(217)
三、歸部條例的完善進程(224)
第十二章兩岸用字的異同與“書同文”(231)
一、兩岸現行字種的異同(232)
二、兩岸現行字音的異同(233)
三、兩岸現行字形的異同(236)
四、推動通用漢字的“書同文”(239)
下編協同完善的結構功能
章漢字結構功能概說(247)
一、經濟原則與漢字的優化機制(248)
二、共時描寫與漢字的剖面構造(253)
三、基礎字符與漢字的層級結構(259)
四、直接字符與漢字的表詞功能(265)
五、字語協同與漢字的逐步完善(271)
第二章漢字的性質特點(279)
一、漢字區別于表音文字的特質(280)
二、漢字在表詞功能上的特點(290)
第三章漢字的歷史演變規律(301)
一、字式:記詞方式形聲化(302)
二、字形:形體結構簡明化(306)
第四章漢字的字頻分布規律(320)
一、字頻詞頻的計量描寫(321)
二、字詞應用的分布特點(327)
三、規律形成的歷史必然(337)
四、漢字字頻的統計單位(345)
第五章漢字的表意功能(350)
一、合成構形用義符表意(351)
二、核心義符的構形表意(355)
三、基礎字符的演進完善(365)
四、以形表意的運作機制(369)
第六章漢字的形音關系(上)(375)
一、現行同音字的計量描寫(377)
二、同音字現象的歷史分析(379)
第七章漢字的形音關系(中)(385)
一、現行多音字的分類描寫(386)
二、多音字現象的歷史分析(393)
三、隨聲分義與約定俗成(399)
第八章漢字的形音關系(下)(408)
一、現行聲符表音功能的測量(409)
二、聲符功能弱化的歷史分析(415)
第九章漢字的科學教學(422)
一、課標的要求與現狀分析(424)
二、教材的編寫與頂層設計(429)
三、教法的改進與授人以漁(438)
第十章漢字的研究方法(449)
一、現代學術潮流與文字學的獨立(450)
二、古為今用:在溫故知新中傳承(462)
三、洋為中用:在綜合創新中發展(473)
四、余論(492)
外編
釋說“中國”(501)
一、相對于“天下”而位居中央的京城(502)
二、相對于四夷而地處中原的諸夏(510)
三、相對于世界而屹立東亞的中華(516)
四、延續發展長期統一的文明古國(525)
華夏民族的姓氏文化(532)
一、明血緣的“姓”與母系氏族(533)
二、別貴賤的“氏”與父系氏族(536)
三、華夏姓氏文化的深遠影響(542)
龔嘉鎮論著目錄(548)
《漢字漢語漢文化論集》序(552)
《現行漢字形音關系研究》序(555)
漢字的記詞方式與結構功能 作者簡介
龔嘉鎮,四川宣漢人,1945年生,四川達州職業技術學院教授。曾任四川省人大代表、南開大學中國文字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西南科技大學兼職教授。出版了《現行漢字形音關系研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漢字的記詞方式與結構功能》《龔嘉鎮文字文化論文選》等五部論著,在內地、港臺及新加坡發表三十多篇萬字以上的專題論文。獲四川省優選工作者、全國很好教師等稱號,獲曾憲梓教育基金高等師范專科院校教師獎二等獎及數項省級社科成果獎。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